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想升官嗎?
大宋夢華:我歐陽旭全都要 看瓜的猹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好了。”
“我這次是找你有正事兒”
兩人互相戲耍了一陣,總算是安靜了下來。
這才算是有了幾分成年男子的穩重樣子。
“哦,何事?”
“怎麼?是遇到什麼麻煩了嗎?”
見歐陽旭一臉正色,盛長柏面色也凝重了起來。
“額……是好事兒”
盛長柏那副如臨大敵的表情,讓歐陽旭有些想要發笑。
這盛長柏就好像已經做好了,跟他一起赴湯蹈火的準備一樣。
說實話,能有這麼一個朋友,還是讓歐陽旭十分感動的。
也不枉自己打算送他一樁造化。
“哦,早說嘛~”
“我差點就要叫人把你趕出去了。”
盛長柏伸手撣了撣衣服,臉色瞬間恢復正常。
“……”
勞資真是信了你的邪~
這盛長柏跟劇中的君子形象,實在是差距甚遠,也會有無恥無賴的時候。
不過,歐陽旭倒也沒有太過糾結這些。
盛長柏能在他面前不端著架子,反而肆無忌憚的耍無賴,恰恰證明兩人已然交心。
於是歐陽旭對於接下來的事兒,更多了幾分決心。
簡單想了想,就對其說道:“你我現在皆在翰林院任職。”
“如果沒有意外的話,可得三年後才能晉升。”
“……”
見歐陽旭開始說起正事兒,盛長柏也是瞬間正色,仔細聽完歐陽旭的話。
才順勢說道:“自然如此啊!”
“歷來進士出身的庶吉士,都要在翰林院呆夠三年,才能外出任職。”
“當然了,這也算是一份難得的資歷。”
盛長柏說的這些,歐陽旭也是最近才知道。
按照他自己的理解,
這翰林院說白了就跟後世的大學差不多。
不過後世大學需要自費學習,而現在的翰林院學士則是帶薪學習。
這兩者的差距可不是一星半點了。
嘖~
這古代的讀書人,地位還真是高啊!
難怪都說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額……你不覺得慢了點嗎?”
雖然這帶薪讀書的待遇不錯,可歐陽旭卻並不不滿足。
他想要的是要升官,想要的是權傾朝野。
就算不能封侯拜相,也最起碼不能跟現在一樣,一個三品觀察留後,就能將他逼迫至此。
在面聖的時候答應賜婚,固然有系統獎勵的原因,也算是歐陽旭自己的選擇。
可是……卻不代表這件事就這麼算了。
對於逼迫他觸發選項的人,讓他非常不喜歡。
盛長柏是真君子,可他卻是真小人。
好色成性的老色胚,睚眥必報的小氣鬼。
“啊?”
“這還慢?”
盛長柏立刻一副見了鬼的樣子,目光死死的盯著歐陽旭,彷彿聽到了天方夜譚一樣。
一般科考出身的進士,都要先在翰林院待滿三年。
等到下一屆科考的新科進士面聖,然後才給他們騰位置。
其中表現優異者,有家族底蘊的,倒是可以混上一個清貴之職,可大多也不會超過六品。
而在這個位置待上幾年後,還要外放到地方任職五年,然後才能回京述職。
就好比盛宏一樣,同樣也是進士出身,輾轉了一輩子,也不過是五品承直罷了。
而你歐陽旭起步就是從六品,就這樣你還嫌慢?
“啊!?”
“不慢嗎?”
歐陽旭不明白其中的門道,自然不知道盛長柏為何會有如此大的反應。
……
這次卻不是時代的差異,而是歐陽旭見識不夠。
在這片大地上,
一向奉行的都是經驗之道,
經驗豐富充足者,在上位者眼中,往往會更靠譜一些。
嘴上沒毛,辦事不牢,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為此無論是古代還是後世,年輕人一般都是處於熬資歷的階段。
當然,這種現象在古代更為明顯一些。
“額……”
“得得得,不要糾結這個。”
“我就是想問,你想升官嗎?”
歐陽旭擺了擺手。
對於這些不必要爭論,那是半點興趣沒有。
“……”
“你這不廢話嗎?”
盛長柏只覺得無語。
他只是個君子,又不是個傻子。
還能有人不想升官嗎?
可他一個小小庶吉士而已,不熬上幾年如何升官啊!?
“哈哈哈~”
“好!”
有你這句話就行,只要你把你妹妹帶到我府上……
這當然只是歐陽旭小小腹黑了一下,當然不可能真的把心裡話說給盛長柏聽。
他歐陽旭可是個正經人。
按照時間線來說的話,這一年是齊元若落榜的那一年,盛明蘭最起碼還得三年才會議親。
現在時間還早,倒也不用著急。
而且以他現在的身份地位,要想納明蘭為妾室,不亞於痴人說夢。
就算盛明蘭自己願意,那精明的盛老太太也不會願意。
“歐陽兄何意啊!?”
見到歐陽旭自顧自的大笑,盛長柏心裡那叫一個急切。
“你我俱是在翰林院任職,平日裡都是些編纂紀錄的工作。”
“這一無功績,二無政績,何來擢升一說啊!?”
而且盛長柏內心還是有些懵逼的,搞不清楚歐陽旭葫蘆裡到底在賣什麼藥。
“額……我也只是試一試罷了。”
“不一定能撈到功績~”
歐陽旭淡淡一笑,倒也沒有再賣關子。
當即將活字印刷術的原理,細細給盛長柏講述了一遍。
身為後世穿越過來的社畜,平日裡上網就是他的愛好。
對於活字印刷術的描寫,歐陽旭還是能記得一些的。
無非就是在雕版印刷術上,進行一定的改良,相當簡單的一件事兒,
不過是礙於時代的侷限性,才沒有人想到罷了。
“這……這……這可是大造化啊!”
盛長柏自身本就是聰慧之人,瞬間就明白了這活字印刷術的高明之處。
這絕對是難得的大功德一件,這對於天下讀書人都是一件大好事兒。
人們常常說窮文富武,其實也不盡然,讀書人花的錢可不比習武來的少。
單單是書籍也一項就是極大的花銷,往往都是借書學習,有些書拿錢買都買不到。
而之所以出現這一印象,就是因為刊印書籍麻煩。
這倘若要是讓他倆研究出了活字印刷術,恐怕會獲得巨大到不可想象的名望。
到時候官家不封賞兩人,恐怕都說不過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