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劉伯溫一邊抹淚一邊北行,過廣陵偶一抬頭,見天上一道黑氣絲絲縷縷飄向廣陽上空凝聚。頓時想到是不是有事發生?
駐驢觀看一會,黑氣始終凝停在廣陽上空,心裡“啊”的一叫,轉驢往廣陽趕回。
越近廣陽,黑氣看得更為廣大,難辨都還道是片烏雲。
到了麒麟谷附近,遠遠見麒麟谷前聚著黑壓壓倭寇。棄驢進入谷中,眼前情景不忍直視,地上傷兵遍佈,人人目光呆滯形如木偶,雙手按耳在地上掙扎翻滾。
跟著,那些如獅如虎如鶴的聲音進入耳鼓。
斷然大喝:“大家都怎麼了?”
這句大喝雖對消除這些聲音沒作用,但他也是眾人的一個主心骨,眾人精神為之一振。
沐英與郭德成連滾帶爬到劉伯溫身邊,沐英叫道:“請軍師治罪,沐英無用,致損兵折將。”
劉伯溫道:“這些聲音出自哪裡?”
沐英道:“出自倭營,他們弄出這種魔音。”
劉伯溫迅速跑上山頂,見倭寇軍營或四人、八人、十六人一組,頓時驚詫之極。
飛奔下來,細想一下,立即置桌燃香,拔劍念:“太上老君在上,弟子劉伯溫如律令,今有妖魔鬼怪人間遣惡,請速派天兵天天將助之……”
念一會將劍尖挑起一張燃著的畫符凌空虛點數十下,放大聲音念“吾含天地,咒毒殺魔方,咒金金銷,咒木木折,咒水水竭,咒火火滅,咒山山崩,咒石石裂,咒神自縛,咒鬼自殺,咒禱自斷,咒癰自決,咒毒自散,咒詛自滅……”
收劍畫符,將畫好五道符分東南西北貼好,奇怪發生,那些聲音逐漸變小,終如一縷清風耳邊繞逝。
眾人喘了口氣,精神也總算漸漸安靜。但是疲憊至極,躺在地上不能動彈。
劉伯溫問道:“這裡發生了什麼事?”
沐英突然放聲大哭:“自出現這種聲音,咱們按耐不住,就學常將軍教導之法,由我領兵在前面進攻敵陣,郭將軍領奇兵突襲敵後。咱們初入敵陣還算順利,殺了很多敵人。可是這種聲音突然變大,敵人也突然變成了妖魔鬼怪,有的鶴臉,有的獅臉,千奇百怪和,咱們就像與妖魔鬼怪拼殺。重要的是咱們這時頭暈目眩,沒有力氣殺敵。”
劉伯溫見到谷裡兵馬少了許久地上又傷兵遍佈,已料到什麼結果,不禁以手加額,不知是不是應該後悔這次負氣離去。
一會問這種聲音開始出現情況,沐英說有人念《西江月》,一會就出現難聽琴音,劉伯溫就眉頭一皺,像想到什麼。臉色甚是凝重:“想不到,此曲重現人間!”
沐英道:“這是什麼曲子?”
劉伯道:“廣陵魔曲,廣陵魔曲,一定是廣陵魔曲!”
廣陵魔曲?很多人知道有一首名曲叫廣陵琴曲,與這廣陵魔曲有什麼關係?
劉伯溫又喃喃道:“難道是廣陵魔曲與井田陣結合?”
沐英知道井田陣,但是知道只是個傳說。
劉伯溫道:“井田陣也不是十分奧秘,三國孔明就曾演化出八陣圖,只是如與魔曲結合,就厲害得多矣。”
沐英道:“沐英聽說井田陣是傳說中的奇陣。”
劉伯溫道:“陣法雖奇,但持陣在人,咱們該奇的是佈陣之人,而非佈陣,畢竟陣乃由人創立,打仗之人才才是重中之重。”
沐英道:“可是這個廣陵魔曲又是什麼曲子?”
而這個曲子,極可能是認為已經失傳的廣陵魔曲。”
沐英道:“他唱的是西江月,怎麼變成了魔曲?”
劉伯溫道:“要知道魔曲來歷,就得說說廣陵琴曲的前世今生。廣陵名曲是時人為聶政而作。聶政是春秋戰國時人,其父為韓國鑄劍師,因為韓王鑄劍時延誤時間為韓王所殺。聶政為報父仇,深山練琴十載,成為名滿韓國琴師,得進宮為韓王奏曲機會,並乘機刺殺了韓王。”
“他在刺殺韓王后就自殺了。時人感其為報父仇,不畏強權,不懼自我犧牲精神而作此首廣陵名曲。”
“只是世人大多知有廣陵名曲而不知有廣陵魔曲。時間到了晉代,出了一位有名琴家,就是竹林七賢之首的嵇康。他感時世紛亂,恨統治者的殘暴黑暗,將這首天下名曲變成諷刺朝政的曲子,湊曲時聽到的不再是振奮人心,而是讓人感受到一個群魔亂舞鬼哭狼嚎的黑暗世界,將此暗喻當時時世。他也因此為晉文帝所殺,據稱此曲在當時也已被毀。世人也一直認為世間再無廣陵魔曲,可為什麼又會出現呢?”
眾人想不到那些聲音竟是出自一個曲子。
劉伯溫突然擊掌道:“是了,倭寇也未能盡明井田陣奧妙,就想到藉助此曲,將此陣變成一個可以迴圈往復的魔陣。”
“如果這真是魔陣,則可以紙代兵,你們當日殺之敵,其實是他們繪製的紙人,他們則毫髮無傷。”
沐英叫道:“到山上看看敵陣是否有紙人?”
劉伯溫道:“不用看了,我剛才已看見,在他們的陣周圍撒著很多紙人。”
眾人又是傷心,損失近兩千兵馬,傷的竟是對方紙人。
沐英道:“請軍師破魔陣為兄弟們報仇。”
劉伯溫道:“天下沒有人是魔陣對手,我亦如此。為今之計,只有走一趟金山寺,把如來佛砵請來。”
沐英道:“就是那個法海大師收白蛇的佛砵?”
劉伯溫道:“法海收白素貞是民間傳說,但在金山寺中卻有一個真正的佛砵,為佛教先祖所留,可以驅邪除魔。只有請得佛砵前來才可破此陣。”
跟著又道:“我去杭州期間,你們不可出兵,只宜堅守營寨。”
沐英道:“可倭寇可能因此北上,如何能處之?”
劉伯溫道:“此陣一出,人間酷劫難免,已非倭寇是否北上問題。咱們現在想的,只有是否能保住漢人江山,免入異域之手。而為今之計,亦只能順其自然,一切隨緣。”
沐英道:“日月谷那邊一定也在受苦,軍師是否也給他們畫符?”
劉伯溫道:“我也見到他們那邊圍著很多兵馬,想必情形與此一樣。他們與倭寇對抗,就是我輩中人,就算是也得棋棍救之。”
當下畫符四道,讓人送去日月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