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英感覺空有一身力量,卻想不出對抗魔曲的辦法。

其實以讀譜代替下棋當真不行,比如讀《中炮過河車對屏風馬》,雙方才走數步,就出現標題:以下有七種走法。這七種走法下面又有各種各樣走法,讀的會頭暈目眩,聽者也是。

這樣很難代替看著棋盤清晰對弈。

而且聽剛才漢子讀譜也有弊端,聽首遍自是能感受車飛馬躍,但是來來回回的聽就索然無味。

而在元朝之前,留下的棋譜很少,漢子讀的《棋經論》在嚴格意義上固然不能稱為棋譜,只能當是對棋理的描述,李清照留下的打馬圖也只有一個完整的棋盤。陳元靚著的《事林廣記》記載有兩局對局譜,但是對棋盤上的點畫描寫與以後的不一樣。

其它的也是零星殘局。

沐英不想放過機會,對朱十二道:“棋軍可以打仗,咱們怎能不行?望不吝相告你們的法術。”

他認為是在棋盤上用了法術才能打仗。

當時的很多教派稱為焚香教,有些教中人為蠱惑人心,“研究”出各種各樣神仙本領,諸如吞雲吐霧刀槍不入等。沐英雖不甚相信,但也不是絕對不信。棋教作為一教,痴迷下棋,說不定也有不一樣本事。

朱十二想,法術是有,是於兄弟與霍小姐下棋的法術。只是沐英學不到。

感覺對沐英說了也是白說。

道:“我看沐將軍發明的這個聽譜除魔不錯,至少可讓那些聲音時續時斷。法術咱們沒有。”

沐英想聽譜只能除一半魔音,等於不除。只是問朱十二法術。

朱十二心裡想,在下棋上面沐英不明白的事多得很,這個法術他不明白。試想如果這麼簡單,他豈不是很易成為高手?

當下無力說話,只是嗯嗯哦哦應付。

沐英又道:“你們棋軍正在打仗,咱們不出戰豈不是縮頭烏龜?”

朱十二知道自己的下棋水平,確實沒有更多見解,只是嗯嗯哦哦應對。

沐英知道從朱十二口中問不出什麼了,想聽譜可以消除一半魔音,再結合棋子的想象,或許可以成功。

又想一本棋譜不行,增加幾本或者就行了。

又問軍中還有誰有棋譜,兩個漢子嗯嗯哦哦認了,與對手邊對弈邊到埋譜處把棋譜挖出,按沐英主意與剛才那漢子一樣讀起來。哪知不讀還好,眾人聽著心煩意亂,比不聽還好。原來兩本棋譜不相通,眾人聽得一頭霧水。

沐英也意識到這點,這個方法又不行。

朱十二道:“沐將軍想出戰,在下有一辦法不知可行?”

沐英道:“朱舵主有什麼辦法?”

朱十二道:“沐將軍可兩人一組,由一人拿著棋盤,雙方想著對弈,而後由一人進擊。”

沐英想這個辦法不如沒有。

一個印象突然湧上心頭,對對手道:“你同我走一趟。”

他現在去哪去都得對手同行,因為離不開下棋。他的對手機械化的跟他站起,沐英去哪他去哪。

到一處軍營前,沐英抱回一大把建軍營時多出的木板,說道:“當日象棋擂臺賽前人山人海,咱們可以仿這些觀眾觀棋。”

朱十二心頭一喜,他已經想到解放雙手的辦法了。

沐英又道:“咱們製造大棋盤,大家看大棋盤就可出戰了。”

眾人想讓兩人在大棋盤上對弈可能的確可行。

當下沐英令眾人邊對弈邊做棋子,他動手做棋盤。

當然這時也不能停下對弈,得一邊下棋一邊用刀削木板。沐英把木板裁成大棋盤大小,一邊用木板橫向固定,跟著在另一面畫棋盤。

眾人則把木板裁出棋子大小,用刀刻字做出棋子。

一會沐英做好四個棋盤,眾人也做了好多棋子,沐英把棋盤支起來,收集棋子掛到棋盤上。先選一盤棋讓兩人站著對弈,他們觀看效果,眾人放下對弈觀看大棋盤,果然沒出現魔音。

當下沐英給大棋盤釘木架。這個木架的安排得有講究,得讓抬著的人也能看到棋盤上下棋,否則兩人也受魔曲侵擾。然後安排抬木架的與對弈棋手。

當下讓兵馬集合演練一番,如何能邊打仗邊看到棋盤。但是這個有點難,專心打仗就來不及看棋盤了。當下沐英認為可記一個棋路邊打仗邊思考,打一會仗再看棋盤記下一個棋路。

這樣對水平高的較易,但是水平低的看著棋盤都迷糊,記不了。沐英就讓能記住的出戰,記不住的留下守谷。

但是這次出谷復仇充滿未知,說不定舊恨未消又添新仇,沐英讓郭德成守谷並負責撤退,萬一需要撤退,郭德成負責策應。

四大棋盤分列前面左右,兵馬看著棋盤出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