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張里長後,古有金交代各自收拾去,然後就出門找人了。

下午就修老宅的茅草屋,材料什麼的農家都或多或少隨時備著,很容易湊起來。

張氏跟著莊氏回屋,簡單寬慰幾句,“莊氏,你的性格太軟,這分家了就得立起來,得撐起來門戶。現在這樣分家雖然你們吃些虧,但長遠看絕對是有利的。不用揹負二房三個人讀書,三兒又是個勤勉的,過幾年也許有餘錢能供中兒讀書呢!”

莊氏點點頭,“娘,我知道,您和爹是為我們操心了,我都理解,只是當家的不在,我沒主心骨,這老宅的位置又偏……”

張氏拍拍莊氏的手,“放心吧,我跟你爹商量過了,你快生產了,身邊離不得人,在三兒回來之前我過去陪你們。”

莊氏驚訝地看著婆母,“娘,這……”

“別這呀那呀的,收拾吧,我去歇會兒。”張氏說完就回自己屋去了。

莊氏的心裡懸著的大石頭終於穩穩落地了,不由得長舒一口氣,就知道婆母心善,什麼都替自己考慮了,頓時心情輕鬆,叫了孩子們進來,一起收拾打包。

小張氏分外活躍,二房和三房之間反覆穿梭,多次問要不要幫忙,實則眼睛一直盯著他們收拾。姑母可說了,除了衣物和被褥,什麼都不能帶走,補償了錢就自行買去,可不能順手拿走這個家裡的任何東西,這都是自家的了!

茅草屋翻修非常快,傍晚時已經完工了。晚飯後,趁天沒黑透,莊氏就帶著兩個孩子搬過去了。

這個宅子是在村邊上,真正的山腳下。宅子的北面和西面都是山,東面有人家。

三人都好奇地仔細觀察這個新家:木柵欄門是新樹枝做的,差不多胳膊粗的樹枝,院子是一人高的竹竿籬笆圍起來的。三間正房,院子裡一個小屋子,裡面壘了灶臺,這就是灶房了。正房後面是一小塊地,可以種菜,廁所也在這裡。三人看完都挺滿意,雖然都是茅草屋,但新新的感覺讓人充滿向上的欣喜。

三人合作鋪了床,家裡什麼也沒有,所以也沒洗漱,就睡了。

幾乎是一睡著的瞬間,真假古莧莧又見面了,還是那個四周黑漆漆的地方,還是除了彼此外只有頭頂射來的一束光。

“莫非咱倆睡著了就能見面?”兩人都疑惑了,又試了試還是不能換回來,兩人開始聊天。

夢境中兩人都還是自己本來的樣子。

胡羨羨主動問:“你今天過得怎樣?喜歡新生活嗎?”

古莧莧回答說:“今天下午回書院啊不回學校了,在寢室放下東西后就到教室上自習了,還有三個夫子噢不老師來巡視了。”古莧莧說完有點囧,這現代的詞甚是奇怪。

胡羨羨聽得直樂,“沒事,多說說就習慣了。”

古莧莧問,“我娘都好吧?今天你有沒有去挖野菜?你認識野菜嗎?”

“去了,有你的記憶,看見野菜就認識。對了,今天你家分家了。”胡羨羨剛想起來這件事得告訴她。

“分家?!”古莧莧的嗓音瞬間飆升。

胡羨羨挖挖耳朵,“您這分貝可以啊!”然後就仔細把分家的過程講了一遍,其中誰說了什麼話都惟妙惟肖地表演了一番。

古莧莧讚歎了一句“你講得真有趣,就像我親身經歷過一樣,你記性真好!”

胡羨羨傲嬌地說:“那是!我這多年學霸可不是虛名,背東西那是手到擒來,過目不忘過耳不忘!”

古莧莧一臉羨慕,然後又想起野菜的事“那你明天又該去挖野菜了,要不然沒得吃了,辛苦你了!”

胡羨羨搖搖頭,“明天我估計沒時間挖野菜,明天跟著你奶去鎮上採購東西,家裡啥也沒有啊!”

“跟我奶?!”古莧莧又提高聲音喊了一聲。

胡羨羨又挖了挖耳朵,“我說您這什麼毛病啊?一驚一乍的!耳朵都要被你震碎了!”

古莧莧表情奇怪卻又無比認真地看著胡羨羨說:“你不怕我奶?”

胡羨羨奇怪地問:“怕啥?老太太除了懟人的時候聲音大點兒,沒啥特殊啊,而且懟人懟得邏輯清晰乾脆利落爽得很,我欣賞並喜歡!”

古莧莧仔細想了想,“還真是,我好像就是怕我奶聲音大,我從小怕所有人聲音大,別人聲音大了我就不由自主發抖,但現在想想也不是很可怕了。”

胡羨羨同情地看著她,“那你完了,同學們狂放的讀書聲、運動會上的吶喊聲、音樂教室的樂器轟鳴……你都會一一領教並且被迫接納!”

古莧莧聽完突然雙眼一亮,“昨天晚飯後,同學們在教室裡讀書的聲音就很大很大,一個個扯著嗓子想把別人的聲音蓋住,我沒害怕,甚至覺得挺有趣,尤其有些人明明錯了還重複,重複的三遍都是錯的,然後自己還沒發現,哈哈哈……”

胡羨羨也想起來這一幕,幾乎每天都上演,自己經常聽到有同學重複好幾遍錯的,不由得笑了,“看來你膽子變大了,不害怕大聲音了。”

“嗯嗯!這都是因為你勇敢,所以我佔用了你的身體也不怕了!”古莧莧肯定地說。

“那什麼,”胡羨羨沒覺得自己勇敢過,對這句話誇讚虛得不好意思領受,趕緊岔開話題,“我怎麼發現你的記憶裡只有在水邊和田間地頭挖野菜,沒有去過山上啊?都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你們這裡有山又有水,怎麼還這麼窮?”

“我是因為年紀小,再加上膽子小,不敢去山上。不過村裡確實很多人去山裡採菌菇的,你可以跟芹芹姐一起去,如果她不用照顧艾艾的話。”古莧莧邊想邊建議。

兩人又互相聊聊身邊的人的情況,想著如果突然能換回來了,彼此也不慌。

***

第二天一早,張氏就來喊胡羨羨,一起去鎮上添置日常用品。中兒就在家陪莊氏收拾一下,然後熟悉熟悉新家的周圍和鄰居們。

張氏和胡羨羨一人背一個揹簍,穿過村子,來到東河邊,胡羨羨看著這竹索橋眼熟,走近了看見名字,果然就是那個“平安橋”,在原主的記憶裡搜了搜,發現她沒去過鎮上,於是開口問,“奶,從這裡過去就是鎮上嗎?”

張氏驚詫地看著主動跟自己講話的孫女,“莧莧不怕奶了?”胡羨羨這才想起昨晚的情景,忙說:“不怕呀!莧莧長大了,知道奶是親人,不用怕。”

張氏非常開心,拍拍胡羨羨的肩膀連說“這就好這就好!莧莧長大了膽子也大了,這真好呀!”兩人走過竹索橋,張氏邊走邊給胡羨羨介紹。

原來過了竹索橋就到平安鎮了,只不過這裡是平安鎮的西緣,而平安鎮的中心商業街得從這裡往東北方向去。從這裡走到鎮中心需要兩刻鐘。當然從鎮上回村裡也可以不經過平安橋,從鎮中心往西北走,繞一座山,能到東河村的西北口,這邊可以走牛車,需要半個時辰才能到。如果有人買了太多東西,背不回來,就會選擇坐牛車。

兩人邊走邊聊也不覺累,很快就到了商業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