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城,東市門口。

作為整個長安城最繁華的集市,此刻所有店鋪的生意,卻顯得冷冷清清。

而本來過來購物的,販賣的人,甚至店鋪的老闆,都將自家店鋪關了門,聚合在東市門口。

因為這裡新張貼了一張告示,關乎他們所有人。

“前面的誰認識字,念給我們聽聽唄。”

此刻的大唐,識字率並不高,尤其是普通百姓,很多連自己的名字,都只能用畫畫的方式寫出。

新帖的告示,他們已經聽侍衛說過,是現在的監國發布的。

“前面的,認不認識字?不認識,讓我去前面給大家念。”

一個稍微認識些字的漢子,急的大叫出聲。

他之所以急,是因為今天上午,他就跑去郊外李星辰的住處,應聘過教書先生的崗位。

奈何筆試環節,就被刷了下來。

三兩銀子的月俸,他知道拿不到了,可現在監國新張貼的告示,讓他又蠢蠢欲動。

他需要知道第一手訊息,然後飛一般的趕去應聘,或許,還能夠有一絲絲的機會。

“大家別擠,我來唸。”

前面的人,被擠的臉都變形了,其中一個認識字的,整個人被擠在半空,雙腳離地,大聲叫嚷著。

“都給我好好排隊!”

負責維護支出的侍衛,同時也大聲叫嚷著,要不是他們不識字,也不會讓現場亂成這個樣子。

有了侍衛的大聲叫嚷,現場的秩序,也平穩不少。

被擠在半空的漢子,雙腳也落了地,不等眾人催促,他便朝著告示看了過去,然後開始念道:“大唐最新國策。一,大唐廢棄舊有科舉報考條件。”

“即日起,凡是大唐子民,都可報名參加科舉,包括女性,商人,娼妓,奴隸,吏等等,包括他們的後代。”

“商人娼妓的後代,也可以參加科舉?這不是胡鬧嘛!”

一名種莊稼的漢子,頓時發出有些不滿的聲音。

“就是,我看這監國,也是向著有錢人,不為我們百姓著想。”

“噓!小點聲音,被侍衛聽見,那可是要殺頭的。”

另外幾個莊稼漢子,低聲提醒了一句。

“什麼叫有錢人?我是你媳婦,現在監國讓我也能夠參加科舉,難道不是好事嗎?”

先前說話的漢子媳婦,不滿的反駁了一句。

“也是啊,咱家的閨女以後,也可以參加科舉。”

“能參加有什麼用,你有錢送閨女去私塾嗎?”

“就是,我看啊,這國策,跟我們老百姓,還是沒有一點關係。”

圍觀的百姓議論紛紛,有人抱怨新國策,也有人覺得新國策很好。

但最支援新國策的,自然是以前不能參加科舉的人。

尤其是負責維持現場秩序的侍衛們,此刻心中的激動,無法用言語表明。

他們雖然是侍衛,是府衙的捕快,吃的是朝廷的飯。

辦的,也是朝廷的事。

可身份上面,卻屬於吏。

吏的身份,根本無法參加科舉,包含其後代。

現在新的國策下來,一切都改變了,他們的後代,也有機會成為官老爺了,如何讓他們不高興。

“都給我安靜,讓識字的繼續念。”

一個侍衛認識一些字,知道告示的內容還沒有唸完,出聲制止眾人的議論。

“還有啊,那快唸啊。”

有人催了起來。

先前唸的那人,繼續唸了下去:“為了配合新國策的執行,即日起,只要是大唐子民的孩子,不限男女,都可以參加學校的學習,年齡限制,七歲到十五歲。超過年齡者,後續會有新的國策,也會讓他們認識字,也有機會參加科舉。另外……”

“唉!說來說去,是讓孩子去讀書,可我哪有錢給孩子讀書啊!”

一個漢子,有些抱怨道。

“能不能安靜,還沒念完呢。”

有人出聲制止了抱怨者。

念告示的人,繼續念道:“另外,大唐子民的孩子,參加學校的學習,不收任何費用,包含住宿費,學雜費,書本費,伙食費等等,也就是說,一切費用全免,只需要將孩子送入學校學習,不需要花一文錢。”

“什麼?還有這種好事?”

有人不敢相信,畢竟他們可是知道,私塾的費用可不低,現在卻一切免費。

“真的嗎?我家閨女也可以去學堂嗎?”

“我支援監國新國策,就算孩子學不到什麼,去學堂吃上免費的飯菜,也不虧。”

“嗚嗚嗚……太好了,我孩子也可以讀書認字了?以後也可以當官老爺了。”

一個莊稼漢子,硬是忍不住哭出了聲,同時也補充了一句:“先前誰說監國向著有錢人,不為我們百姓著想的?出來,看我不打死你!”

“對對,誰說的,站出來!”

“我記得好像就是你說的吧?”

“我沒說,我一直都堅持監國的新國策,你汙衊我。我從頭到尾都支援,我支援的最大聲了。”

此刻誰會承認剛才還抱怨過新國策,一個個堅定不移的表示,無腦支援監國頒佈的新國策。

“前面的,那我們如何報名讓孩子去學堂?”

群情振奮中,還有幾個冷靜的人,詢問如何報名。

“讓我看看。”先前念告示的人,將告示的最後內容看完,然後用自己的話解釋道:“告示上面寫了,因為現在只有一座學校,監國的私人費用也不夠,所以能夠招收的人數也有限。這報名,只能採取抽籤的方式,抽中的,明年三月份就可以正式入學,沒抽中的,也不要急,學校會繼續加蓋。”

“抽籤?那就是憑運氣了,是這樣理解吧?”

“什麼運氣,我看啊,那些有錢人花點銀子,就比我們百姓運氣好咯。”

一個漢子,不相信什麼運氣成分,忍不住又抱怨起來。

剛剛抱怨完,引起了身邊幾個大漢的拳打腳踢,打的他鼻青臉腫。

“你他孃的除了抱怨還會什麼?沒聽見監國的私人費用不夠這句話嗎?這是監國自己掏錢,辦的學堂。要是想賺錢,何必還花錢辦學堂,還包吃包住的!你以為監國賺錢就容易嗎?誰的錢,不是血汗錢。”

“就是,話都聽不明白,捱揍不冤。”

抱怨的漢子聞言,低著頭,再也不敢吭聲了。

“那抽籤,我們要去哪裡報名。”

既然採取抽籤的方式,那麼如何報名,就成為當下之重。

“報名的地點,就在新建的學校,地址在西街,叫做大唐第一小學。”

地址一出,眾人不再有絲毫遲疑,朝著學校的地址就衝了過去,爭取早點給自家孩子報上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