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蘭和那人見過面了嗎?”

李秋蘭會哭,那就是不滿意,不滿意總得有個原因吧。

聽到這話,王大花沒好氣的白了李秋蘭一眼,“我這不是正準備帶她去見見嘛。”

可惜這死丫頭怎麼都不肯去,也不知道是犯了哪門子的倔。

楊江離眼睛閃了閃,心裡大概猜到了,不過這話可不能貿然說出來。

她推了推王大花,“阿婆,您先出去吧,我勸勸秋蘭。”

王大花還想說些什麼,楊江離接著說:“年前那批貨結款了,您不想去數數嗎?”

“結款了?”

王大花瞬間來了精神,瞪了李秋蘭一眼,“那這丫頭就交給你了,我出去看看。”

楊江離把人送出門口,關上門,順便插上了門栓。

轉過身後,她笑眯眯地朝李秋蘭走了過去,“說說吧,你的心上人是誰?”

李秋蘭眼神閃爍,“哪......哪有?”

“你確定要瞞著我?”楊江離不急不躁地問,“我本來還想幫你說服阿婆,既然你不需要,那我不管了哈。”

“大嫂!”

李秋蘭一臉嬌羞地拽住了楊江離的袖子,“我說還不行嗎。”

“快說,是誰,我認識嗎?”

“是......就是咱們繡園的馮世章。”

“馮......小馮?”楊江離瞪大了眼睛,“你們什麼時候看對眼的?”

李秋蘭低下頭,兩隻手都快把手絹擰成麻花了,“就......就有一次我在街上買東西遇到了小流氓,他......”

楊江離耐心地聽完,發現這竟然還是一個英雄救美的故事,難怪兩人會......

小馮是退伍軍人,家就在市區,可惜不是國營廠的員工。

不過,能被李時澤選中送來做安保工作,人品和能力應該是毋庸置疑的。

思及此,楊江離沉吟一聲,“小馮每個月工資不少,也吃商品糧,不知道咱娘會不會同意,要不你試試?”

“不不不......”

李秋蘭聞言把頭搖得跟撥浪鼓似的。

“我怕娘打我。”

楊江離:“......”

她尋思王大花也沒那麼兇吧?

這丫頭怎麼跟見了猛獸似的?

“要不,我幫你旁敲側擊?”

李秋蘭眼睛亮晶晶的,拼命點頭,“這個可以有,謝謝大嫂!”

楊江離:“......”

從臥房出來,楊江離在李秋蘭的催促下去了堂屋,進去後只見李青生和周改,並不見王大花。

“阿公,阿婆去哪兒了?”

李青生笑呵呵地往外一指,“她去大隊部打電話了,錢下來了,讓大家明天來領。”

楊江離會心一笑,在李青生對面坐了下來。

“阿公,您見過阿婆說的那個相中秋蘭的縣紡織廠的同志嗎?”

這話繞的,她舌頭差點打結。

李青生皺了皺眉,“我倒是遠遠看過一面,那個小同志長得挺板正的,不知道人品怎麼樣。”

“這樣啊。”

楊江離心裡大致有數了,李青生不瞭解那人,王大花應該也不瞭解。

或者說,王大花對那人的瞭解基本出自媒人的那張嘴。

這樣定下相親物件,的確有點草率了。

想到這,她抬眸看向李青生,“阿公,正好明天我要去一趟縣城,要不我去打聽打聽再說吧,先別逼秋蘭相親了。”

“現在又不是古代了,不興盲婚啞嫁的。”

李青生沉吟一聲,“也行,別的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人品。”

“我也是這麼想的。”

楊江離微微一笑,這一點她完全贊同李青生的看法。

外在條件都是會變化的,年輕的會變老,帥氣的會變不帥,只有教養是不會變的。

一個人有沒有責任心,即使最初看不出來,也能從家長身上找找影子。

......

翌日。

王大花一早就帶著周改和錢出門了,大家約好了在南湖村村部集合,拿條子領錢。

這個條子,是王大花在驗貨之後給大家寫的,上面有人名、花樣和錢數。

除了條子,她手裡還有一個賬本,兩個對上了才能領錢。

這些都是為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煩,不坑人,也不當冤大頭。

等王大花走後,楊江離親自開車去了縣裡。

第一站,先去縣委拜訪黃副書記。

來之前,她拿了點軍區發給外公的煙和酒,東西不貴,但卻不是一般人能買到的。

見到楊江離,黃副書記很激動。

“你這孩子,來就來吧,怎麼還買東西呢?”

楊江離笑得一臉溫婉,“黃叔叔,您這可冤枉我了,我可沒買,這些是外公特地讓我給您送來的。”

黃副書記聞言鼻頭一酸,“老將軍他身體還好嗎?”

“外公每天不落的打太極,身體倍兒棒,吃嘛嘛香。”

楊江離淡笑著說道,兩人聊了一會兒,她才說起這次來的正事。

“創外匯?”

黃副書記愣了愣,“咱們這個小縣城也能創外匯嗎?”

楊江離點點頭,“為什麼不能?只要有機會,咱們小縣城也能有大作用。”

“如果真可以的話,我倒願意幫你這個忙,只是,你的訊息準不準吶?”

直到現在,黃副書記都沒收到任何上面的指示,如果貿然向服裝廠提出建議,只怕不太容易。

楊江離緩緩開口:“訊息準不準,要看服裝廠願不願意了,其實先不說創外匯,即便是內銷,服裝廠也該創新了。”

“服裝廠的新衣服做出來,我才能和外賓搭上線。”

如果服裝廠的衣服能新增刺繡元素出口,也能擴大再生產。

這樣一來,即便是小日子真不讓國內加工和服腰帶了,那些繡娘也不至於失業。

繡娘不失業,她也不至於得罪那些保守派。

黃副書記沉思許久,“那好,我去找服裝廠說說。”

服裝廠和刺繡廠合作,這倒是之前沒有的,如果效果不錯的話,或許還真能推動本地經濟的發展。

他瞧了眼牆上的掛鐘,“你要和我一起去嗎?”

“去。”

楊江離點頭,“對了,黃叔叔,您在紡織廠有沒有熟悉的人?”

“紡織廠?”黃副書記想了想,“還真有那麼兩個,為人中正,勤勞能幹,難道你還想給紡織廠創外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