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永和水利
兒子,為娘替你打天下 淺謎 加書籤 章節報錯
但如此一來,也增加了南嶽國人對大盛的仇恨,無論如何,都是南宮牧淵討了便宜。他用計謀短時間獲得兩城,第三城也即將收入囊中。
南嶽國恨大盛,後邊的兵力更是會集中抵抗大盛國軍隊,甚至會主動向蒼衡示好。南宮牧淵這分明就是連環計,將我大盛拉入萬劫不復的深淵。
我握緊拳頭,如果說以前還會因與他同處半月,心中有些許莫名情愫,而現在,我對他只有國仇家恨!
事不宜遲,如此一來,也便顧不得什麼仁慈,想要扭轉局勢的方式只有靠武力取勝。
入夜,莫公公來到朝清宮。
“陛下吉祥!”莫公公躬身行禮。
“莫公公,父皇母后可是有事情交待。”莫公公伺候父皇二十餘年,打小看著我長大,我對他也多了些敬重。
“太上皇放不下心,特命老奴隨陛下同行。”莫公公俯著身子,一副老態龍鍾的模樣。
“為何?您還是陪在父王身邊吧。”莫公公年事已高,帶著他上路,無疑是延緩速度。
春日裡多了蚊蟲,莫公公默不作聲,右手微抬,“嗖”一根細如髮絲的銀針從莫公公手中飛出,方才嗡嗡飛翔的細蚊立刻沒了聲音。
我瞠目結舌,一旁的清月亦看得目瞪口呆,原來莫公公竟是萬中無一的高手。
流雲從屋簷上跳下,搶先一步尋那銀針的蹤跡。
“厲害,竟然貫穿了柱子!”流雲又向後行了數步,在後側的牆中拔出入牆一分的細針。
萬萬沒想到,莫公公竟然是一等一的高手。
“這功力我再練個十多二十年也趕不上!”流雲立刻來了精神,走到莫公公身邊,上下打量眼前謙和的老者。他卻沒生出要較量一番的念頭,估計是自知實力懸殊巨大。
“有勞莫公公。”我怔怔開口,竟沒想到莫公公藏得如此之深。
清月為莫公公安排一等宮人的上房。有莫公公同行,我更有信心,只是不知我身邊的何公公是否也是高手。
安和二年,二月二十一
如今春日正盛,卯時一刻天已大亮。
我第一次御駕出行,聲勢浩大,儀仗隊扛旗持華蓋,我不喜吵鬧,故省了奏樂。
六馬並駕齊驅,按道理,國君出行,會提前半月以上安排,免不了勞財傷民擴寬官道,驅趕沿途乞丐流民一檔子的事。
但我是臨時起意,故而將十二匹馬拉的龍輦換作六馬華貴馬車。
隨行侍衛我帶了五百,專程帶上沛白和立言。
穿雲堂在吳謀運營下,已是京都第一大堂口,流雲帶了三百人馬,昨日已先行出發。
清月、如蘭姑姑,莫公公與我同乘馬車。
顧朝辭的馬車在我之後,隨行還有數位下屬官吏。
隊伍浩浩蕩蕩往南而行,到苑川沿途不逗留所需五日,我急亦無用,開渠動土看了時日,定在清明二月二十八,正好趕在雨季之前。
中途,收到宮中急報,吳謀已取得河邦。楚辰風已整頓大軍準備北上與郭子鑑會合。而南宮牧淵在取得黃晉之後,並未圍攻南嶽皇城萬堯,而是揮兵去了隋玉。看來南宮牧淵想要的也是初安和東襄兩座城池。
二月二十六,我們到達永和,短短一年不到,一座像模像樣的城池已頗具規模。楚舒行、沈琮景和高仁均率城中大小官員離城十里開外處迎接。
楚舒行將他們平日裡住的簡易府衙修葺整理一番給我做了行宮。短短數日能做到如此也算費了心。
安頓好車馬,我便命顧朝辭召開簡短議會,主要就永和都城的搭建以及土地分配,人員安置問題進行商議。其實最主要的目的便是徵兵,水利完工,可空出兩到三萬青壯年。
顧朝辭在沿途已獻了計策,燕王殘軍是罪奴身份,大盛有連坐法,一人犯法殃及子孫後代。他們雖修水利有功,免了罪責,但案底仍在。
如若參了軍,不僅可以消除案底,還可分得良田土地,並可按功績享有該有的封賞,這對他們是難得的翻身機會。
顧朝辭已畫出永和城的規劃圖,我見圖時立刻明白他的意圖,這分明是在打造第二個京都!顧朝辭可謂是殫精竭力,終日皆在為大盛謀劃,我曾以為吳謀思遠,顧朝辭務實,看了這張圖紙後,他的謀略遠見又怎輸吳謀。
戰事一起,大盛四面楚歌,先前得了玉致,大盛疆土南延至海,算起來永和才算得上是大盛中心。
楚舒行為吏部侍郎,統管永和官員以及日常佈署,水利能有條不紊提前完工,有他大半功績。
高仁均為戶部侍郎,在永和負責戶籍、土地以及燕王叛軍家眷安置一事,永和全城一片和睦,對大盛對我感恩戴德。
沈琮景為兵部侍郎,率兵看守永和,此地雖全為叛軍,但相處融洽,從未發生叛亂更無以暴制暴之事。
縱觀永和城百姓,哪還有半分不臣之心,不愧是上一世保家衛國戰死沙場的英雄,這三人當重賞。
我不打算將他們調回京都,就讓他們在此處,將永和建成大盛糧都,將來若是遷了都,三人上位也是名正言順。
二月二十八,時逢清明,夜裡便淅淅瀝瀝下起雨來,卯時三刻,我已與眾人站至瞭望臺上。
一條大河如巨龍盤旋大盛疆土之上,此河名為千盛河,是大盛國第一長河,流經七城,一路南下,在玉致宛東城入海。
煙雨濛濛更顯江河浩瀚,加上蒼翠群山環繞,更是壯麗雄偉。眼下有幾道人工開鑿的深坑連著溝渠大壩,很難想象短短一年不到,便修成如此浩大的工程。
辰時二刻,吉時已到,只聽一聲驚天炸響,滔滔江水伴著徹耳轟鳴湧入人工修葺的河道,朝我奔騰而來,頗有巨龍騰雲駕霧之象,我頓覺心潮澎湃,可惜才思不及顧朝辭,不然定要吟詩一首。
顧朝辭眉頭緊蹙握緊拳頭,全無附庸風雅之心,江河入渠,稍有不慎便有可能決堤,大壩更是如此,如若承不住水壓定會功虧一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