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姨婚禮後的第二天,我便來到的楊忠所在的廠區,門口的保安沒有讓我進去,我又來到了旁邊的廠區宿舍,一座四層高的紅磚筒子樓,我記得三姨丈那晚是進了204找父親的。

我敲門敲了很久都沒有人開門,正當我要離開的時候,門緩緩的開啟,裡面探頭出來一個四十多歲的中年男人。

“你是誰啊?”中年男人不滿的問道,“老子上夜班,現在是休息時間,還讓人睡嗎?”

“我找楊忠。”我不好意思的說:“我是他的兒子,楊曉東。”

“你父親不早去了平西了嗎?”中年男人不解的問道:“那邊建了一個新廠區,需要一些有經驗的老員工去那邊技術支援,工資翻倍,你父親是最早向上面遞交申請的,也是第一批過去平西廠區的員工。”

“平西?”我驚訝的說:“他自己一個人去嗎?”

中年男人有點明白我的意思說道:“人都去了兩年了,去之前是一個人,現在就不清楚咯。”

瞭解了我需要的資訊之後,我向中年男人道謝之後,便匆匆的離開。我要去奶奶家,我想問一個明白,我需要奶奶為我解開心中的不解之謎。

來到奶奶家的時候,奶奶正在吃午飯,二嬸陪著她吃,沒有看見二叔。

“奶奶。”

“曉東,怎麼這麼久都不來看奶奶呀。”二嬸首先接話。

“曉東啊,終於記得奶奶啦,過來,一起吃。”70歲的奶奶坐在椅子上,輕輕的搖晃著,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種溫和、親切的感覺。

我在奶奶旁邊緩緩的坐了下來,陪奶奶吃飯,和奶奶寒暄。我沒有直接問她父親的事情,我不想她認為我來的目的僅僅是為了父親。而當我進屋之後,我也是沒有再想父親的事,時光倒流,勾起了我與奶奶之間一段段美好的回憶。

“曉東呀,你爸爸去平西了,去5年就回來。”奶奶淡淡的說道:“你爸原來這邊的工資只有1300元,給你撫養費650元,給我450元做伙食費,剩下就所剩無幾了。那邊的工錢多一些,每個月能拿3500元。”

“剩下200塊,還能養小三嗎?”我心想,“父親有抽菸的習慣,白羊、紅羊混著抽,平均一天一包,一包按三塊計算,一個月都要90塊。剩下的錢喝個小酒都不夠,更別說買衣服之類的了。”

“那他有再取嗎?”我沒有說“爸爸”兩個字,我說不出口,我只想直接知道答案,“他不是因為廠裡的文員,才和媽媽離的婚嗎?”

“沒有!”奶奶斬釘截鐵的說:“你爸這麼多年都是一個人過,再說,如果他要娶那個女人,我也不會承認,我只認你媽一個兒媳婦,其他妖精都別想進我們楊家的門。”

奶奶見我沒有搭上話來,繼續喃喃道:“你爺爺是一名軍人,當初為你的爸爸取名楊忠,就是希望他的兒子能忠於國家、忠於人民、忠於家庭,這也是楊家的家訓。”

我愣住了,當初,當我知道父親有小三的時候,我還說他不配這個“忠”字,說他的名字就是對他的一種諷刺,說他對母親的不忠。而奶奶的話,再一次顛覆了我對父親的認知。

“那父親為什麼要離婚,不要我這個兒子?”我眼裡充滿了怨恨和不解,“還跑到了這麼遠的平西省工作。是不想見到我們嗎?”

“你的問題,我同樣也問過你爸爸,他沒有回答,要我不要管。”奶奶傷心的流下了淚水,用她佈滿了皺紋的手輕輕擦拭著自己的眼角,“好好的家庭被他搞成這個樣子,我管也不是,不管也不是,讓我臨老過了到世。”

奶奶的淚水讓我心裡也難過起來,她的淚水是對孫子的關愛,是對兒子的責備,也是對生活的無奈,反映她生活的艱辛。我連忙安慰奶奶,讓她不要難過,可能父親真的有他的苦衷。

我隱約的感覺到,可能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如果父親並沒有移情別戀,那麼離婚的原因就只有一個,親子鑑定書!

如果父親因移情別戀而離婚,親子鑑定書就是父親偽造出來的,至少我還是父親的親生兒子。否則,親子鑑定書就是真的,我便是同學口中的“野種”,我不敢再繼續往下想。

安撫好奶奶之後,我看了一下牆上的大鐘,這時已經來到下午的1點,我要趕緊離開,因為要2點前到五僑圖書館,我約好了思玥一起到圖書館看書。

江河是僑鄉,很多地方的名字都會用上一個“僑”字,五橋圖書館始建於1956年,樓高5層,,是一座功能齊全、裝置完善的多功能現代圖書館。

思玥從小就喜歡看書,培養了很好的閱讀習慣,語文成績優秀,是她拉分的重要手段。思玥最喜歡閱讀冰心的作品,而魯迅、老舍的作品也是她愛讀的型別。

來到五橋圖書館的時候,時間來到1點45分,我一般提前10分鐘左右到達,我不想讓一個女孩子來等我,我希望她有被等待的感覺,而永遠在等她的人是我。

“曉東,這麼早啊?”思玥從路上慢慢走來,大風吹早已亂了她的披髮,但依然掩蓋不住她白皙的臉和迷人的笑容,“等了很久了嗎?我們先進去吧。”

“我也剛來一會,腳跟還沒站穩就看到你拉。”雖然我已經在這裡等了10幾分鐘,我還是要裝著剛到的模樣,生怕思玥有半點內疚的想法,“好吧,我們一起進吧。”

思玥率先挑選了一本《平綏沿線旅行記》,在閱讀區的桌子上靜靜地讀了起來。我也不知道自己想看什麼書,在幾個書架之間來回的瀏覽著每一本書的名字。

最後我在角落裡找到了一本《孫子兵法》,我好奇的翻開它的目錄。“第一計,瞞天過海,第二計,圍魏救趙......”我默唸著,並迫不及待的看到最後一計,“第三十六計,走為上計。”

我小時候看港臺節目的時候,常常會聽到周星馳說“三十六計,走為上計”,原來是出自《孫子兵法》。我決定拜讀一下這本書,我坐到了思玥旁邊,洋洋自得的翻開了書本。

“曉東,你看的是什麼書呀?”思玥小聲的在我耳旁問道,生怕聲音打擾其他閱讀者。

我沒發出聲音,把書本合上,讓思玥看到書名。思玥也沒再說話,向我豎起了大拇指,繼續沉醉於冰心的作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