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夜,

一直到了夜裡晚飯時間。

那些官員們才算是,陸陸續續核算完手上的賬目,得以回到家裡去。

一路上俱是怨聲載道。

“長柏,留步啊!!”

歐陽旭雖然嘴上說著歇息。

可整個下午依舊是勞心勞力,核對了無數的賬簿單據。

同樣也是此時才出了衙門。

不然他可真就把這群官員得罪死了。

而同住在積英巷裡的兩人,回家自然是順路。

“哼!”

“長柏,長柏,現在知道叫長柏了?”

“戶部衙門裡打我的時候,卻是不像這般和善啊!”

“啊?我好心給你遞刀子,你是真的下死手啊!”

盛長柏顯然是被氣到了,並沒有給歐陽旭好臉色看。

“哎,既然是做戲,那當然是要越真越好。”

“再說,這不也沒打上嗎?”

對於盛長柏這副幽怨的樣子,說實話歐陽旭是有點害怕的。

倒不是說怕對方暴起傷人,而是說怕對方有斷袖之癖。

你說你好好一個大老爺們,發火就發火唄,搞得那麼幽怨是要鬧那樣?

好在這盛家的王大娘子,已經開始給他議親了。

不然的話,歐陽旭還真不敢與他走的太近了。

“做戲?”

“做真?”

“這要不是那蘇洵攔著的話,我還不得被你打死?”

盛長柏卻是依舊未曾消氣,不住的發著牢騷。

“嗯?”

“你說誰?”

“剛才攔我的那個人,是蘇洵?”

就是那個歐陽修作墓誌銘,張方平作墓表,“年二十七,始發憤讀書”的蘇洵。

我滴媽呀!

牛人啊!

蘇洵啊!

唐宋八大家的蘇洵啊!

沒想到這樣一位大牛,居然會窩在戶部任職一個小小令史。

不過,倒也不是很奇怪。

蘇洵雖然被人稱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可其主要的成就都在文學方面。

仕途跟他兒子蘇軾一樣,還沒有騰飛就已經墜落。

甚至仕途上比他那貶謫了一輩子的兒子都慘。

不過是在朝中做了幾年閒官,就直接請辭回家搞學問了。

相較之下,其兒子蘇轍的仕途可就相當璀璨奪目了。

嗯……當然了。

現在倆小蘇現在還沒參加科舉,不出意外的話應該就是下一屆了。

嗯……

那也就是說下屆科考,就是千年科舉第一榜了。

科舉及第的全都是牛人,

其中就有蘇軾、蘇轍、曾鞏,三人皆是大宋八大家。

還有曾布、呂惠卿、章惇,此三人則是先後任職宰相。

然後是張載、程顥、程頤,這三位是理學創始人。

最後還有北宋名將王韶。

這一榜進士著實出了不少人才。

而更有意思的是,

其中蘇軾、蘇轍,乃是一對親兄弟。

然後曾鞏、曾布,同樣也是一對親兄弟。

就連程顥、程頤,同樣也是一對親兄弟。

實在是有趣的很~

“蘇洵啊!?”

“怎麼了?”

對於歐陽旭如此大的反應,盛長柏則是一頭霧水。

“啊!?”

“你不認識啊!?”

歐陽旭當即也是有些懵逼。

在天下文人的眼中,蘇洵不是應該很有名望嗎?

“嗯,認識啊!”

“我不都告訴你他叫蘇洵了嗎?”

盛長柏十分無語的看著歐陽旭,不滿的說道:“你這轉移注意力的手段……屬實拙劣。”

“哎,不是?”

“你至於嗎?”

“偏是你主動給我遞刀,不然我豈會如此?”

歐陽旭雖然自知理虧,可卻還是要強辯三分。

“哎呀……你你你你……哎呀!”

盛長柏的嘴皮子功夫,自然是比不上歐陽旭的。

無奈只能化身了土撥鼠二號,簡直要氣的跳腳。

“哈哈哈~”

“那你說要怎麼辦?”

“都依了你便是。”

歐陽旭無奈了。

這傢伙是入戲了嗎?

依照歐陽旭對於盛長柏的瞭解,這點小事而已,對方理當不會生氣才對。

怎麼就無端發作了許久?

“額……”

“非是得一匹赤雲踏雪不可。”

盛長柏聞言也是圖窮匕見。

轉而換作了張笑臉道:“雖然說君子不奪人之所好,可聽我家六妹妹說,你近日又得了一匹夜照獅子白。”

“呵呵,不妨就將棗紅色的那匹借與我。”

此時腆著個臉的盛長柏,那還有半點謙謙君子之風。

“哎,去去去!”

“你平日裡都是乘車的,你要匹馬來作甚?”

歐陽旭當即搖頭。

那天打完馬球回來,顧廷燁就眼饞他的夜照獅子白。

那是走哪跟哪,一路從馬球場跟到了家裡。

這下可好,盛長柏又盯上了那匹赤雲踏雪。

“啊!?”

“我是會騎的啊!”

盛長柏當即表示不服。

君子六藝,他自然全都是學習過。

雖說騎術比不得歐陽旭精湛,可也不算太差。

“行行行!”

“等你成親的時候,送你當賀禮行了吧!”

“你跟仲懷真是一對無賴啊!”

歐陽旭也是服了。

這也就是她現在有了夜照獅子白,不然絕不可能將赤雲踏雪送出去。

“你……你怎滴能讓仲懷看見了呢?”

“不行、不行!你這……走,去你家牽馬去。”

“這離結婚還得有些時日,免得被他貪墨了去。”

聽說顧廷燁也惦記上了那匹神駒,盛長柏當即就急了。

顯然十分不相信顧廷燁的人品,認為對方會死皮賴臉的強取豪奪。

“……”

說實話,歐陽旭不是很能理解。

這馬的誘惑裡這麼大嗎?

事實上在北宋這個時代,馬匹確實無比珍貴。

北宋是個先天不足的國家。

在王朝版圖上沒有燕雲十六州的情況下,北宋儼然已經沒有了屬於自己的產馬地。

西北的產馬地也被党項人,還有吐蕃掌控在手裡。

整個北宋的馬匹基本全靠向外購買。

軍馬一匹要三十貫錢,稍微好一點馬匹就要一百貫錢。

也就是說一匹稍微好點的馬,就要十兩金。

這也導致大宋馬匹極度短缺。

為此大宋的騎兵戰力,也是邋遢的一塌糊塗。

別人的騎兵都是一人雙馬,而大宋的騎兵甚至一人一馬都湊不齊。

一批人在戰場上被砍死了,才能換下一批人騎著上戰場。

當然了,

大多時候都是人死了,馬也就跟著沒了。

而輜重糧餉,同樣也需要大量馬匹運送。

為此,北宋的戰爭都是前期打得很好。

可一旦戰線拉的過長,或者戰爭時間持續太久,最後都會導致失敗。

這可能也是大宋經濟無比繁榮,可戰力卻無比孱弱的原因之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