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陽候甘梓與寒浞乃是磕頭的把兄弟,正是透過甘梓,寒浞才接觸到后羿,才有機會建立寒國,因此寒浞對城陽候甘梓非常的敬重。

甘梓成家比較晚,算是老來得子。甘童出生之後,生的甚是靈巧可愛。基於父親甘梓和寒浞的關係,甘童也時常會到王宮玩耍。

別看寒浞為人兇狠,但是對甘梓的兒子甘童甚是喜愛。一日他跟甘梓商議之後,收甘童為義子。

自此,甘童在朝中也常常被視為寒浞的御兒幹殿下。

本來寒浞已經有兩個兒子一個女兒,可是在他心裡總感覺有些不踏實。

寒浞年輕時,曾拜混元教主為師,習得一身的本領,成為大荒一代戰神。只是在做了寒國國主之後,貪戀女色,酗酒行樂把自己給搞垮了。

因此寒浞希望好好的培養甘童,讓他日後能保護自己。

甘童成為自己的御兒幹殿下後,寒浞便把他介紹給了自己的師傅混元教主,讓甘童跟隨混元教主學藝。

這個混元教主不是旁人,他的前世乃是防風,曾與大禹王聯手治理九州水患。

舜帝將大荒王位禪讓給大禹之後,大禹為了彰顯自己的威望,下令給九州部落的首領在會稽之山會盟。

不想,汪芒氏首領防風因故遲到,結果大禹王不由分說便讓甲士把防風給殺了。防風被殺之後,大禹王為了防止汪芒氏國叛亂,結果派兵屠盡汪芒一族。

大禹王之所以殺死防風,其實是在徇私洩憤。

因為防風和大禹治水之時,兩個人的意見經常不一樣,甚至多次鬧得很僵。而舜帝為了制衡大禹,有時候故意站在防風一邊,這讓大禹王非常的生氣。

當時曾有人向大禹王告密,說舜帝惱怒大禹心胸狹窄,不能容忍,有意把大荒王位傳給防風,這讓大禹對防風更加的憤恨。

因此大禹王暗暗發誓,有朝一日自己得勢之後,一定殺死防風。

所以當大禹王在會稽之山召集各部落會盟之前,大禹就制定好了殺死防風的計劃。當看到防風遲到,大禹王不由分說,便將防風殺死。

僅僅因為遲到,便被大禹王誅殺,防風認為自己死的太冤。防風死後跑到天界向天帝太昊告狀,太昊也覺得防風死的太冤,准許他在會稽之山復生。

防風復活後,在會稽之山修煉八方混元功,自稱混元教主,以期待來日報大禹王殺族人之仇。

怎奈大禹王乃是大荒之主,劃九州安天下,鑄九鼎定乾坤,神威所至,就連天界諸神都禮讓他三分。

混元教主想幹掉大禹王,天帝太昊恐怕第一個不答應。

混元教主收了一個徒弟,正是寒浞。後來寒浞先後殺死了后羿和帝相,建立寒國取代夏國,算是給師傅混元教主報仇雪恨。

混元教主很感念寒浞,因此當寒浞把甘童交給自己後,他便將自己平生所學全部傳授給了甘童。

甘童跟著混元教主,不但習得八方混元功,混元教主還給甘童打造了一對蓋頂轟雷錘,以便日後行走大荒護身所用。

甘童跟著混元教主學藝十年,功成藝滿之後,便遵從師命下山回到大荒扶保寒浞。

甘童下山之後,回到寒國拜見寒浞。寒浞大喜,並讓甘童展示一下自己都學了哪些本領。

一番獻藝之後,寒浞見甘童武藝高強,錘法奧妙,頗有法術,心裡很是高興,更是把自己的坐騎火麒麟賜給了他。

甘童也非常感念寒浞對自己的厚愛,因此暗暗發誓效忠寒浞。

在很多人看來,寒浞對甘童的好,比自己的兩個親兒子寒澆和寒奕還要好。

其實,寒浞內心另有打算。

按照禮法來講,寒澆是寒國的世子殿下,寒浞百年之後王位是要傳給寒澆的。

可是寒浞多疑,他擔心自己的兒子等不到自己死那一天,便效仿自己殺死後羿一樣,殺死他成為寒國的國王。

因此,寒浞刻意培養甘童,就是是為了讓甘童保護自己的安全。

在寒國之內,甘童的武力僅次於世子寒澆。不過他很少隨軍征戰,大部分時間就在都城安邑,為的就是保護寒浞。

可是千算萬算,寒浞還是沒有躲過兩個兒子和大國師風莫的算計,被他們安排刺客奎剛暗殺,死於非命。

寒浞被奎剛刺殺,魂魄遊走到甘童的府邸,告訴了甘童自己被刺殺的真相。

甘童獲得寒浞被刺殺的真相後,當即大怒,他沒有想到寒澆和寒奕膽敢弒父篡位,這還了得!

甘童年輕氣盛,他誓要為乾爹寒浞報仇。

次日早朝,當大國師風莫和二王子寒奕,向寒國眾臣宣佈寒浞暴斃,世子殿下寒澆繼承王位,成為寒國國主。

就在這個時候,甘童闖了進來,大罵寒澆弒父篡位。

聞聽甘童在大殿之內罵自己弒父篡位,寒王澆是勃然大怒,他起身道:“甘童,你這個無知的豎子,怎可信口雌黃,今日我便要了你的性命。”

說罷,寒王澆從王位之上跳下,揮拳便打向甘童。

甘童毫不示弱,舉手還擊。說實話,甘童雖然勇猛,但還不是寒王澆的對手。

就在此時,大國師風莫過來,施法將兩人分開。

在風莫看來,寒王澆初登王位,不宜再掀起殺戮。況且,這個甘童是城陽候甘梓的兒子,如果甘童 有個三長兩短,甘梓必定會向少康獻城投降。

如果少康得了城陽,就可以揮動大軍直接進入寒國的腹地了,到時寒國就會岌岌可危。

寒王澆一看風莫勸架,自然明白他的心理,當即便回到王位,他手指甘童怒喝道:“今日本王暫且讓過你衝撞罵殿之罪,左右金甲武士給我轟了出去。!”

甘童也知道,憑自己一己之力,自然打不過寒澆,不等金甲武士上前,甘童轉身便離開了王殿。

甘童一走,左右大臣更沒有敢懷疑寒浞是怎麼死的了,都再次向寒王澆跪拜俯首稱臣。

寒王澆雖然懊惱甘童罵殿,但見自己王位穩固,也就心裡釋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