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佳怡拿著那疊資料包告離開了,她直接去了胡氏總部。

最高層,有個她的辦公室,門牌上寫著“Chief Financial Officer2”,翻譯成中文就是“首席財務官2”。

為什麼要在財務官後頭加個“2”呢,因為她目前還是個副的——財務一把手,是她的母親黃思柳女士。

胡氏的最高領導者,自然是胡佳怡的父親胡猛先生。

胡猛也是一位很有傳奇色彩的人物:他的父親,也就是胡佳怡爺爺,並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人物,只是一位老實本分的教書匠。胡猛打小就是個孩子王,那時候的國家並不富裕,孩子們能吃飽穿暖都是很不錯的家庭了。出於對錢財物資的渴望,胡猛在十歲上頭,就開始帶著一起子同齡的男男女女走街串巷,透過表演各種耍寶劇情,討要錢財!

值得一說的是,他們這夥人透過這樣的表演模式,竟然成功的為自己攢夠了學費!嚐到甜頭的胡猛,開始發揮更大的帶頭作用,他善於團結,將這夥人牢牢攏在身邊,開始一步一個腳印的賺錢。這些孩子們的長輩見不需要自己討錢供孩子上學了,自然是一萬個的支援(不用花錢還有錢進來的買賣,是個人都覺得“給力”)。

於是,這支少年“隊伍”的腳印,從一個村到另一個村,到隔壁鎮,到遠方縣,再到幾千裡外的省......他就是靠著隨機應變與不怕苦累的個人素質,慢慢積攢了一些錢財。而這些錢財,也是他為了更好的賺錢而選擇出國鍍金的底氣。

沒錯,胡猛,是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少有的農家養出的出國學子!!!

在當時,還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呢~~~

那個年代,出國不像現在那麼稀疏平常,在物質匱乏、百廢待興的年代裡,“出國”二字,簡直就是在為自己的未來發展,鑲嵌最保值的金邊邊!

胡猛學成歸來,很快便來到了一家大型企業工作。透過他的細心觀察與對自身的完整認知,以及對資源的規劃,他覺得如果自己單幹的話,或許比打工要來錢快。

說幹就幹,他摩拳擦掌的下了海。

也是一個玄學的問題了:胡猛就跟開了掛似的,做什麼賺什麼!

比如,他一開始看中了餐飲。胡猛認為“衣食”永遠都是父母,這兩樣東西人人都是剛需,可做。

他開辦的第一家飯店,叫“胡師傅”,位置就在他辭職的企業旁邊。說是飯店,其實規模就跟現在的鄉村土菜館差不多,兩三個門面,裝修雜亂,主打的就是一個“我裝了,我不懂”!

一開始,“胡師傅”是沒什麼生意的,一天不開張是常有的事。胡猛覺得不是辦法,他開始想轍。翻來覆去想了一個小時,他覺得破開局面的點,應該在他的“前東家”那兒。

於是,他開始一日三餐的給門衛大爺送些店裡的招牌菜,幾日功夫,就跟大爺混了個“忘年交”的名頭。搞定“攔路虎”後,他就開始在企業的出入口位置擺放飯店的廣告牌,並用鮮紅的大字寫上“凡本企業員工,就餐一律八折”!

那個年代,只要你有一點點的“標新立異”,效果就能“立竿見影”。

“胡師傅”終於開始火爆。

做過餐飲的都知道,只要生意起來了,手頭的資金就開始一尺一尺的往上漲。

胡猛在一個夜深人靜的時候,數了數存款。

得到準確數字後,他覺得,是時候開始下一個動作了。

他的第二個動作,是貨運。

以前農村有句老話,叫:想要富,先修路。

什麼意思?

就是說,想要富裕起來,就得先把路修好。那麼有了路就能有錢了?

當然不是,你還得有車呀!

車來車往的,帶走的是產品,留下的是錢財呀!

胡猛正是看中了這一點。

他拿出手頭的全部積蓄,買了幾輛鐵皮車,又透過飯館積累的一些人脈,開始了另一種模式的“走街串巷”......

發財這東西,很玄,可以說玄之又玄。

多年後,胡猛參加一個電視訪談,主持人問他:“胡總,您能給我們講講您的成功史嗎?”

胡猛哈哈笑了起來:“沒什麼成功史,就是時勢造英雄罷了。我只是託生在一個好發財的年代,跟我的努力和機遇掛點勾,卻不完全掛鉤!”

是的,發財這事,很多時候當事人都是迷迷糊糊的,就覺得順,做啥都順,就跟老天爺推著你在走似的。

胡氏發展成滬市龍頭老大的規模,用時很短。在坊間,胡氏的成功,一直是門值得孜孜不倦去研究的玄學。

胡佳怡回到辦公室時,安欣立馬趕了來。

“胡總,今早黃總召開了財務部門的會議,重點講了現在的政策變化,與接下來的一些操作流程的變更,這是會議紀要,您請看。”安欣地過來一份紙質檔案。

胡佳怡掃了一眼:“變化大嗎?”

安欣搖頭:“細微處確實有些變動,但大體操作流程還是那個框架。”

胡佳怡抬起了頭:“我剛剛去了謝家工廠,你把這個儲存起來。下午沒事的話,你去胡氏旗下的地產公司有一趟,看看有沒有什麼新專案在接觸。敲個重點,沿海的不必打聽。”

說完,她又加了一句:“最好是本市的專案!”

“好的。”安欣領命而去。

胡佳怡很喜歡安欣,她是一個幹事利落、聽話照做的人,從來不說多餘的話,當然,她也不做多餘的事!

安欣,其實是黃思柳女士資助的一位孤女。

長大成人後,透過正常招聘流程,來到了胡氏的人事部門。

人事部看到安欣的資料後,思忖了幾秒,便將資料交到了黃思柳的辦公桌頭。

黃思柳很感興趣,她要見見這個素未謀面的被資助孩子。

兩人一見面,黃思柳就看出了姑娘的品行,便大手一揮,直接留在了自己的手邊——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孩子即將回國,勢必要接手父母雙親闖下的偌大家業,獨木難支,她要為自己的獨女,培養有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