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檸和爸媽在家待了一天後,她決定待在爸媽遊京都,自從在京都上學後,都沒有好好的逛一逛京都了。

安檸和爸媽說要帶他們去遊京都,爸媽欣然的答應了。

媽媽在家準備一些零食這些,安檸就開車出去買了一些礦泉水,飲料那些,回到家,媽媽就把吃的放到車裡,爸爸就把相機拿出來掛在脖子上。

京都的六月,不冷不熱,剛剛好,安檸開著車去到了他們今天的第一站,長城。

長城作為華國的象徵之一,長城一直是大家心中的嚮往,安檸也不例外。

安檸把車停好,背上揹包,和爸媽一起,準備爬長城。

“爸媽,你們能爬上去嗎?”安檸擔心的問道。

安爸:“我們都的身體你還不知道嘛!放心,沒事,今天你爸媽肯定能爬上去。”

安檸這才想起來,爸媽是吃了健身丸這些的,所以一下子也不擔心了。

長城是古代華國為了防禦外來侵略而修建的偉大工程。它蜿蜒曲折,穿越崇山峻嶺,橫跨華北大地。長城就像一條巨龍,盤旋在中華大地上,見證了中華民族的輝煌歷史和燦爛文化。

安檸和爸媽登上的長城段是長城的主要段落之一,也是最美麗的一段。長城在這裡依山而建,沿著山脊蜿蜒曲折,如龍蛇般穿行在山林之間。城牆時而貼著地面,時而高聳入雲,景色十分壯觀。

當安檸和爸媽終於登上長城的最高處時,安檸感到無比的興奮和激動。安爸看著女兒高興的樣子,手中的快門也不停的閃爍。安檸站在那裡,放眼望去,只見長城就像一條巨龍,盤旋在山嶺之間,向著遠方延伸。安檸閉上眼睛,深深地呼吸著清新的空氣,聆聽著山林中的鳥語花香,感覺自己彷彿置身於仙境之中。

在長城上,安檸還看到了許多中外遊客。他們來自不同的國家,說著不同的語言,但是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對長城的熱愛和敬仰。他們在這裡拍照留念,感受著長城的魅力和偉大。

在長城上,安檸還看到了許多文物和歷史遺蹟。在這裡,安檸彷彿看到了古代勞動人民修建長城的艱辛和汗水,感受到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和不屈。

安檸還想起了一首歌“孟姜女哭長城”。

安檸和爸媽在長城上留下了許多的印記,那就是爸爸都用相機記錄下來了。

餓了他們就吃揹包裡帶的乾糧和水,等他們欣賞夠了,才慢慢的往回走。

一天的時間就這麼過去了,爬長城的時候不覺得累,可是一回到家,就不這麼覺得了,發現全身上下哪裡都有些痠疼。

第二天,安檸帶著爸媽來到了故宮。故宮是華國古代皇宮的代表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木質建築群之一。故宮佔地72萬平方米,擁有9900間房屋和殿宇。這些房屋和殿宇分佈著中軸線和東西兩側的對稱,每一個部分都有著其獨特的歷史和文化意義。

安檸和爸爸媽媽首先參觀了故宮的中軸線。這條線上分佈著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等重要宮殿,每個宮殿都有其獨特的功能和用途。我們仔細參觀了這些宮殿的內部結構、裝飾和傢俱,感受到了古代皇家的生活和娛樂方式。

在太和殿前,我們看到了皇帝登基時舉行盛大儀式的地方。這裡曾經是皇帝的寶座,也是整個皇宮的中心。我們站在那裡,想象著皇帝的威嚴和權力,感受到了古代皇家的威嚴和神秘。

在故宮的東邊,我們還參觀了鐘鼓樓、東六宮等景點。這些景點雖然不如中軸線上的宮殿那麼宏偉壯觀,但是它們也反映了古代皇家的生活和文化。

在故宮的西邊,我們還參觀了珍寶館和鐘錶館等景點。這些景點展示了古代皇家收藏的各種珍寶和鐘錶,讓我們領略了古代皇家的財富和智慧。

又是一天的時間,逛完故宮,安檸他們也懶得回家做飯了,他們就在故宮的附近吃了一些京都的特色菜。

第三天一大早,安檸就開車帶爸媽去天安門廣場,他們到是,天安門廣場上已經聚集了很多前來觀看升旗儀式的人們。大家穿著整潔的服裝,臉上洋溢著興奮和期待的笑容。安檸站在人群中,抬頭望去,只見天安門城樓巍然屹立,五星紅旗在晨風中飄揚。

隨著時間的推移,天漸漸亮了,升旗的時刻即將到來。廣場上的人們都肅立起來,靜靜地等待著。突然,一陣軍樂聲響起,國旗護衛隊邁著整齊的步伐走向升旗臺。他們的動作整齊劃一,讓人感到無比震撼。當國旗升到旗杆的頂端時,全場爆發出熱烈的掌聲和歡呼聲。

在升旗儀式結束後,安檸感到心情格外激動。她感受到了祖國的偉大和神聖,也更加珍惜自己的成長和幸福。我相信,在祖國的領導下,我們會更加努力地工作和學習,為祖國的繁榮昌盛貢獻自己的力量。

後來的幾天安檸他們還去了頤和園、北海公園、天壇公園等著名景點,欣賞了美麗的園林和古老的建築。在這些地方,我們感受到了中國文化的魅力和多樣性。

除了這些景點,安檸還專門和爸媽品嚐了京都的美食,如烤鴨、炸醬麵、豆汁兒炸豆腐等等。這些美食不僅美味可口,而且具有深厚的歷史和文化背景,讓我們更加深入地瞭解了北京的文化和風俗。(但是豆汁兒這個安檸是一直敬謝不敏的,太難喝了。)

經過這次短暫的京都之旅,安檸又重新體會到了,深感京都是一座充滿魅力和歷史底蘊的城市。它既有古老的傳統文化,又有現代的都市氣息。

這幾天爸媽也是很高興的,孩子長大了,都有自己的事要忙,這幾天安檸陪著他們兩老一起逛逛,走走,吃吃,對於他們來說,已經很知足了,誰不想子女在有時間的時候多陪陪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