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令以看診中,發現罕見咳嗽病例為由,要將所有人帶到集中地點,一一檢查確認。

現場頓時炸開鍋,但縣令解釋,會對大家做好保障,且世子、世子妃和大夫們,會同大家一道......

只是浪費點時間檢查,讓大家不要驚慌。

病患和圍觀百姓們心下起疑,但見世子和被稱為世子妃的女子,就是那位踢館的女大夫......

願意跟大家一起,漸漸放下了恐懼。

雖然耽誤事,家裡或有孩子照料、或有活沒幹完......

但想到,能和世子、世子妃同吃同住,有醫館眾大夫在一起......

還有醫術高超的鄭大夫,他們心裡的恐懼,也就漸漸打消了。

縣令和醫館東家談話,先行借用醫館藥材,等事情解決,縣衙再統一進行結算。

醫館東家心裡苦,藥材用了,還真敢往高了開價不成?

但相比查封,銷燬藥材,這已經是最好的結果。

醫館東家滿臉配合,立即吩咐夥計、藥童動作......

即便是撐面子的鄭大夫,和醫館東家溝通兩次,醫館東家也紋絲不動......

縣令大人開了尊口,醫館東家恨不得親自代勞......

江若瑤冷眼瞧著,將醫館東家心裡,與表面表現,完全相反的抱怨話,自動忽略。

【鄭大夫,果然厲害啊!】

【這位女大夫,看起來也很厲害!】

【幸虧有兩位大夫在,若是剛剛被咱們誤診......罪過可就大了!】

【幸好有今天的比試,要不然,這少年的病情說不定得不到確認,還不知道傳染多少人......】

......

大夫們的心聲,單純許多。

相比接下來的不便,有硬仗要打,更多的是抱著積極的態度,慶幸病患及時被發現、確診。

其他等待看病的病患,心情也平緩下來,原本就是準備來看病的......

如今,包吃包住了。

只有圍觀百姓,心裡叫苦不迭,暗惱自己看熱鬧,結果將自己看進去了......

但能近距離地和世子、世子妃同吃同住,他們很能安慰自己。

喜歡吃瓜的人,大多樂觀,不容易輕易被打倒。

即便他們還不知道,真正潛藏的危機,究竟是什麼。

江若瑤這時候覺得,能聽見別人心聲,簡直是太好了。

人的內心,遠比外在表現的豐富精彩,也真實多了。

徐縣令親自迎接,準備請世子、世子妃到空置的寺廟裡去。

那裡,徐縣令已經提前,讓縣丞、主簿去準備生活用具。

李知衡看了單獨在一旁的少年一眼,示意縣令僅讓士兵們在兩旁開路即可,保持足夠距離,確保無人逃脫......

百姓和病患們走在前面,醫館大夫、夥計和藥童們推著裝滿藥材、藥具的車輛走在其後......

李知衡的人手走在最後,還能防止有人向後逃跑。

也能避免,這少年迎受眾人的目光。

縣令再次對李知衡的安排表示感謝,他從別縣調任過來,有一定的應急處置經驗。

即便如此,仍覺得世子的提醒,十分有幫助。

看向不遠處少年,縣令神情微變,向少年招手。

少年此時,大抵已經明白了,自己就是那疑似病例的根源。

內些忐忑、愧疚且不安。

見縣令招手,不知道是什麼目的,有些不敢前去。

江若瑤聽見他心聲,出聲安慰,“大人沒有惡意,走一點,沒關係。”

聽夫人姐姐這樣講,少年這才挪動步子,聽懂夫人姐姐剛剛的提醒......

自己可能會過病氣給大人,所以沒有走得太近,離縣令和夫人姐姐都保持一段距離。

“小少年,你叫什麼名字?”

少年態度謹慎,但不算畏縮,拱手禮貌答道:

“回大人,我叫小光,本姓餘。”

“好,小光,現在我們要帶你集中診治,你家中可有別人?需要我們通知嗎?”

小光遲疑了一下,躬身向縣令致謝,“多謝大人。我借住在舅舅、舅母家,如果方便,煩請大人派人告知一下舅舅、舅母。”

少年神情拘謹,不似這個年紀應有的謹慎。

縣令迅速找到關鍵點,反問,“借住?我看你眼生,是否最近才到康城?”

少年點頭,“我三日前前來,外祖父母過世,我來投奔舅舅、舅母......”

三日前?

縣令臉色果然變了,望向世子李知衡,立即問,“三天前你可有不適?從哪裡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