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操作過後,阮朵開始刷起【燧人視界】的網站相簿。

但總體來看,質量上的也是參差不齊,不過卻是非常有創意。

尤其是其中一張,非常符合她接下來小說封面的一個主題。

“這張不錯耶!用表情包這種簡潔的表達,很吸引人眼球!我看看多少錢!”

阮朵點了進去,頁面跳轉後顯示出“需付2元次”。

“看來挺便宜的,那就這張了,到時候字型什麼的我再改改就是,總之都不用摳背景加其他元素了,就很不錯。”

阮朵直接掃碼下載了這張圖片,然後在電腦的圖片修改工具上簡單編輯了一下,主打一個字型突出,金黑雙邊。

然後她乾淨利落的提交了自己弄出來的小說封面和開頭的幾章。

而接下來的半個月裡,隨著她小說更新量逐步加大,收藏量也逐步提高,甚至有不少讀者是被這個有趣的封面吸引過來的,還在書評留下了一些評論。

“朵朵這個封面可以啊!”

“有種清新脫俗是怎麼一回事啊!”

“給我一種很耐看的感覺。”

看到有這麼多讀者評論留言,阮朵自然也是高興的,也是開始跟他們進行了互動,將自己這張圖片的來源告訴了讀者。

很快,一傳十、十傳百、百傳千,一些混入其中的摸魚作者們阮朵的回覆。

又看著自己即將開的新書,心下一動,也跑到了【燧人視界】網站搜圖下載,自制書封,然後開始創作新書上傳。

這一波也算是起了一定的效果,在短時期內讓這些作者的收藏量上漲。

這些作者也將這件事在網文的論壇上分享了出去,在論壇上掀起了一些小小的波瀾,而這些都是後話了。

紫薇半導體,顯示卡專案研發組

專案負責人林應昌在簽訂保密協議深度學習燧人科技的完全自研NIL架構後便開始設計與研發GPU晶片。

雖然說在研發程序上出現了不少困難,但是還是終於設計並製造了出了一款代號為火種1的GPU晶片。

而且也透過了模擬測試,表現良好。

但是小組的研發工作還沒有完結,因為他們需要研發的是顯示卡,在電路板設計、視訊記憶體、散熱方面都需要著重去攻關。

尤其是在散熱方面,要知道,顯示卡的熱源主要是來源於電路板,尤其是在承擔一些3D渲染等圖形處理功能的時候,溫度會上升,如果不進行散熱,很容易導致積熱問題,從而損壞顯示卡執行。

目前散顯示卡散熱有風扇散熱、水冷散熱兩種。

風扇散熱方式,基本也要分為兩種,一種是下壓式散熱,其風道主要是從風扇面吸風,四周出風,這種散熱的優勢就是比較安靜,但是依賴機箱通風。

除此之外,還有一種渦輪式散熱,主要是靠均熱板和鰭片擴散熱量,依靠渦輪進風,從顯示卡尾部排出,不會在機箱內部堆積,但是這種的轉速高,噪音較大。

水冷散熱方式,主要是經過水泵迴圈的冷液帶走冷頭上從核心吸收來的熱量,熱水流進冷排後被風扇排出冷卻後變回冷水再回到冷頭內,相比於風冷散熱來講,其溫度的降幅也是非常可觀的。

但是其缺點也是比較明顯的,那就是安裝麻煩,而且還有一定的漏液隱患。

因此,市面上一些想要求穩的廠商,基本是會選擇傳統的風冷散熱,雖然噪音大了點,重量重了點,但是風險也相對較低。

而林應昌在散熱方式上陷入了兩難的選擇。

“等會,我為什麼不將這兩者結合起來一起用?”

林應昌眼睛一亮,既然兩者都很難選,那就一起要的了。

如果是運用在臺式電腦那種的顯示卡,那可以削減其中一個風扇,輔之以水冷的方式。

但是這樣又要怎麼設計呢?

裡面的構造又很複雜了,在一番冥思苦想之後,組內有一個研究員倒是提出了一個較為可行的散熱設計方案。

林應昌看了之後覺得很不錯,覺得大有可為,不過需要再加一個保險,預防漏液風險。

雖然說這樣子的設計方案可能有增加顯示卡的體重,但是隻要效能好,散熱不錯,犧牲一點重量那倒是沒有什麼。

不過這個方案只適合那種配備機箱的臺式,對於膝上型電腦來說是不適合的。

但是專案組依舊為筆記本的散熱提供了風冷和水冷兩種方案,風冷暫且不提,但是水冷的話需要加上一些保險槓,避免漏液導致的電路板滲蝕。

當然以上是針對獨立顯示卡的設計研發。

對於核顯、集顯來說,其研發設計工作就沒有那麼大了,散熱方面倒是用的常規的風冷。

林應昌的顯示卡專案研發隊,主要分為A、B兩組,A組負責獨立顯示卡設計研發,B組負責核顯和集顯研發。

在解決了諸多方面的問題後,終於幾款顯示卡拿了出來,透過了相應的測試。

林應昌也在第一時間打了個影片電話告訴了許黎這個好訊息。

許黎眼裡閃過喜色,但是見到林應昌這副黑眼圈的樣子,便吩咐了幾句。

“接下來你們專案組放假七天,好好休息一下,免得熬壞了身子,到時候我會吩咐高嵐給你們發獎金的”

“明白,老闆。”

結束通話電話後,許黎若有所思。

“雖然顯示卡研發出來了,但是想要批次製造出來倒是一個問題。”

雖然說,紫薇半導體可以幫忙製造,但是紫薇半導體也需要承擔來自其他需求方其他晶片的製造。

難道要找AMD?不太行

雖然紫薇半導體和紅廠有合作,但是顯示卡方面可是紅、綠兩廠的核心競爭力,怎麼可能讓一個新出來的對手分吃蛋糕呢

為此他還需要另外扶持一家制造顯示卡的廠商才行,分擔一下生產任務。

許黎之所以要研發和製造顯示卡,一來是滿足自己大學時那點國產念想,二來是為了平衡一下當今的國際顯示卡壟斷格局,三來則是佈局人工智慧。

人工智慧時代已經開啟,不少有實力的科技公司已經在開展相關的人工智慧實驗,利用大資料模擬訓練收集資料,其中也包括影象渲染等方面。

這就是少不了硬體的參與,他想要吃到這塊蛋糕,那就需要在硬體上下功夫。

總不能總是進口人家的顯示卡用吧?

萬一有一天沒有進口顯示卡了呢?

到時候又該如何解決困境?

所以,他這一切的準備也是未雨綢繆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