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咚......

楊清軍令既下,漢營登時鼓聲大作,柳隱、陶珙等將各自點兵備馬,不到半個時辰,近萬騎兵便已集結完畢。

漢軍殺至藍田城下,果見城外魏寨已無一兵一卒,楊清差人往城裡探查,城中亦是沒有半個魏兵。於是楊清留下一曲人馬接管城池,自引大軍往武關道北口追去。

此時魏軍已走了一個多時辰,夏侯霸領著前隊人馬已進入武關道內,然而數萬魏軍佇列極長,前軍雖已入谷,後軍卻仍在曠野之中。

漢軍輕騎疾馳,趕路甚快,行出不到二十里就已遇著斷後的張郃部。

兩軍交戰,喊殺連天,然而此刻仍是深夜,入目一片漆黑,伸手不見五指,楊清和張郃皆怕對方藏有伏兵、設有詭計,均不敢輕敵冒進,只讓軍士隔遠放箭。

漢軍來往馳騁、迂迴襲擾,張郃率領的後軍難以脫身,行動十分緩慢,但其他魏軍並未被漢軍拖住,仍在馬不停蹄地沿著武關道撤離。

到得天明,楊清引軍猛攻,張郃親臨陣前指揮部眾拼死抵擋,然而雙方兵力既是相若,張郃的後軍焉能抵擋戰力強悍至極的漢軍精騎?

戰至中午,魏軍死傷頗多,節節敗退,幸好曹真及時遣張虎率軍回來支援,這才勉強擋住漢軍兵鋒,沒有演變成潰敗之勢。

然而漢軍攻勢連綿不斷,緊緊上前纏住,縱然張郃張虎兩部合兵之後人數眾多,但始終殺不退漢軍,無法脫身,從昨晚到現在只向東南行進了四五里。距武關道北口尚有一段距離。

曹真見後軍遲遲不能入谷,心中甚急,擔心再拖下去等諸葛亮大軍趕到,擊退漢軍更是無望,遂讓劉曄統軍繼續往前,他自己則親率一萬兵馬返回接應。

果然這支生力軍甫一加入戰場,不僅漢軍攻勢為之一滯,而且還有被對方包圍殲滅的可能,楊清急忙趁著魏軍的包圍圈尚未合攏之際領軍殺出,退後數里休整。

饒是漢軍俱是精銳,從昨夜廝殺到此刻也已疲憊不堪,加之魏軍兵力更盛,再戰下去定然吃虧,儘管楊清心有不甘,也只得眼睜睜地看著魏軍遠去。

“使君,我等之後該怎麼辦,難道就這樣放魏賊跑了?”

楊清正在看著輿圖上的武關道諸處險隘思索對策,見柳隱走過來發問,便抬頭回道:“魏軍人多勢眾,我軍氣力不支,難以再戰,只有先放他們離去。

至於魏軍能否跑掉的關鍵並不在於這點時間,我軍俱是輕騎,縱然他們遠去,明日也能追得上。吾最所慮者乃是武關道內的司馬懿大軍,一旦司馬懿與曹真會合,咱們就很難實現聚殲魏軍於關中的計劃了。

所以眼下的勝負手就在丞相大軍來的快不快了,若在曹真部和司馬懿部會合之前趕到,我軍還可將魏軍各個擊破,若是不能,恐怕就只有放任魏軍殘部撤回荊州了,畢竟我軍連戰數十天,已無餘力再行殲滅一支不下六七萬人的大軍團了。”

“使君所言極是,不僅眼前之敵難以聚殲,就是潼關外面尚有三萬賊軍晝夜猛攻不停,威脅甚大,我軍兵力不足,幾處分兵已到極限,難以再起大戰。

王師此次北伐能攻破長安、收復關中已是大獲全勝,依卑職愚見,差不多是到了見好就收的時候了。”柳隱道。

楊清微微點了下頭,接著說道:“但良機難得,對於當面之敵還是要儘可能地殲滅其有生力量,為日後東征減輕壓力。

這樣吧休然,讓將士們再休息一會兒,一個時辰後汝帶上氣力恢復較足的兒郎繼續追擊襲擾魏軍,為主力大軍趕到爭取時間。”

“是,末將明白了。”

一個時辰後,柳隱帶著兩千氣力恢復的軍士往武關道北口追去,曹真張郃等人雖已行了許久,但他們多是步卒,速度不敵漢軍輕騎,未到天明,便被漢軍追上。

所幸漢軍騎兵人數不多,不敢抵近廝殺,只能遊弋襲擾,曹真等人的行軍速度儘管慢了下來,可終究還是不住地向前行進。

等到晨曦展露、太陽昇起,楊清率主力騎兵趕來增援,雖又把魏軍的行軍速度遲滯了幾分,但對方已有大半人馬透過武關道北口,繼續追擊更加困難。

“報,啟稟使君,丞相大軍已在數里之外,馬上就會抵達此地。”

正當楊清有些束手無策之際,探馬帶回了諸葛亮大軍即將趕到的好訊息。

“好啊,丞相他們終歸來得不算太遲。傳我命令,全軍出擊,大舉壓上,把谷口外面的這萬把人盡數留住。”

既然諸葛亮大軍將至,楊清也是發了狠,不再顧忌部眾傷亡,變襲擾為猛攻,欲竭盡全力拖住當面之敵,為諸葛亮大軍趕來聚殲爭取時間。

“殺啊!”

楊清一聲令下,漢軍當即分作三部,陶珙、馮衝率軍分從左右兩翼包抄,柳隱統兵自中路突進,楊清親率一千預備隊駐立於西北一處高坡上壓陣策應。

三路漢騎同時衝鋒,攻勢兇猛凌厲,張郃不得不命令部眾停止入谷、反身禦敵。

一個仗著馬快刀利拼力進攻,一個憑藉險要地形列陣防守,一個要拖延時間,一個想逃得生天,雙方殺得是難分難解、不分勝負,可這萬餘魏軍雖未戰敗,終究還是被漢軍留在了原地。

“可惡,楊清此賊竟如此難纏,追了一天一夜竟還不放過我等,老夫從軍數十載,還未受過如此大辱!”

張郃怒不可遏,卻又無可奈何,只得輕嘆了口氣後對左右吩咐道:“來人,速派使者再往大司馬處求援,請他立即發兵接應。”

“諾。”

求援的使者離開不久,卻聽西北方向喊殺連天、鼓聲震地,漢軍漫山遍野而來,不下數萬之眾,正是諸葛亮率大軍趕到。

“魏賊休要逞兇,某家來也。”

說話之人正是關興,他領著數千軍衝在最前,從側翼殺入戰場,登時就把張郃好不容易聚攏的陣勢衝的七零八落。

魏軍尚未反應過來,又有一支裝備精良的漢軍從側翼殺來,為首大將乃是姜維。張郃見狀大驚失色,急命眾軍拼死擋住。

可漢軍人多勢眾、氣勢如虹,眾魏兵焉能抵擋,紛紛棄甲拋戈而走。

張郃喝令不住,只得仰天悲嘆,正欲盡棄輜重而去,忽聽得山背後鼓角喧天,卻是曹真親率兵馬返回接應。大司馬的帥旗高高矗立,眾魏兵盡皆望見,如此稍感心安,勉強止住了潰敗之勢。

然而此時漢軍已然驅趕著敗兵突破谷口殺了進來,張郃等人被打得連連後退,實難扭轉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