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沙僧戰鼉龍——兩個渣渣戰力的激烈交鋒
暗黑解讀:西遊記的驚天騙局 蘇安靈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在前面內容裡,我們提到,紅孩兒是一個天生聰慧的妖二代,不屬於天庭道教佛教任何一方勢力,觀音菩薩安排這一難的核心目的,就是想借師徒四人之手,將這聖嬰收為己用,順帶敲打一下孫悟空:一代人終將老去,但總有人正年輕,你孫大聖不再是當年桀驁不馴的美猴王了,善財童子也不再是當年自命不凡的聖嬰大王了。
他們懂規矩了,所以他們終將修成正果,都有光明的未來,有悟空,紅孩兒這樣的正面典型,就有反面典型。
有些人,仗著年輕氣盛,靠著一點祖輩的餘茵,就以為自己門路通天,嘴裡喊著:苟立天庭生死已,龍族傳承吾輩責,私下裡仗著家族背景興風作浪,淨幹些巧取豪奪的骯髒勾當。
這一回即將出場的反派主角,就是個典型的官二代。
他的家族勢力十分龐大,可他本人並不效忠於三大勢力。作者給他四個字的評價是黑河妖孽。
且說觀音菩薩收了紅孩兒做善財童子,孫悟空帶著沙僧打入火雲洞剿了群妖,救出了師傅和八戒。
悟空將前情一講,唐僧急忙跪下朝南禮拜,拜完後唐僧攀鞍上馬,繼續上路。
走了一個多月,唐僧忽聽的水聲震耳,馬上打起了精神問道:徒弟啊,又是哪裡水聲?
可悟空的反應是什麼呢?
【你這老師傅忒也多疑,做不得和尚,我們一同四眾偏你聽見什麼水聲,你把那多心經又忘了也?】
唐僧反駁道:多心經,浮屠山烏巢禪師口授共54句270個字,我當時耳傳至今常念你知我忘了哪去?
悟空一聽,又繼續教育他老師傅:老師父,你忘了‘無眼耳鼻舌身意’。我等出家人,眼不視色,耳不聽聲,鼻不嗅香,舌不嘗味,身不知寒暑,意不存妄想,如此謂之祛褪六賊。你如今為求經,念念在意,怕妖魔不肯捨身,要齋吃動舌,喜香甜嗅鼻,聞聲音驚耳,睹事物凝眸,招來這六賊紛紛,怎生得西天見佛?”
在前面的章回裡,唐僧每次都是先看到高山大河,才恐有魔障近身,然後孫悟空該安慰安慰該教育教育。
但是這次不太一樣,唐僧還沒看到水,就已經聽到了水聲震耳,這個行為不像是害怕倒像是一種預警。
作者特意安排唐僧預警,其實與孫悟空提到的那句心經有點關係。
悟空認為這一路上多災多難,全是因為你唐僧心不乾淨。
透過對心經的認識,孫悟空和唐僧的形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很顯然孫悟空的道行比唐僧要深。
唐僧的取經之路其實只取到一本經,那就是心經,也只被一位佛開導,那就是孫悟空。
縱觀西遊記,每回故事也基本都是以孫悟空教育唐僧開篇,於孫悟空降魔除害收尾,正應了原文中那句:得性命全虧孫大聖,取真經只靠美猴王。
唐僧是個愚者,一聽到孫悟空的話就開始傷春悲秋,思鄉作詩感慨長路漫漫,什麼時候才能修成正果?
悟空是個智者,一句功道自然成,打消了唐僧的顧慮。
豬八戒是個惰者,他說若西天路要是這麼遠,就走上一千年也不得成功。
沙僧是勤者,政治覺悟最高,他認定跟著大哥走絕不會錯,於是說,二哥你和我一般濁口鈍腮,不要惹大哥生氣,但只挨接磨難,終須有日成功也。
師徒四人邊走邊聊,正說話間,果然看見一道黑水滔天,擋住了去路,這河名叫黑水河,不過也就十來裡寬,遠不及沙僧的流沙河。
唐僧率先好奇:徒弟這水怎麼如此渾黑?
八戒開玩笑說:是哪家破了靛缸了?
沙僧開玩笑說:不然是誰家洗筆硯哩?
不過這次畢竟沒有明面上的妖怪,渡河這件事也就不能隨便開掛了。
我們曾多次提到取經就是傳經,佛教的要求就是讓唐僧騎著馬,一步一步走完十萬八千里取經路。
此時此刻,要想讓唐僧合理合法的渡過這條河,說到底只有兩種辦法,要麼開條路、要麼找條船。
好巧不巧,想啥來啥。
師徒四人正商議著,河裡就來了一條小船。
沙僧立刻高喊:梢公來渡人。
梢公起先聲稱他的船不是渡船,不能渡人。
沙僧說:天上人間,方便第一,我等是東土欽差取經的佛子,你可方便方便渡我們過去。
那梢公聞言,立馬變了態度,隨即把船靠岸。
梢公說,渡是可以渡,但是有個問題,船艙太小,一次只能坐下兩個人。
豬八戒想偷懶,於是就說,讓悟空和沙僧在岸邊看著行李,自己帶著師傅先過,第二次讓沙僧和白龍馬過,至於猴子嘛,跳過去吧,坐什麼船!
孫悟空也不計較就同意了。
後面的故事我們都熟悉,那所謂的梢公,其實是黑水河中的怪物,他帶著八戒和唐僧渡到中間,弄起一陣狂風就把小船吹沒了。
看到二師兄和師傅丟了,沙僧這次非常主動,直接對孫悟空說:你看著馬匹行李,等我找尋去來。
大家看沙僧這次非常反常,從加入取經團隊以來,沙僧總共出過五次手,第一次與大師兄二師兄一起鬥鎮元子,被擒獲。
第二次,與二師兄諸神保安團一起鬥黃袍怪,戰平。
第三次,與二師兄一起鬥黃袍怪,被擒。
第四次,獨自護師傅鬥銀角大王被擒,
第五次,與大師兄二師兄一起鬥青獅精,戰平。
出手五次,兩平三負,兩平也是多打一,唯一一次跟銀角大王的solo也被秒殺。
沙僧的戰績實在是放屁添風。
悟空本就怕水,於是擔心的說,這水色不正,恐你不能去。
沙僧完全沒把這小黑水河放在眼裡,他自信滿滿,拍著胸脯道,這水比我那流沙盒如何?去的去的。
好和尚脫了扁衫,抹了手腳掄著降妖寶杖,噗的一聲分開水面鑽入水中,大踏步行將進去。
沙僧來到河底見座亭臺,橫封八個大字:衡陽峪黑水河神府。
那妖怪正坐在亭臺上吹牛,說這和尚乃十世修行的好人,但得吃他一塊肉便做長生不老人,我為他也等夠多時,今天終於等到了。小的們快把鐵籠抬出來,將這兩個和尚囫圇蒸熟。據柬去請二舅爺來與他暖壽。
這段情節裡至少有三個資訊。
首先是這妖怪的府邸與往常不同,不是什麼洞,居然是座河神府,很是蹊蹺。
其次是這妖怪把唐僧當成獵物,等候多時,說明覬覦已久,就連抓到唐僧這件事,甚至都到了不負我志的程度,咱也不知道他的志向是啥。
但開口就是一向辛苦,看來精神內耗挺嚴重的,幸虧是今天抓到唐僧了,這精神內耗一下子就治好了。
最後就是那位二舅,暖壽是指50歲以上的老人,在過生日前一天,致酒時祝賀的一種禮俗。
這說明,妖怪的這位二舅還是為有點講究的,沒準就是什麼瀕臨退休的正規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