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廟裡香火鼎盛,剛一進門便看到兩根比成年人還大一倍以上的蠟燭,旁邊還有各型別號的香盤,上面寫著祈禱納福的心願,繁鬧景象與宜君縣裡的窮困潦倒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猴王不禁感嘆,這裡的百姓飢寒交迫,可當縣令的卻無所作為,盡知道信仰一些虛無縹緲的佛界大仙,活該一城的人跟著他一起受苦。
猴王繼續朝著內堂走去。
這時一尊巨大的佛像映入眼簾,其身有十丈之高,兩側微微凸起,上半身則被紅色綢緞遮蓋著。
猴王對佛門已無半點好感,見此情景不禁眉頭一挑,冷笑一聲:“蓋著身子,是沒臉見人嗎?”
猴王慢慢朝著佛像走去,想看看這個佛像到底是誰?可這時,寺廟內的燭光突然燒得旺了起來,耳邊隱約有一個聲音在警告他不可擅動!
可猴王才不管這些,手抓著綢緞,一點點地將它掀開,整個過程中,無數個身影在他的腦海中閃過。
燃燈、如來、觀音、彌勒佛、文殊…
凡是佛界的大能,猴王都想了一遍,可就在綢緞被掀開的一剎那,他傻眼了。
映入眼簾的的佛像竟是一個身披金色戰甲,腳踩藕絲步雲履,頭戴龍頭紫金冠,手握如意金箍棒的美猴王!
猴王啞然失笑,驚呼:“怎麼是俺老孫?他們是不是搞笑了?俺沒有成佛啊!”
猴王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可轉眼又覺得哪裡有些不對勁,他圍著佛像轉了一又轉,突然停了下來。
“俺過去穿的可是鎖子黃金甲,頭上戴的是鳳翅紫金冠,這不是俺!這是六耳獼猴!”
想到這裡,一股怒氣驟然升起,確定佛像是六耳獼猴之後,猴王緊握重拳,朝著它狠狠地打了過去。
“哐當!”
令猴王沒有想到的是,佛像異常堅硬,連打數拳,手都腫了起來,可佛像卻毫髮無損。
“可惡!”
“既然一隻手不行,那俺就兩隻手一起上,手打不動了俺就把腳也給用上。”
猴王的脾氣很倔,想要讓他主動放棄是一件很困難的事,經過他猛烈的攻擊,佛像上終究還是出現了裂痕,且裂痕越來越大。
見此情景,猴王心中大喜,也顧不上疼痛,使勁地向佛像橫衝直撞,稍許過後,寺廟裡傳出一聲“轟隆”巨響。
看著地面上支離破碎的佛像,猴王滿意地拍了拍手,說出一堆狠話之後便想溜之大吉。
可就在猴王前腳剛踏出大門的時候,蘇威察便帶著十個守衛趕了過來,指著猴王大聲罵道:“臭小子,你深夜跑來這裡到底想搞什麼勾當?”
猴王有些心虛,連忙解釋道:“沒什麼,俺就是睡不著來這裡走走!”
“騙人!”
蘇威察懶得與猴王廢話,一把推開猴王之後,便邁著六親不認的步伐走進了寺廟。
“啊…”
寺廟裡傳出一陣瘋狂的咆哮,看著已經倒塌的佛像,蘇威察暴跳如雷,指著猴王怒吼道:“來人啊!將此賊給我抓起來。”
一時間,十個守衛一擁而上,有的拽著胳膊,有的抬著腿,有的抓著頭,直接將猴王凌空舉了起來。
但猴王並不屈服,反應過來之後,他便開始用力掙扎,十個守衛竟然無法將他制服,眼看就要被他掙脫開時,蘇威察突然衝了上前,從衣袖裡拿出一面銅鏡,對著猴王喊道:
“好你個賊人,我們縣令大人待你不薄,你為何要恩將仇報 ,毀我宜君縣至寶!”
該銅鏡名為照妖鏡,是先天聖人在開天闢地之後,取承天之巨石置於三昧真火中煅燒而成,有定妖魔、查本相、追尋蹤跡之功效。
猴王在大鬧天宮、捉拿青獅精、對戰六耳獼猴時都見識過照妖鏡的威力,此鏡對付妖魔鬼怪時威力無窮,心中不由得暗歎,世間凡人是怎麼得到這照妖鏡,心中猜想這蘇威察乃天神所變。
“還不快點在俺面前現出原形。”
說罷,猴王的眼睛裡便放出兩道金光朝著蘇威察飛去,過去識別妖魔他全靠這雙火眼金睛。
可令猴王意想不到的是,火眼金睛對蘇威察一點作用都沒有,照了半天才發現自己照了個寂寞。
猴王有些失落,可蘇威察卻異常激動,就在猴王催動火眼金睛的那一刻,蘇威察便猜到了猴王的真實身份。
蘇威察對猴王冷眼一笑,隨即將照妖鏡對準猴王,口唸咒語,轉眼之間猴王的本相便出現在照妖鏡中。
蘇威察深信眼前之人便是如來苦苦尋找的孫悟空,迫不及待地往鏡子裡一看,可沒看到的卻是一個身子半透明的怪人,臉上頓時露出了猙獰之色,自言自語道:“他明明會火眼金睛!為什麼不是孫悟空呢?”
猴王對六耳獼猴恨之入骨,不砸他的佛像難消心頭之恨,他對蘇威察如此護著六耳獼猴感到既憤怒又好奇,正所謂敵人的朋友也是敵人,於是沒好氣地說道:“俺不知道李靖與你有什麼淵源,但想困住俺,可沒有那麼容易!”
猴王從師菩提,對五行之術頗有研究,深知萬物相生相剋的道理,雖然照妖鏡對於妖魔鬼怪來說就是一個噩夢,可對於神族與巫妖族人來說,它起不到任何作用,當初大鬧天宮之時,托塔天王李靖就曾使出過照妖鏡來對付他,但只能跟著,無法困住。
蘇威察不信邪,繼續拿著用照妖鏡對著猴王,希望能夠讓他顯出猴子的本像。
不過結果還是一樣的,蘇威察並不知道,此時的猴王早已集東皇鍾、玄武血、補天石於一體,脫胎換骨,本相就是半妖半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