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政推行的第四個月,在某個偏遠的一個縣城,由於一些貪官似乎又發現了朝廷的辦法的新政的漏洞,藉著這個緣由,故意拖延新政的實施,導致一些靠土地生活的百姓一時耽誤了秋季的播種,引起了民憤,那個小鎮的人全部成了叛軍,似乎其中也有人在故意煽動,小訊息一經傳出,朝野震驚,皇帝好不容易因為新政推行剛看到一些成效,正沾沾自喜,沒想到轉眼就被打了一個響亮的耳光。天子一怒伏屍百萬。

皇帝聽聞此事,龍顏大怒,立刻下令讓手下的將軍領兵前去平叛。然而,前朝

此時又爭吵了起來,起因是不知道該派誰前去處理。

此時誰都沒有想到,前御史大夫的兒子,就是那個死諫撞柱而亡的御史大夫的長子主動請纓,前去平定戰亂。

雖說依然有人頗有微詞,但因為他是新進的武將,目前還沒屬於任何一方,所以這也算是比較好的一個結果,也是大家樂見其成的。

於是,前御史大夫的兒子,那位曾經以死諫言的壯士之子,毅然踏上了平定戰亂之路。他身著鐵甲,手握長槍,威風凜凜。

在他的身邊,皇帝還算仁慈,也撥給他了一隊大概有3000人的將士,再加上當地那個縣城的駐軍,人數也足矣了。

“你們平時一個個都說為朕分憂,為朕分憂,你們就是這麼做的麼。”

“怎麼到了這個時候沒有一個人願意出來了,今天要不是有他,你們還想和稀泥到什麼時候。”

“陛下息怒,臣惶恐,請皇上恕罪。”

“息怒、息怒,有你們我什麼時候不生氣過。”

皇帝在殿上怒氣衝衝,滿腔怒火無處發洩。身邊的官員們個個低頭認罪,不敢直視他的目光。唯有蘇白與另一位將領,面不改色地站在皇帝身邊,沉著冷靜地應對著皇帝的怒火。這便是皇帝給他撥派的3000將士中的一位。

“蘇先生有什麼話可要說的?”

皇帝陛下把目光轉向了蘇白,好一招禍水東引,這些大家都知道皇帝生氣前面有人是可以頂著了,哎這勞苦勞累的命呦。

“陛下,微臣確實有些話要說。”

蘇白不卑不亢地回答道,聲音清晰而堅定。

“說。”

皇帝不耐煩地說道,但並未阻止他說話。

蘇白深吸一口氣,開始娓娓道來:“陛下,臣以為,怒不可遏並非明智之舉。身居高位者,肩負重任,一舉一動都關乎國家安危。陛下若因一時之氣而妄下決斷,恐怕會釀成大禍。因此,臣懇請陛下三思而後行。”

皇帝聽了蘇白的話,臉色稍有緩和。他沉默片刻,然後問道:“那你說該如何解決眼前的問題?”

蘇白胸有成竹地回答:“臣認為,應先查明事情真相,然後再做決策。在此之前,陛下應保持冷靜,以免做出後悔莫及的舉動。”

皇帝聽後,陷入沉思。他環視一週,見眾人皆低頭不語,便說道:“好吧,就依你說的辦。”

隨後,皇帝宣佈退朝,眾人紛紛離去。唯有蘇白留在殿中,默默注視著皇帝的背影。他知道,自己的話雖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要想真正平息皇帝的怒火,還需要更多的努力和智慧。

出了大殿一些膽小的人,不停的擦拭額頭上的汗水,而那些扮豬吃老虎的人呢,則是一改在殿上的姿態,大搖大擺的走出了雍和場。

蘇白回到府中,門衛過來稟報說是攝政王前來拜訪,蘇白整整衣服,準備前去迎接,但是沒想到攝政王熟門熟路的自己先進來了,“王爺怎不門等我,我好去迎一迎王爺。”

“蘇先生說這話就比較見外的了你我是什麼關係還用著這個麼。”

蘇白微微一笑,“確實如王所說,你我二人不必如此見外。”

“王爺,不知和一舟和我那遠方的表兄他們一行走到哪裡了,我等已經回來有些時日了,對於和兄,還甚是想念。”

攝政王聽到這裡,一副你不說我都明白的表情,反而是蘇白一頭霧水,反覆重複剛才自己說的話,也沒發覺哪裡有問題。

還有哪些小夥伴,阿達、阿爾、哈雷以及蘇夢兒和未雲飛,自從來了皇城就與他們兵分幾路,他們有另外的任務需要去處理。

“說起這個,蘇白兄,那些跟隨你的人呢,怎麼自從與你一起去了邊疆之後,沒怎麼見過他們了?”

“王爺他們有其他的事情需要去處理,我想他們也該差不多快回來了。”

蘇白想了想又補充了一句“王爺放心,奈特亞也是我的半個家,我不會做對它不利的事情了,蘇夢兒他們前去驗證一件我們之前猜的的事情,屆時王爺自會知曉。”

“那好,我也相信蘇白兄的決定。”王爺點了點頭,然後轉移了話題,“最近邊境情況如何,可有新的訊息傳來?”

“邊境情況還算穩定,不過有一些小的摩擦,但並未引發大規模的衝突。”蘇白回答道。

“嗯,那就好。對了,上次你說你們在邊疆發現了一些異動的跡象,現在可有進一步的發現?”王爺繼續問道。

“是的,我們確實發現了一些不尋常的跡象。但目前還在調查之中,尚未有明確的結論。”蘇白答道,“我們會繼續關注此事,並及時向王爺彙報進展。”

“好的,你們辛苦了。如果需要幫助,隨時告訴我。”王爺感慨地說道,“對了,奈特亞這邊的情況還算穩定,但也需要警惕一些潛在的隱患。蘇白兄有什麼好的建議嗎?”

“我覺得奈特亞可以加強防禦工事,同時加強對邊境的管理,防止潛在的威脅滲透進來。”蘇白思考片刻後回答道,“此外,加強與周邊國家的外交關係也是必要的,可以透過互訪、商貿等方式來增進彼此的瞭解和信任。”

“嗯,這些建議都很不錯。我會考慮在合適的時候採納。”王爺表示贊同,“時間不早了,蘇白兄也早點休息吧。我們改天再聊。”

“好的,那白送送王爺,告辭了。”隨後王爺離開了蘇白的府邸。

他回到自己的住處,心中有些沉重。雖然邊境情況看似平靜,但背後卻隱藏著許多未知的危險。他需要儘快查明那些異動跡象的真相,以便採取應對措施。同時,他也需要儘快找到蘇夢兒等人,瞭解他們驗證的結果。

蘇白相信攝政王是一個多疑的人,蘇夢兒他們從一進府城沒多久就離開了,攝政王在這一點上肯定是會過問的,屆時要想一個好一點的主意遮掩過去才行,不然事情其實不大,但是事情卻有些複雜。

蘇白陷入沉思,不斷在腦海中分析著當前的局勢。他明白,只有透過縝密的思維和準確的判斷,才能應對即將到來的危機。

他首先需要整理一下自己所掌握的資訊。邊境的異動跡象,是否與攝政王有關?還是其他勢力的動作?這都需要他去一一核實。此外,蘇夢兒等人的驗證結果也非常關鍵,他們是否發現了什麼新的線索?

蘇白決定,明天一早就去拜訪攝政王,以瞭解他對蘇夢兒等人離去的態度。同時,他也會暗中調查一下,看看是否能夠找到蘇夢兒等人的行蹤。在這個過程中,他需要保持冷靜,不要輕信他人,更不能被表面的現象所迷惑。

他知道,這個世界的真相往往隱藏在表象之下,只有透過深入的剖析和推理,才能揭示出事情的真相。而他,正是那個有責任和能力揭示真相的人。

夜幕降臨,蘇白躺在床上,心中卻無法平靜。希望事情進展順利一些,他們真的是出來太久,太久了,久到好似是上一輩的事情。

第二天早朝散去,皇帝陛下邀請蘇白對弈,

蘇白雖有些意外,但仍然恭敬地答應了。他們來到棋室,皇帝陛下溫和地笑了笑:“蘇卿,你覺得這棋局如何?”蘇白仔細觀察棋盤,思考著每一步的策略。他發現皇帝的棋風與其他人截然不同,每一子都蘊含深意,既進退有度,又攻守兼備。他知道這不僅僅是一場棋局,更是一場智謀的較量。經過一番激戰,蘇白最終敗下陣來。

皇帝陛下看著他,眼中閃過一絲讚賞:“蘇卿,你雖然年輕,但在棋道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不過,你的才華和謀略都是無可挑剔的。”蘇白心中暗自感嘆,他知道這場棋局的勝敗並非關鍵,重要的是他在這場較量中展示了自己的才華和智慧。

而這也是皇帝陛下對他信任和賞識的基礎。他們繼續閒聊了一會兒,皇帝陛下突然問起蘇白的家庭和出身。蘇白一愣,不知道該怎麼回答。他並不想說謊,但又不能洩露自己的真實身份。

這時,皇帝陛下似乎看穿了他的心思,輕輕笑道:“蘇卿,你無需隱瞞。我知道你的出身並不平凡,但我更看重的是你現在的才華和為人。”

蘇白的腦袋裡此時一群烏鴉飛過,不禁一個人在內心思考,皇帝陛下今日留下他對弈的目的是什麼,難道真的只是對弈麼,“還是有所如圖”。

蘇卿,聽說昨日攝政王親臨你的府邸?可有這等時間。

蘇白心裡咯噔一下,看來攝政王的動作並未瞞過皇帝。他輕描淡寫地回答:“陛下訊息真是靈通,攝政王昨日確實到訪過臣的府邸,不過是些小事,不值一提。”

皇帝陛下輕笑一聲,“小事?攝政王親自登門拜訪,怎會是小事。你們府上的廚子倒是有些手段,連我都想嚐嚐那道烤羊腿了。”

蘇白心中一凜,皇帝陛下這是在試探他與攝政王的關係。他立刻表明立場:“陛下說笑了,臣與攝政王並無深交,昨日之事純屬巧合。”

皇帝陛下似乎對蘇白的回答頗為滿意,他微微點頭:“蘇卿是個明白人。我留下你,是想與你探討一下朝政之事。你覺得現今的朝堂如何?”

蘇白心中暗自鬆了口氣,看來皇帝陛下並無懷疑他的忠誠,於是他侃侃而談:“陛下,臣以為現今的朝堂人才濟濟,但也有一些需要改進之處。如官員的選拔、財政的管理等方面還有待加強。”

皇帝陛下聽後微微一笑:“蘇卿所言極是。我也有意改革朝政,振興國家。你若有好的建議,不妨直言。”

“士農工商地位最低下的,這不利於國家的發展。臣建議陛下重視商人,提高商人的地位,鼓勵商業發展,以促進國家的繁榮。”蘇白繼續說道。

“那依愛卿的計劃,該是如何做呢?”

“首先,可以推行一系列政策來保護商人的權益,讓他們在經營過程中不再受到不必要的限制和打壓。其次,可以設立商稅,透過合理的稅收政策來調節商業的發展,增加國家的財政收入。此外,還可以建立商業協會,讓商人們有更好的組織來維護自己的權益,共同發展商業。”蘇白詳細地解釋道。

皇帝陛下聽後點頭贊同:“愛卿的建議很有見地。我會認真考慮並安排相關部門推行這些政策。除此之外,還有什麼其他的建議嗎?”

蘇白思考片刻後回答:“另外,我認為教育也是國家發展的重要基石。臣建議陛下加大對教育的投入,興辦學校,讓更多的百姓有機會接受教育,提高國民素質。”

皇帝陛下聽後十分滿意:“愛卿所言極是。教育是國家長治久安的基石,我會安排相關部門儘快實施這一政策。蘇卿真是國家棟梁之才,我會重用你,共同實現國家的繁榮昌盛。”

蘇白看這回皇帝的心情還不錯,於是隨口說道,也不知道和將軍他們走到哪裡了,如今人可是回來了。

皇帝聽後笑了笑,說:“愛卿的忠心可嘉。我相信你的朋友們也是為了國家的利益而奮鬥。不過,我們也要注意到,每一個人的能力和職責都是不同的,我們要讓每個人都在最適合自己的位置上發揮最大的作用。這樣,我們的國家才能更加繁榮昌盛。”

蘇白聽後深以為然,回答道:“陛下所言極是。臣會牢記在心,為國家的發展盡最大的努力。”

皇帝陛下滿意地點點頭,說道:“很好,蘇卿。我希望你能夠繼續為國家出謀劃策,為實現國家的繁榮昌盛而努力。我期待著你的更多建議和貢獻。”

“醉翁之意不在酒,關鍵是一般人還真的不敢這麼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