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到了大年三十兒,拿了菸酒上午去了姥姥家,我姥姥家也是這個村兒的,我媽她們這輩兒五個孩子,我媽排老大,然後是大舅、二姨、三姨、小舅。
那會兒每家都好幾個孩子,我媽還是很有威信的,我大舅自己帶的基建隊,就是村裡帶幫手藝人,給人家蓋房這些活兒。他也沒什麼文化,就是敢折騰。對我父親很尊重,有事就過來和我父親商量。他家兩個閨女,大舅這人喜歡男孩兒。大舅媽也是普通的家庭婦女。
二姨,三姨和我媽性質一樣,嫁到鄰村了,也是家庭婦女。二姨家有個閨女,二姨夫是個工人。三姨家是個兒子。三姨夫在村委會工作。
小舅只比我大了五歲,小時候總帶我玩,他學習也不靈,總逃學,從小沒少挨我姥姥揍。他倒也不瞎混,就是有點兒懶,結婚了,娶的媳婦是河北的,我小舅媽挺能幹。小舅也是學了車本,和我們幾家借點兒錢買了輛車。有小舅媽張羅著,日子過的也挺好。
這些長輩對我都很好,尤其是姥姥和姥爺。老一輩兒都喜歡男孩兒。
所以我和三姨家的弟弟就很是得意了。最主要大舅有些錢,對我倆比對自己閨女還好。小時候一過節,壓歲錢都二十塊,還給我們買菸花。
小時候總去姥姥家,大了以後去的少了,那會兒姥姥總說這外孫子就是姥兒家的狗,吃完就走。老一輩兒都愛叨叨。但是對我還是一樣好。
到了姥姥家,和小舅打了聲招呼就去和姥姥,姥爺說話去了,這會兒沒別人,也都分家了,兩個老人身體都還不錯。
姥姥,姥爺和小舅兒一起住,大舅在隔壁住著。
每年我們幾家都是初二聚。
待了會兒,也沒吃飯,就說初二再一起吃。又去隔壁跟大舅打了個招呼就回來了。
他們這幾個兄弟姐妹關係都很好,也沒有小說中那種狗眼看人低的橋段。互助互愛,很是和諧!
晚上和黎雪聊了會兒,被二揚喊出去放煙花。
那個年代才有過節的氣氛,不像後世,一點兒年味兒都沒有。
夜裡去了發小兒家,大家一起玩了一夜牌,輸贏不大。
每年三十都是這節奏。
初一在家休息了一天,初二去了姥姥家,很是熱鬧,弟弟妹妹都還小,我是最大的。
吃完喝完,支上麻將桌,他們長輩一起玩麻將,弟弟妹妹們看電視,年齡差的有些大,除了三姨家的弟弟老追著我。這小子後面混的不錯,程式猿!
我和大舅小舅聊天。
大舅:“這回踏實上學,可別招事了,瞅這回給你爸媽急的。”
“嗯,踏實著呢。”
大舅也是愛折騰的性子,家裡人都說我這性子隨他。
大舅:“上學錢夠嗎?”
“夠,沒什麼大開銷。”
小舅:“找沒找女朋友呢?你舅媽還說要給你介紹呢。”
“交往著一個,也是河北的,還沒往家帶,不急!”
大舅:“行,讓你爸媽省點兒心。”
“嗯,你那基建隊怎麼樣了?”
“這不是拆遷呢嗎?跟著村裡撿點兒活兒,估計也幹不長了,以後再想別的路子。”
後面大的施工隊太多了,這種農村八九十年代的小基建隊,在當時也很有特色,沒什麼文化,就是有個領頭的接活兒,把一些農村的手藝人聚在一起,給村裡和附近村子蓋些平房。很快就退出歷史舞臺了。
閒聊著,晚上又一起吃了飯,過節氣氛很濃郁,今年這邊就算完事兒了。
過節這幾天,一直忙著串親戚。中間發小兒聚了一次,興趣不大。也沒多喝,過節打了兩次牌,也沒什麼大的輸贏。
初五沒事了,張揚來喊我家過去吃飯,我們兩家關係一直都挺好。早上就提前告訴了,收拾收拾我拎著菸酒就過去了。母親早就過去幫忙了。
過這個春節,沒怎麼喝大酒。現在喝酒好像也不像重生前那麼饞酒了。
我父親不抽菸偶爾喝一二兩酒,但對別人抽菸也不反感。
“小義這回經歷些事,懂事多了。”
我.....又來了
“這倆孩子都容易衝動,要沒這毛病也沒什麼事。”我父親也跟著說。
“嗯,咱這樣的家庭,孩子心性不壞,就是性格脾氣都得收收。”
喝著茶,閒聊著,當著長輩面兒,我和二揚很少說話。說也是我倆交流。
上了酒桌,父親喝了二兩酒,和母親就早早的回去了,按他的酒量來說已經很多了,二揚媽也下桌了,只留我們三個還在喝。
二揚媽和我母親一樣,也是普通家庭婦女。那會兒村子裡大概都是這種情況。
二揚姐嫁人了,我也管叫姐。沒在這邊,後面交集不多,偶爾見到也就是打招呼閒聊幾句。小時候她帶我和二揚,比我大四歲。過的挺幸福,據說二揚他姐夫很怕他姐。後面生個小閨女兒,挺漂亮,長大後學習很好,估計是隨了他姐夫的根兒了。畢竟他姐除了漂亮,學習也真是夠嗆。
按張叔的話說,我們三個,就我腦子好使,結果還出事了。好在現在還有機會上學。
那會兒在農村,上大學還是挺被長輩認可的。雖然不是考上的吧!但能拿到畢業證就行。
張叔是部隊復員回來的,分配到了廠子裡,後面當了幾年廠長,把廠子給幹黃了,也是有些不得志,畢竟沒什麼大的文化。後面競爭也厲害了。
我和張揚小時候學的功夫基本上都是部隊的那些,除了摔跤,那是張叔沒去部隊之前正經拜過師傅學的。
一提起這個他就很得意,小時候因為拜師還鬧過許多笑話。喝點兒酒也樂意跟我們聊這些,就那些事兒,來回來去的說,也是一輩子沒什麼太多的經歷。我倆就當故事聽。
二揚他爺爺讓他爸去打醬油,結果全給師傅買酒了......
像這樣的事,很多很多。
不過他也是真的學到了真功夫,二揚我倆長這麼大,在外面摔跤就沒輸過。
他們那年代的人,雖然文化不高,但都特別能吃苦。
樸實的一代人。也是讓人敬佩的一代人
這年算是過去了,休息休息準備開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