周天是老燕京人,在四九城裡的關係網可謂是錯綜複雜。雖然家裡親戚和認識的朋友中沒啥大人物,可拐彎兒抹角的就能搭上能辦事的人物的線,這一點對他來說並不難。
這也是唐笠當初為啥騎著腳踏車頂著八月的大太陽轉悠了好幾天才選擇了他的原因。
地頭蛇好拓展人脈關係啊!
果然,周天幾個電話打出去就搭上了一個開發商的關係,拿到了對方一個副總的電話號碼。
正要打過去的時候,一直在豎著耳朵聽的唐笠突然提醒道:“周哥,我建議你打這個電話前先把自己的整個思路整理好。別被人家專業人士兩句話就給問住了。”
周天一聽立刻就放下了正要撥打的手機,拿過來一張紙就開始在上面寫寫畫畫。
這就是周天的另一個好處了,聽得進意見,當然這和唐笠的上一個主意讓他成功賺到了錢有很大關係。
塗塗寫寫半個多小時,周天一屁股坐在唐笠身邊,把那張紙扔給唐笠讓他提意見。
唐笠看著亂七八糟的A4紙直皺眉,實在是太亂了,好在基本都是按照自己剛剛講的思路來的,倒也能看的明白。至於只有小學文憑的周天的那一筆爛字,字寫的也不好看的唐笠倒也沒臉去笑話人家。
“總體思路沒問題,細節上你仔細推演過沒?有沒有什麼覺得不好辦的地方,咱們都弄透了再去和人家談比較好。”
“你別說,我剛剛寫這個的時候還真是把整個過程都在腦子裡過了一遍,還真有不少問題。”
“你說。咱倆一起想。”
“第一個哈,我剛剛問了一個在房地產公司幹過的朋友,他說現在一般新房的銷售提成是2%,業務員的底薪大概是800到1000塊一個月。咱們要是也那這個點數,給底下人幾個點?
給的少了,人會不會都跑去房地產公司自己的銷售團隊那邊去幹了?也給2%的話,咱們不是還得倒搭底薪?”
唐笠上一世雖然沒幹過房地產銷售,但既然早就打定主意幹這個,自然考慮過這些問題。
不過他先是在心裡感嘆了一下這年頭給的提成點數是真高啊!
上一世他買第一套房子是在2014年,當時的銷售提成他問過大概是0.5%,到2020年買第一套投資房的時候就只有0.3%了。這年頭居然提成比例居然不是千時代而在百時代,真他媽是暴利啊!
對於周天的問題他知道其實是一個業務模式的問題,普通人簡單想來的確是像周天擔心的那樣。
不過為啥後世大家都變成了第三方代理模式呢?關鍵在於效率啊!
於是唐笠開口回答周天道:“我打個比方。如果你是一個業務員,在開發商那幹,底薪800,平均每個月能賣10套房子,提成2%。咱就按一套房子成交價40萬算,一個月底薪加提成是80800塊。
在咱們這幹,底薪也是800,提成1.5%,可是平均每個月能賣20套,一個月底薪加提成是多少?12800塊!你願意在那邊幹?”
周天先是眼睛一亮,緊接著又皺眉道:“可這前提是咱們的業務員銷售水平高,不過要是跳槽到開發商那,該賣不是一樣賣?總不至於在咱們這一個月能賣20套,去開發商那就只能賣10套了吧?”
唐笠道:“這就看咱們的本事了!單打獨鬥和團隊配合能一樣嗎?咱們平時賣房租房不也經常相互扮演個託啥的嗎?拼營銷手段要是都拼不過一幫雜牌軍,那咱也別混了!”
對於這點,在房屋中介行業幹了好多年的周天倒是很認可,自己這邊都是老手,有經驗有配合有套路,在銷售業績上肯定是有加成的。
唐笠接著道:“還有,開發商自己的銷售隊伍就像是一錘子買賣,房子賣完了就沒活幹了。大一點的開發商還有二期三期,可中間的空檔期只能閒著沒事兒幹,那可就只有底薪了,甚至開發商還會裁掉一部分人,只留下業績最好的幾個業務員。
咱們不一樣啊!咱們是第三方,誰的生意都能接,今天把這個樓盤賣完了明天就能轉到另一個樓盤接著賣!能保證每個月收入都大差不差,大家會怎麼選?”
周天一拍大腿,神情激動的道:“還真是!”
唐笠還沒說完:“還有,咱們可以這麼去跟開發商談。因為是第一次合作,保險起見咱們不要求把銷售完全包給咱們,開發商可以同時組建自己的銷售團隊,大家同時賣。這樣一方面相互有個競爭和對比,另一方面咱們要真達不到期望值,開發商也不用從頭再開始組建自己的團隊。
這樣開發商既更容易接受,咱們的團隊也有個直接對比。大家都是聰明人,一個月下來一算收入自己就能看得清在那頭更好。這個頭要是開的好,業績特別亮眼,能從其他樓盤再接個馬上要開盤的活候著,大傢伙就更不會跳槽了!”
“好!好!好!”周天更激動了,巴掌拍的自己大腿啪啪作響。
不過激動過後他又提了個擔心:“這期間的時間怕是不太好把握吧?比如說第二個樓盤兩個月後開盤,到時候咱們第一個樓盤還沒賣完咋辦?”
唐笠很輕鬆的說:“倆辦法,一個是留下幾個人接著賣,大部隊轉戰新樓盤;另一個是咱自己掏錢把沒賣出去的房子買下來。放心,絕對砸不到手裡!
你做這行這麼多年了,房價是不是一直在漲?而且這兩年是不是越漲越快了?
開發商是急著回籠資金去開發下一個樓盤,咱們可以多囤一段時間,肯定能加價賣出去的。這些房子就放在現在這裡當二手房賣,實際上和開發商商量一下根本就還是一手房。這價格是不是也得比二手房要高一些?”
周天琢磨了一陣覺得唐笠說的沒錯,其中的風險還真沒多大。他自己就是做了很多年房產中介的,對房地產行業的認識要比普通老百姓深得多,很容易評估出其中大致的風險和收益。
唐笠見他認可了自己的想法,就笑著問道:“還有第二嗎?”
周天回了回神道:“第二就是,要是開發商覺得把銷售包給咱們了,減少在宣傳上的投入怎麼辦?要知道一個新樓盤宣傳也是很花錢的。”
唐笠笑著道:“我覺得這個用不著太擔心。開發商的最終目的是儘快把房子賣完,又不是想坑咱們。所以大機率是該怎麼宣傳還怎麼宣傳,再說咱們也可以提建議嘛!
還有就是以後咱們做大了,做出名氣了,還可以和開發商談大包。連宣傳推廣都一起承包了,到時候又是一塊新的利潤。”
倆人就這樣你一言我一句的不斷推敲著細節,不知不覺一整天就過去了,直到其他人都回來了倆人還有種意猶未盡的感覺。
最後兩人商量好整體方案由唐笠來做,把能想到的細節都想好之後一起去見聯絡好的開發商關係。這玩意只有小學文憑的周天還真來不了。
唐笠這一天也聊嗨了,和周天這個行業老油條說了一天,也想到了很多之前自己沒想到的細節。趁熱打鐵,晚上也沒回宿舍,單獨回到了一直沒退掉的中關村的出租屋,用筆記本寫了個儘可能詳細的計劃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