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河村古家又有新鮮事!

安閤府知府徐大人特別批示:東河村古家三十畝稻田裡出產的“稻花魚”准許售賣。

今日,就是古家“稻花魚”捕撈日第一天,東河村的村民幾乎都來了。

“稻花魚”,就是在水稻田裡投放魚苗,可以是鯉魚、鯽魚或草魚。

魚以稻田中的雜草、蟲子為食,待稻花落在水裡時,魚兒也會吞食,魚肉便有了稻花香味。

因此得名“稻花魚”。

在這個沒有化肥的時代,稻花魚定會肉質鮮嫩,營養豐富,還會因稻花香味而被追捧。

因此,胡羨羨憑藉在手機上查到的資料,鼓動加耍賴,極力促成古家在稻田裡養起了魚。

因為要養魚,稻田需要保持至少一尺深的水,這大大增加了稻田的人力成本。

但因為用的是河水,不像後世那樣需要面對激增的“水費和電費”,於是還在眾人的接受範圍內。

除了胡羨羨這個憑出身佔了時代優勢的人,古家其他人都“戰戰兢兢”:

既擔心那些魚被餓死,又怕稻苗被魚啃了,還擔心稻魚合養失敗了會打擊“大小姐”的信心。

眼看著稻杆越長越高、越長越粗壯,稻花開落,灌漿,眼看著稻子即將成熟;

稻田中的魚兒也從小魚苗長到了如今一尺長~

古家人才徹底放下心來。

村民們也從笑話看熱鬧慢慢變成了佩服加羨慕。

今天要捕撈十畝。

東河村村民幾乎都來了,大人們幫忙捕撈,孩子們喝彩連連。

胡羨羨負責“提點關鍵”,梁滿負責指揮全場。

放水、趕魚、撈魚、分類裝桶一氣呵成!

鯉魚和草魚基本都有一尺長,鯉魚小一點兒也有七八寸。

梁滿盯在稱重處,揚起笑臉大喊一聲,“大小姐!共一千一百六十斤!”

胡羨羨眼神亮晶晶,也大聲應道:“好!梁管家,給在場的村民,每家送一條稻花鯉魚!”

“好嘞!”梁滿大聲回應,不過他的聲音還是淹沒在了孩童們清脆嘹亮的“好哎~”聲中。

胡羨羨跑到梁滿這裡,囑咐:

“帶一千斤去賣。

送完村民後,分別帶十斤給縣太爺和徐知府,再帶些給翠嬸子和柳家,剩下的家裡吃不完就做魚乾。”

梁滿忙回答:“是,大小姐。可惜不能長距離運輸,不然可以給老爺送些去。”

胡羨羨笑道:“到時候給爹爹吃魚乾!”

古晚第一時間運了二百斤稻花魚給平安鎮四方酒樓,三百斤給太平縣四方酒樓。

梁滿和胡羨羨帶著五百斤稻花魚前往府城。

此前因為香菇醬,古悅堂與府城多家酒樓食肆有了合作,但稻花魚想賣更好的價格,於是決定“拍賣”。

十日前就已經透過張闊和張翠把邀請函送出去了,日子定在明天辰時中(早上八點),地點是府城的四方酒樓大堂。

給縣裡和鎮上四方酒樓的價格是每斤魚四十文。

於是,胡羨羨在府城拍賣的起步價就是四十文。

翌日辰時,府城的四方酒樓裡已經人頭攢動。

胡羨羨跟廚師再次確認了蒸魚的時間,便轉回了大堂。

“崔掌櫃,按時開始即可。”

“好的,縣主。說好了,我們四方酒樓第一個拍,呵呵!”

安閤府的四方酒樓由崔掌櫃負責,是個笑得親切的圓臉中年男子。

“那必須的,我讓梁管家第一局節奏快點兒,應該不至於開局就有人搶。”胡羨羨笑著回答。

拍賣會正式開始。

梁滿站在大堂最前面,面前小桌上擺了個小木錘和一個小銅鑼。

“各位掌櫃各位東家早上好!

我們古悅堂今年創造性地在三十畝稻田裡養魚。

此魚吃稻田中的雜草、小蟲,以及落在水中的稻花;而魚的排洩物又稱為稻子的肥料。

二者相得益彰。

並且我們驚喜地發現,此魚因其食過稻花,做熟的魚肉裡竟然有稻花香氣!

因此我們把此魚叫做“稻花魚”。

相比河魚,稻花魚肉質更鮮美,香氣獨特。

但因為產量有限,我們不得已採用“拍賣”形式。

今天共有二十四桶魚,每桶二十斤左右。競拍八輪,每次三桶。

起拍價四十文一斤,每次叫價加五文。”

梁滿的話剛落,議論聲哄地一下四起。

“四十文一斤?這麼貴?是什麼魚?”

“四十文?可以買很大一條鯉魚了吧?”

“一斤四十文,一桶就是八百文左右,三桶就是二兩半銀子。”

……

梁滿示意小二抬上來三桶魚,讓眾人親眼見見。

“哎呦~這魚似乎不大呀!”

“果然,稻田裡那點兒水能養多大的魚?我猜就是小魚!”

“這魚能有稻花香?”

眾人又開始議論,大多數人的焦點都在魚的個頭上。

“魚來啦~”小二嘹亮的唱菜聲音傳來。

只見三個小二穩穩地託著托盤疾步走來,一人左側開始讓眾人觀看品嚐,一人從右側開始,另一人朝中間的觀眾走去。

梁滿適時開口介紹:“各位可以品嚐一下,看魚肉是不是我我說的稻花香味。

這裡分別是鯉魚、草魚和鯉魚,我們的稻花魚目前就只有這三種魚。

其中鯉魚和草魚有一尺長,鯉魚幾乎都是七八寸長,都剛好適合清蒸。

並且整條裝盤很漂亮,肉質都鮮嫩。”

眾人一聽這個長度適合清蒸,不自覺地點頭:

鯉魚和草魚雖然越大越受人們歡迎,但從味道上來說,確實是尺長的、一斤多的味道最好。

而鯽魚七八尺已經不小了,畢竟巴掌大的都可以燉湯了。

眾人紛紛慎重舉筷,細細品嚐。

“一點兒土腥味都沒有!”

“肉質比平時的緊實些!”

“我好像嚐到了一絲絲清甜~”

“我好像想起來了,在某本志記裡看到過,大灣一帶的人們也在稻田裡養魚,在志記裡說是當地特色飲食~”

“我雖不知稻花香是什麼樣,但這魚確實鮮香獨特!確實美味!”

“就這盤蒸魚,我店裡可以賣到……”

眾人似乎都明白了古悅堂敢“競拍”這不起眼的“鯉魚草魚鯽魚”的原因了,一個個翹首期盼地看向梁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