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旭現居何職啊!?”

既然顧千帆點出了歐陽旭有功,那趙禎自然不能坐視不理。

對於歐陽旭現在的官職,趙禎皇帝自然是心如明鏡。

可他卻不能直接表現出來,身為皇帝必然要喜怒不形於色。

不然恐怕有很多人要揣度他的心思了。

有些人就會想,官家怎麼會把一個翰林學士記在心裡?

聽到趙禎皇帝的問話,一旁的大監(太監總管)王德立刻回答道:“回陛下,歐陽大人現居翰林院編修。”

身為官家的貼身內侍,自然不是泛泛之輩。

一瞬間就明白了官家的心思,他可是從小看著官家長到大的。

……

“翰林院編修啊!?”

趙禎皇帝聞言有些猶豫。

這翰林院編修已經是從六品的官職。

對於一個剛剛科考完的新科進士來說,從六品的官職已然不小了。

雖然對方在錢塘救了顧千帆,可這並不算什麼大功勞。

畢竟顧千帆的身份又不是什麼皇親國戚,了不起算是一個朝廷命官的身份。

可既然顧千帆把這事情拿到明面上來說,他也不能不有所表示。

“那不如就擢升其為翰林院檢討吧!”

“眾愛卿可有異議?”

翰林院檢討同樣也是從六品的官職,但卻是原本歐陽旭任職的翰林院編修的頂頭上司。

翰林院編修的職務,就是帶領一眾庶吉士編修典籍,而翰林院檢討的職務,就是負責檢查這些編修完的典籍。

眾朝臣盡皆齊聲應道:“臣等無異議。”

雖然宋朝提倡天子與士大夫共治天下,但是任職一個六品官員的小事,沒有人會腦殘到在這上面去找不痛快。

到此歐陽旭擢升一事兒就定下來了。

“陛下,臣有本要奏。”

待到功德殿內重新陷入沉默,在文官前列當中擠出了一個老者。

在宋朝四十歲以上的人,盡皆可以自稱老夫。

此人四十來歲的樣子,鬚髮飄揚顯得有幾分老態,不過倒也顯得格外豪氣。

單從外貌上來看,讓人很難想象他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文官。

此人正是翰林院大學士,翰林院的最高長官司馬光。

司馬光字君實,北宋有名的政治家,史學家,文學家,後世稱其為司馬溫功。

額……就是那個在小學課本里砸缸的傢伙。

“哦……大學士有何事要奏?”

趙禎瞬間來了興趣。

眼前這位翰林院大學士,往日裡對於朝堂上的事情,那可是興趣相當寡淡。

“微臣稟奏之事,恰好也與著歐陽旭有關。”

老者脊背挺直氣質斐然,面對官家也顯得不卑不亢。

“哦~?”

“可是此人有何瀆職之處?”

要不是為了保持皇帝的威嚴,龍椅上的趙禎恐怕就要直搓牙花子了。

他不明白,怎麼一個小小的歐陽旭怎麼就這麼多事?

唉~

這剛給他升完官職,要是真的有什麼瀆職之處,那不是啪啪打他的臉嗎?

“額……”

“啟稟陛下歐陽旭任職期間,將事情處理的井井有條,並無瀆職之處。”

“老臣啟奏的是翰林院編修歐陽旭,以及翰林院庶吉士盛長柏。”

“此二人在任職期間任勞任怨不說,且透過歷朝歷代印刷術的經驗,改良了繁雜死板的雕版印刷術。”

“推出了一套新型的印刷方法,可謂是功在當代利於千秋。”

說話幾次三番被官家打斷,司馬光也是著急得吹鬍子瞪眼,一口氣就將事情說了出來。

“司馬君實安敢妄言?”

“一個小小的翰林院編修,他能有什麼功績?能值得千秋歌頌?”

司馬光話音剛落,文官行列就再次竄出一人,劈頭蓋臉就是怒懟司馬光。

“歐陽永叔,你少在這裡胡攪蠻纏。”

“是與不是自由陛下定奪,輪得到你在這裡說三道四嗎?”

司馬光當即就被氣道了,這歐陽修平日裡與他相交莫逆,為何今日卻是如此言語無端?

“你……”

歐陽修同樣被氣得吹鬍子瞪眼。

功在當代,利於千秋?

他不過怕這老友把話說的太滿,從而衝撞到了陛下。

這才好意出言提醒,沒想到對方絲毫不領會他的好意。

難不成這歐陽旭真有什麼了不得的功績?

“新型印刷術?”

“那是什麼東西?”

“不說了嗎?從雕版印刷術上改良的……”

“是嗎?”

“就是也不知道有什麼區別?”

……

司馬光的話可謂是一石激起千層浪,往日裡莊嚴寧靜的文德大殿,此次就宛若嘈雜的菜市場一樣。

“啊!”

“我兒長柏啊!?這這這……”

平日裡就在朝堂上唯唯諾諾的盛宏,聽到自家兒子的名字被提起,心中也是難免惴惴不安。

“肅靜!”

“朝堂之上吵吵嚷嚷成何體統?”

嘈雜的聲音傳到趙禎的耳朵裡,讓他頭疼的老毛病都要犯了。

肅靜,

經過趙真這麼一吼,朝堂瞬間安靜了下來。

剛才吵吵嚷嚷的大臣們,一個個盡皆縮起脖子。不發一聲的站在那裡,拼了命的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趙禎見此臉色終於好看了幾分,然後朝一旁的王德使了個顏色過去。

後者當即心領神會,往殿前走了幾步喊道:“宣,翰林院編修歐陽旭,庶吉士盛長柏入宮覲見。”

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這可真是好大的功績啊!?

龍椅上的趙禎,也很想看看這到底是什麼樣的功績?

連他這個當皇帝的都不敢說,能夠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現在一個小小的翰林編修,居然能得到司馬光這樣的評價?

這實在是很難讓人信服啊!

“微臣遵旨。”

早已等候在文德殿外的兩人,得到官家的傳召也是不敢怠慢。

“剛才司馬大學士說,你二人有千秋之功?”

“可是卻有此事?”

趙禎居高臨下的掃了兩人一眼,其目光重點是放在盛長柏身上。

畢竟歐陽旭他是見過的,這盛長柏倒是第一次見,倒也是個氣度不凡的人。

“額……”

“微臣不敢居功,此事微臣只是打下手罷了。”

出乎意料先開口居然是盛長柏,直接闡述了事情的主導是歐陽旭。

盛長柏的發言看似圓滑,彷彿是要撇清責任一般。

可歐陽旭卻並不這麼認為,他知道盛長柏這是不願過多分潤功勞。

要知道剛才大殿內的爭吵聲,兩人在殿外可是毫不知情。

“……”

此時歐陽旭心裡也是無數頭草尼瑪跑過。

捧殺我?

上次是賢妃,這次換成司馬光?

肱骨之臣?

功在當代,利於千秋。

我踏馬的何德何能配的上這等詞彙?

這倆人不會有一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