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邊。

傳令兵驚慌失措,大聲的朝著楊廣解釋著。

然而,楊廣卻是根本不管不顧。

很快。

便有侍衛來報,那傳令兵已經是被直接斬首於午門之外。

楊廣點了點頭。

這才是將目光放到了面前的眾臣之上:“皇叔新敗,諸位以為,這瓦崗賊寇,能否剿滅?是剿還是不剿?”

說到這裡,眾人才知道,楊廣分明就是相信了那傳令兵所說之事。

然而,卻還是斬了那傳令兵。

心中皆是升起一股寒意。

對於自家陛下的秉性,他們雖然已經知道了,卻依舊是覺得有些不寒而慄。

對一個小小的傳令兵都是如此,保不齊有一天,同樣也會對他們如此。

而這邊。

宇文化及眯著眼睛,卻是沉聲道:“陛下,臣記得出徵之前,靠山王說過,若不能拿下瓦崗,願受軍法。”

“此等軍令狀立下,如今卻是敗於瓦崗……”

一面說著,宇文化及卻是大嘆道:“可惜英雄遲暮,若是老王爺再年輕幾歲,小小一個瓦崗,又豈能是老王爺的對手,怎能有此一敗?”

楊廣咪著眼睛,目光在宇文化及的身上不住的打量著。

卻是並沒有說些什麼。

倒是在宇文化及的身旁,一個一身金色盔甲,威風凜凜的大將便是出列:“陛下,末將願往瓦崗!協助靠山王,必定為陛下……”

然而,話還沒說完。

一旁的宇文化及便是咳嗽一聲,匆匆出列:“陛下!”

“小兒有此心,臣下是無比欣慰。然而陛下有所不知,小兒此前因如意公主之事,一直是茶飯不思,以至身體有恙。”

“且如今,除卻瓦崗之外,那河北竇建德之輩,同樣也是十分猖獗,所以……”

說話的同時,宇文化及一個眼神,狠狠的瞪了自己的兒子一眼。

宇文成都皺了皺眉頭,想要說些什麼。

但最終,還是是隻能低下頭去。

“如意這個丫頭……當真是胡作非為。”

楊廣沉默片刻,便是道:“愛卿放心,朕已下得斥令,待其返回長安之後,便與成都完婚如何?”

宇文化及大喜過望,連忙是俯身下去:“陛下大恩,我宇文家沒齒難忘!”

楊廣點了點頭,更是笑著寬慰道:“愛卿和成都,一父一子皆乃寡人的左膀右臂,為我大隋立下汗馬功勞,當得此恩典。”

“不過這瓦崗和河北之事……”

楊廣的臉上閃過一絲的煩躁,沉默片刻之後便是乾脆大手一揮:“便以卿之意,全權處理吧。”

說完。

楊廣又是似乎是想到了什麼,目光中殺意盎然:“那李淵到底是怎麼回事!?為何楊林信中會說,李家之人,竟然也入了瓦崗,做起了賊寇!?”

說著這話的時候,楊廣是無比的震怒。

如果說,這天下狼煙四起,起義不斷,平民百姓的造反,楊廣即便是生氣,也斷不至於如此。

然而如今。

和他有著血親的李淵,莫非也背叛了他!?

這是楊廣無論如何也不能接受的。

看著震怒的楊廣,宇文化及眯著眼睛。

沉默片刻,便是笑道:“陛下稍安毋躁,臣以為那唐國公,一向是忠君體國,斷不能如同靠山王所說的那樣,做出那等不忠不孝之事。”

楊廣卻依舊是皺眉,很明顯的有些惱怒了:“那宇文愛卿以為,是皇叔在欺騙寡人不成!?”

宇文化及順水推舟,是連忙為自己辯解道:“陛下,這倒不至於,靠山王一向是忠我大隋,乃是天下第一等光明磊落的英雄,斷不至於做出那般欺瞞陛下之事。”

“那為何方才之時,愛卿卻又否認皇叔之言?豈不是自相矛盾!?”

楊廣步步緊逼,宇文化及卻是滑溜得如同泥鰍一樣。

來到近前,朝著楊廣一拱手:“陛下,靠山王的信中曾說,那李家的賊子,名為李昊。”

“然而,我素來聽聞,唐國公家有長子建成,次子世民,三子元吉,或還有一名為元霸的幼子,卻從未聽聞,有什麼叫李昊之人。”

楊廣算是明白了宇文化及的意思:“所以,愛卿以為,是有人藉著李家之名,冒名頂替?”

宇文化及先是點了點頭,隨後卻又搖了搖頭:“唐國公身處太原,和長安千里之遙,此事豈能是微臣能知?”

頓了頓。

宇文化及面帶笑意,卻是話音一轉:“不過,以臣之見,若保萬無一失,陛下可派使前去問責。”

“如果不是,自然是皆大歡喜。但是,如果要是的話,便勒令唐國公出兵剿滅,清理門戶。如若不然,便是謀反!”

瞬間。

楊廣大喜過望:“好,好!便以愛卿所言!”

說完。

又是囑咐宇文化及,加緊安排下得江南的程序。

而後在朝臣眾人目瞪口呆的情況下,楊廣便是直接的宣佈退朝。

然而,在朝臣們目瞪口呆的情況下,直接便是離去了。

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後卻都是將目光聚集到了宇文化及的身上。

“宇文大人,你看這事……”

楊廣一走,面對眾臣宇文化及全然沒有了方才前倨後恭的態度,轉而是桀驁無比。

“瓦崗之賊要剿,河北也要剿。”

說完。

便是將目光望向宇文成都:“成都,此次便由你領兵,去剿滅竇建德吧。”

宇文成都有些急了,連忙是拱手:“可是父親,竇建得佔領河北之後,並不對外擴張。反而是那瓦崗,極為猖獗,屢次敗我朝廷大軍,顯然……”

“成都!”

宇文化及冷哼一聲:“你是在質疑為父嗎!?”

宇文化及長嘆一聲,最後只能拱手稱是。

只有這邊,宇文化及得意洋洋的望向瓦崗和太原所在的方向。

待得群臣離去,獨留他一人在這大殿之上,嘴角露出一絲笑意:“亂吧,如今這天下,越亂越好!”

……

卻說瓦崗前的隋軍大營。

經過前些日子的慘敗。

望著此刻大營前方,那從山馬關和潼關趕來的援軍。

楊林的臉上,總算是帶上了些許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