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經過最終的喊票環節,這輛彎梁摩托車,正式被命名為風馳彎梁。
意思很簡單,就是風馳電掣的意思。
本來還有一個名字,叫大鵬摩托車。
意思是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
名字非常的霸氣,好聽,並且帶有一定的深意。
不過,考慮到後期還要研發其他款式的摩托車,這個名字就被張宇提前保留了。
有了第一輛摩托車,接下來就會有無數輛摩托車。
張宇想要抓住,八三年的這個騰飛的機會。
這一年,許多日國的摩托車公司,開始和國內的機械廠達成合作,成立合資企業。
到時候,日系摩托車車將會大量出現在市面上。
所以,張宇要抓住這個短暫的機會,在這些合資企業成立之前,至少把風馳摩托車,鋪滿整個北方市場。
至於南方市場,張宇打算從那些商幫裡,找一家像黃總這樣的合作商。
經過和商幫的這麼多合作,張宇明確認識到了,商幫對機會的嗅覺。
並且商幫的信譽是相對有保障的。
有了目標,接下來就是研發與投產。
下一步,踏板車、通路車、跑車、街車、越野車、旅行車,將會快速上馬。
就在張宇忙的熱火朝天的時候,飯店的準備工作已經全部完成。
當張宇收到訊息的時候,恍惚的瞅了一眼日曆表。
看到日曆上標註這四月,這才反應過來不知不覺已經過去一個多月了,眼看著快倆月了。
張宇立馬調出一天休息日,開車拉著夢伊來到酒樓。
冉秋葉領著二人,上下三層看了一遍。
這次裝修張宇沒有采取那種古風的裝扮,採用了時尚簡約的風格。
這種風格,在京城來說,只有張宇這一家。
這種風格主打的就是,給人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
看完了整棟樓的裝修,冉秋葉領著張宇二人,和酒樓的員工見了一面。
這裡的員工,不管是管理層,還是服務員、廚師,都經過嚴格的培訓。
張宇專門拖黃總,從港區請來一位在港區高階酒店從業十多年的一位培訓師。
要求每一位員工,都要面帶沐浴春風的笑容。
把六七十年代的那種風氣拋掉。
張宇短暫的進行了一段講話。
接著,就安排酒樓開始試營業。
至於掛匾開業,冉秋葉打算請算一下,挑一個黃道吉日。
再一個,藉著這個試營業的時間,讓傻柱調整一下選單
正巧,趁著這個功夫,張宇打算請一些關係親近的朋友、合作伙伴,以及一些領導,來一同吃個飯。
順便給這棟酒樓做做宣傳。
來到辦公室,冉秋葉泡好茶,給每人倒上。
坐會凳子上,這才開口詢問張宇。
“張宇,咱們酒樓的牌匾您想好了沒有?”
“眼看著就要開業了,早點想好名字,咱們好讓師傅快點做牌匾。”
張宇當然想好名字了,只是這段時間廠裡太忙,把這事給忙忘了。
“名字,我已經想好了,就叫東萊閣。”
“寓意呢,就是紫氣東來的意思,彰顯來我們這的客人的高貴。”
“所以,我們不管從,服務還是營銷,還是菜的新鮮程度,都必須把好關。”
“隨著經濟的發展,吃飯不再單單為了填飽肚子,而是會要變成一種精神的享受。”
“所以,我們要即嚴格,又要讓客人覺得沐如春風。”
張宇說的這些話,三人都覺得很有道理。
既然有了方針,接下來就是等著開業了。
張宇回去以後,等冉秋葉把開業時間訂好,張宇立即開給那些朋友,領導,長輩以及那些合作伙伴打去電話,邀請他們來參加東萊閣的開業典禮。
想了想,既然開業,就得找人熱鬧熱鬧。
有了這個想法,張宇一個電話打到了文工團這邊。
這邊,文工團的魏團長接起電話。
“喂,哪位呀?”
“喂,是魏團長嗎?”
魏團長聽著這話音,心想咋這麼熟悉呢。
“哎,是我,我是老魏,您是哪位?”
聽老魏沒認出自己,張宇笑呵呵的回一句。
“哈哈哈,是我,張宇,機械廠的張宇。”
“哎呦喂!可真是聽見仙音了。”
可不就是嘛,這不就是張宇的話音嘛。
“嘿,你個臭小子,真是八百年不聯絡一會兒啊!”
“咋的,嫌你魏哥說話難聽啊?”
好不容易等來一通張宇的電話,老魏可謂是可以吐槽兩句了。
自從二人相識這些年,張宇給他打過的電話,一隻手就能數過來。
要不是,張宇年年拎著東西去他家拜年,老魏還以為張宇不樂意跟他接觸呢。
其實,二人相識還是老魏來找的張宇。
四九城大大小小的廠,都有屬於自己的文工團,養活了不少老老少少的需要吃飯的演員。
只有張宇的機械廠,一直沒有成立屬於自己的下屬文工團。
老魏知道這件情況後,直接來機械廠找張宇,尋求解決的辦法。
但是那段時間,張宇正在閉關畫圖紙呢。
所以就沒接待老魏,是老孫接待的老魏。
老魏眼看見不著張宇,只能和老孫進行溝通。
但是溝通了一場,老孫給老魏來了句,這事需要廠長點頭,他做不了主。
這可老魏好氣,他這不是找不見張宇嗎?
現在都談了兩三天了,這會兒告訴他,需要等廠長。
這不是,存心逗他老魏玩嗎?
老魏直接氣哼哼的通知老孫,讓老孫告訴他們的張廠長。
他老魏就在這等他一天,如果當天不見人,他老魏也強求了。
老孫也知道,這事辦的不地道。
直接來到設計室找到張宇,想把老魏的事說一下。
這會兒張宇的正在興頭上,乾脆沒好氣的擺了擺手,讓老孫告訴老魏他現在沒空。
等這些圖紙完成了,他親自去文工團,和老魏坐席長談。
老孫眼看著張宇沒有去見老魏的意思,只能硬著頭皮,迂迴的吧廠長的意思告訴老魏。
老魏一聽當即就炸了毛,大手一揮扭頭就出了機械廠。
不過老魏在走之前,告訴老孫,他老魏在在文工團恭候他張廠長的大駕。
等張宇完成了設計圖紙,已經是半個月後了。
老孫趕緊吧老魏的來意,以及老魏為啥生氣都告訴了張宇。
張宇立即意識到,這事確實是他做的不地道,一點地主之誼都沒盡上。
還讓人氣哼哼的回去了。
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張宇直接領著兩斤水果,來到文工團想和老魏見個面,順便給老魏道個歉。
老魏這次可是把張宇那架勢學了個十成十,根本就不搭理張宇。
讓人告訴張宇,他老魏出去交流去了,不在團裡。
這話張宇當然不信了,因為張宇進來的時候瞅見那輛,團長才有的配車。
張宇自然也明白,是他惹著魏團長了,自然也知道,道歉就得有個道歉的樣子。
接下來一個星期,張宇天天都來文工團打卡,每次來都拎著二斤水果。
每回帶來的水果,全都沒帶回去。
當場就分發給,團裡的那些工作人員。
有了水果的搭橋,張宇在文工團認識了不少聊的來的朋友。
當大家明白來龍去脈後,紛紛幫張宇去魏團長那說軟話。
就這樣一來二去,在這麼一幫朋友的幫助下,張宇和老魏可算是化干戈為玉帛,並且順利的結下了深厚的友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