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贏了這局,很多棋手雙目放光,把他視作棋神一樣!

贏回他們的錢,也近在咫尺!

胖子輸了這局,內心極為生氣,次局走頭時重重的擺中炮。

認為是少年故意相讓,他作為江湖高手還因此輸棋,內心的窩火可想而知!

少年不變應萬變,仍用順炮應付。

對順炮雖然不是很熟悉,但算是“入鄉隨俗”。

瘦子看到登時雙目放光,恨不得替換胖子上場,他之前見過少年先手的變化,想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但是得尊重江湖規矩,旁人對弈時不宜插手。

而胖子才輸一局,讓他出場顯然不甘心。

當下只能摒住大氣觀看。

果不其然,胖子又在少年“天馬行空”的變化下敗陣。

眾多棋手很想歡呼雀躍,因為輸出的錢已贏回了。

只是深切知道,另一個少年才是幕後老闆,贏了的錢歸他們得他同意。

胖子極度不服,再下第三局,結果仍是輸。

這時瘦子就口吃的道:“讓我與他下吧!”

主要是擔心胖子不同意,心裡焦急而口吃。胖子果然極是不甘心,你輸了四盤才不下哩,我才輸三盤為什麼叫我出場呢?

你的棋與我差不多,憑什麼你這回上場肯定能贏?

見胖子走了中炮,瘦子再也不管了,蹲到他身後,決定在關鍵時刻走出自己的拿手本領。

在形成了順炮直車對橫車局面,胖子想上另一邊邊馬,瘦子眼疾手快替他走了一步正馬。

胖子氣往上竄,在下下棋還需要你幫忙嗎?

如果走的是其餘棋步就發火了,但是他明白了瘦子的用意,少年剛才走這步贏了他,瘦子顯然是想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就將氣嚥到肚子裡。

眾棋手頓時怒目相向,旁人指招,這是哪門子規矩?

只是想到輸出的錢已經贏回,就忍了。

但這個時候瘦子已代入棋盤,三步走了兩步,眾棋手再也看不過眼了,不說這是江湖棋,就算是下閒棋,兩個人下一個人也不公平。

眾棋手望向張老四,望他主持公道,但是張老四內心頻頻嘆氣,想真是江湖險惡,幾人為引他們入局,竟做出如此大戲。

他的這個想法已經先入為主,少年是胖瘦兩人同伴。而少年連贏七盤又讓他難以置信,只有是同伴才如此“神勇”。

對眾棋手的話一點也沒有上心。有的棋手出言阻止了幾下,但見到張老四不理不睬,想這個棋攤可是張老四的,他既然不管,咱們憑什麼管?

當下只是氣呼呼的看棋,不再言語。

瘦個子開始走的飛快,因為是按照少年的棋步行棋,但是棋局變化甚多,有“千古無同局”的棋諺,是說就算下一千年也難有相同棋局,隨著進入陌生的局面,瘦子不得不放慢棋步而思考,而胖子也頻頻思考。

剛開始胖子怪瘦子插手,這時一點也不怪了,因為棋局太複雜了,看不清楚變化,巴不得瘦子為他出謀劃策。

當下兩個人就默契了一樣,決定兩個人一起對付少年。

下棋有句俗語“旁觀者清當局者迷”,指當局者看不清變化,旁觀的卻能看得清清楚楚。

在一些時候是有道理的,當局者往往因為壓力而看不清變化,但旁觀者缺少壓力,就較易看清變化。

當然了,這個對兩人當下情形不太合適,旁觀者是沒有輸贏壓力的,就是說,當局者贏了當他的,輸了又是與他無關。

然而眼下輸贏都對兩人有關。

但是兩人的真正功效卻沒有比一位是旁觀者差,兩人都有極大責任心。

而下棋,勝負只在微妙之間,一盤棋的輸贏往往是因為走錯一兩步關鍵棋,若非走出大錯,往往不至於輸棋。

走出錯著,一是因為水平問題,二是因為壓力,在重壓之下,顧忌一些棋步而選擇錯誤。

但是兩個人在一起,有取長補短之效,遇上一些關鍵棋,某一方不懂,另一方往往能懂。就算是雙方不懂,也可以在分析往後變化時想得更加長遠,甚難出錯。

筆者某次下江湖棋,對上兩位高手,一個可讓一馬一個可讓雙馬,兩人提出一起上,就需要讓兩先,結果筆者被擊得大敗。

在武學上有雙劍合璧之說,說兩個訓練有素的武者一起對付對手,可以迸發出不只一倍的力量。

就棋而言,這可能比武學上的雙劍合璧更厲害,兩個很平庸棋手往往能擊敗水平高得多的棋手。

眾人都認為這棋沒法下了,兩人同時出手根本不可能會輸。然而少年的棋真是太神奇了,兩人同時出手,仍然頂不住處於劣勢,最終為少年擊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