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常遇春與胡大海招兵買馬雖然沒有張老四順利,但在朱十二的鑲助下也很快招了上千兵馬。明教徒主要是普通老百姓組成,朱十二出面,也有不俗影響力。

只是這些兵馬與棋軍面臨相同問題,沒有兵器,而且缺少訓練。

接下來就是怎樣獲得兵器與訓練的問題。常遇春想到在這裡主要是利用山勢天險打游擊,新招兵馬可安置到天險上利用檑木滾石作武器,武器之事算勉強解決。令朱十二對新兵抓緊訓練。

當然一個出色將軍,只賴防守難於破敵,還得想其餘辦法。比如突襲。常遇春說,張老四的棋戰必敗無疑,他們就算不是真心投降也有被收編危險,倭寇之北上不可阻擋。為今計除利用天險打游擊就是對倭寇施予奇襲,用拖拉擾之計阻止倭寇北上。

又下令挑選一千精兵加以訓練,準備到時實施他的計策。

他在平素打仗也會借鑑前人經驗,上回計策就是借鑑長坂坡之戰。這時他想到另一個戰例,三國時張遼四千人防守孤城,吳軍三十萬來攻,守城就像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是張遼不懼,果斷組織八百壯士主動出擊,打了個吳軍措手不及。吳軍萬料不到張遼會主動出擊,一時間竟陣腳大亂,讓張遼給擊退。事後曹操讚歎,張遼渾身是膽。

而經此一戰,吳人無不識張遼,甚至在小孩啼哭時大人會以張遼之名嚇唬,說張遼來了,再哭則被聽到矣。

張遼也因這次大戰逍遙津名動天下。

常遇春這次也準備利用精兵突擊,乘敵軍大亂之機胡大海引兵殺出,重創敵人。敵人受到重創,必不放過他們,就可引其入連環山打游擊。

這時朱十二來說:“倭寇與張老四的棋戰正式開戰,兩將軍是否去觀看一下?”

常遇春與胡大海早知道倭寇近日在衙門的幫助下在衙門前設定了一個擂臺,想他們就是設戲臺而已,不必過分關心。畢竟下棋的偶然性很大,張老四沒絲毫勝機。

朱十二見到設擂,不管雙方輸贏都好,心癢難捱,甚想觀看。沒有常胡准許又不好意思前往。就道:“他們是不是真棋戰,觀戰就可知一二,兩位將軍可乘機觀看對戰動態。而且他們不只是一盤棋決勝負,而是得下三盤,三盤兩勝。”

兩人果然就是心中一動,下三盤的確有看頭。張老四或許還真有點責任,不是一盤了事,下三盤爭取機會。

其實在他們內心底處還是很喜歡下棋的,包括朱元璋在之前也會在打仗閒時下棋,只是後來為了更加專心打仗,朱元璋才下令日後不得下棋。

常遇春與胡大海都想,咱們也算棋盤上好手,當年與對手殺得不亦樂乎,當此際不如去觀看一下順便打探一下敵情。就與胡大海喬裝改扮偷偷前去觀看。倭寇萬萬想不到,這次的觀戰者當中竟有兩位當今天下最為有名的名將。

臺前早已人山人海,部分倭寇、衙門的官兵;棋軍中大部分人都來觀看。更有來自四鄰八鄉的象棋愛好者。在當時人人皆愛棋,能趕來的都悉數趕來。而棋盤之旁還有個巨大棋盤,這是一般象棋擂臺必備的。雙方對弈的棋盤小,觀眾不能看到對弈情況,豎大棋盤,讓一邊協助的棋手根據兩人對弈棋步將棋步擺上大棋盤,讓觀者看到對弈情景。

卻說只斤時刻擔心義軍南下,日日皆如驚弓之鳥。不阻攔倭寇北上,但也希望倭寇停在廣陽,義軍前來倭寇能助抵擋。倭寇留下來下棋,開心得不得了,主動幫助建設擂臺。這擂臺高三層,下兩層只是虛設的,只為把擂臺設得更高,這樣棋手在上下棋,下面觀者才能廣泛看到。

高重茂對大棋盤非常興奮,認為可達到與觀眾實時交流的目的。有觀眾參與氣氛才會高漲。之前與林巧兒不懈棋戰,也因這大棋盤有一定影響力。

棋手都好面子,總會在棋戰前賣個廣告什麼的。這次比賽雖然極是重要,但是面子也甚為重要,衙門也在倭寇的暗示下打了廣告,告示上說,日本棋王與廣陽棋王對決,歡迎各地好手觀戰。

很多人雖對倭寇恨得不得了,但物件棋真愛,都趕來觀看。

高重茂傲慢大咧咧上擂,見到坐在棋盤一邊的是個少年,頓時就有點不滿,張老四應該安排最高的對手與他對戰,哪知安排的是個不起眼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