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歲宴一結束太后便匆匆拉著陸青鳶回了福康宮。

秦太醫已經等候多時。

太后朝陸青鳶說道:“方才哀家就覺得你臉色有些差,這身體可是萬事之根本,馬虎不得。快讓秦太醫給你把把脈。”

太后神情之中是無法掩飾的迫不及待。

陸青鳶點頭,扶太后到軟榻邊坐下:“那就有勞秦太醫了。”

“公主請伸手。”

秦太醫拿出帔帛,輕輕搭在陸青鳶的手腕上。隨後手指覆在帔帛上,細細感受著帔帛之下陸青鳶那脈搏的跳動。

僅僅片刻,他便面露笑意,拱手朝太后說道:“恭喜太后,長公主已有孕月餘。”

對於這個結果,太后並不意外。

畢竟蘇七七的醫術她是體驗過的。蘇七七說陸青鳶有孕,那就肯定是有孕了。

她專門叫秦太醫來給陸青鳶把脈,也不過是找了個合適的人來公佈“長公主有孕”這個事實。

“對了,秦太醫,青鳶腹中的孩兒是男是女?”忽然想到什麼,太后又追問。

秦太醫如實回答:“長公主腹中的胎兒過小,是男是女尚未可知。另外,公主憂心勞累,腹中胎兒也受了些影響。微臣一會兒便去給公主抓一副安神養胎的湯藥,還請公主帶回去讓人煎了每日早晚趁熱喝。”

聞言,太后輕嘆了口氣:“罷了,你先去抓藥吧。仔細著,絕不能出現差池。”

“微臣遵命。”

秦太醫應了一聲,便退了下去。

太后抬手,揉了揉有些昏沉的腦袋。

蘇七七曾說青鳶的女兒是虐文女主,會經歷重重磨難。

蘇七七還說過,青鳶生孩子時差點兒沒命,還留下無數病根兒……

雖然蘇七七說的那些事情,有些能被幹預被避免。但……

也不知她能不能護住青鳶。

太后越想,心中越是擔憂。

與此同時,陸青鳶也陷入了沉思。

母后為何突然讓太醫來給她診脈?

太醫說她懷有身孕時母后也挺淡定,顯然母后應該是比太醫更早知曉她有孕這事兒。

莫非……

母后也能聽見七七的心聲?

“母后,七七她……”

陸青鳶迫不及待想要問個明白。可忽然靈機一閃,她話到嘴邊硬是停住了。

不、不能這麼問!

倘若母后能聽見七七的心聲。那母后一直未曾提起,顯然是有意隱瞞。那她又何必多嘴?倒不如當做不知道。

若母后不能聽見七七的心聲……

如今後宮一片祥和,母后疼惜小輩,也不再為難皇兄皇嫂……

若她將自已能聽見七七心聲這件事告知母后,那母后定會多想,說不定還會覺得七七是異類,甚至認為嫂嫂也是惡人……

這來之不易的寧靜生活,可不能被她三言兩語就破壞了。

所以,說不得啊。

“你這孩子怎麼說話說一半?”

見陸青鳶心事重重,太后問道:“有事就說,咱們母女之間何必扭扭捏捏?”

陸青鳶回過神來,笑道:“兒臣聽聞自已有了身孕,心中激動萬分。”

她看向自已平坦的小腹:“真希望腹中懷的是個和七七一樣乖巧可愛的女孩兒。日後這孩子和七七一起長大,一起做伴,多好啊。”

太后語重心長道:“懷孕生子無疑是半隻腳踏入鬼門關,危險得很,馬虎不得。”

陸青鳶說:“宮中有最好的太醫,也有最好的穩婆。兒臣身邊還有那麼多下人伺候,母后不必過於憂心。”

太后沉默不言。

陸青鳶乾脆站起身,走到太后身後,開始給太后捏肩:“您這麼早就開始擔憂,除了自已煩悶以外毫無用處。況且兒臣福大命大,又一向身子健朗,哪兒就那麼嬌弱了?”

聞言,太后心中總算是好受了些。

\/\/

自從陸青鳶知道自已懷有身孕以後,便時常進宮跟沈明月一起閒話家常,繡花品茶,下棋作畫。

倆人偶爾還找了杆子去荷花池裡釣魚,然後烤著吃。

陸鴻軒和墨雲池有聽不完的課和學不完的東西。

皇帝倒是沒過分要求,但絕不會讓他倆太閒。

而蘇七七,仍舊被皇帝抱去上早朝。抱去跟著一起批摺子。

她經常打瞌睡,偶爾嘀咕幾句。總之,日子過得還算不錯。

三月,正是一年播種的好時機。邊境之地卻打得熱火朝天。

北荒終究是坐不住了。

烏爾尅親自帶兵,又有扶風國四皇子暗中相助。他們士氣很足,來勢洶洶。

但沈嘉彥亦不是吃素的。多年行走戰場刀口舔血,他有的是計謀、膽量和能力。

逢春屢遭偷襲,好在沈嘉睿早有防備。未曾造成大損失,扶風國的人也沒討到什麼好處。

這天,皇帝一如既往帶蘇七七上早朝。

蘇七七也一如既往,躺在小床裡,閉上眼睛打瞌睡。

“皇上,昨夜鎮北將軍府起了大火,燒了祠堂。鎮北將軍府的外牆上蜜蜂聚集,匯成‘甚念吾兒’四個大字。如今京城百姓議論紛紛,都說鎮北將軍府和衛國夫人思念朝陽公主亡魂難安。”

一官員出列稟報。

另一位官員也站了出來:“臣認為應當讓朝陽公主回趟將軍府,給鎮北將軍和衛國夫人燒香磕頭。再請高僧做法事,也好讓鎮北將軍和衛國夫人在九泉之下能夠安息。”

皇帝不禁冷笑:“鎮北將軍和衛國夫人都是節儉樸素心善寬厚之人,若他們當真是在天有靈思念七七,那大可以託夢。倒不至於一把火燒了鎮北將軍府的祠堂。”

金太傅道:“啟稟皇上,據老臣所知有諸多方法能讓蜜蜂匯聚形成字跡。此事實在蹊蹺,多半是有人刻意為之。”

最先站出來的那位文官言辭懇切:“不管怎樣,終究是祠堂起火,鎮北將軍和衛國夫人的牌位都被燒成了灰。皇上若不公主前去檢視一番,恐怕會惹人猜測非議。”

這話,倒是有點道理的。

鎮北將軍為國捐軀戰死沙場,死後牌位被毀。

他作為一國之君,若不親自去看看,恐怕會失了民心,會讓將士心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