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離答應東皇太一願意留在扶桑,這讓武觀感到非常意外。
其實,莫離公主跟武觀來扶桑,除了跟他一起取回震天盔甲外,她私下裡還是想尋找多年前來扶桑消失的太虛長老廣陵子。
廣陵子在扶桑消失,對清虛觀來說一直是個謎。
清虛觀掌門廣成子雖然一直不待見自己的這個師弟,可是他也很想知道廣陵子到了扶桑三島之後,到底遭遇到了什麼。
是修煉成仙了,還是遁入了魔妖之道。
此外,魔王顓頊雖然背後支援寒國統馭大荒,但是單靠顓頊的力量,很難對付天界的大神。
雖然顓頊告知國師風莫已經在和扶桑三島的東皇太一達成一致,一起對抗可能支援少康的天界諸神,但是寒國並沒有和東皇太一接觸過。
寒莫離其實對武觀撒謊了,國師風莫並沒有表示要想娶她的意思。
這次前來扶桑,寒莫離不過是奉了大國師風莫和哥哥寒澆之託,假借到扶桑尋找廣陵子之名,探聽一下東皇太一的虛實和本意。
不過,令寒莫離沒有想到的是,自己在洞溪古鎮碰到了前往扶桑三島的武觀,更沒有想到自己會對武觀一見傾心。
寒莫離自小在王宮長大,所接觸的男人除了父兄和國師風莫,再就是自己的僕從和奴隸。
父親寒浞和兩個哥哥,對自己是非常寵愛的,而僕從和奴隸對自己只有順從,可以說公主莫離對於男人,一直是高高在上。
直到在洞溪古鎮碰到武觀,看到他降服了赤炭墨龍駒,莫離便被武觀深深的吸引了。
從滄海之碧,到扶桑三島,武觀對莫離照顧有加,更捕獲了公主的心。
可是無論自己再怎麼喜歡武觀,在父親和哥哥建立寒國的大業面前,她又怎能因自己一己之私,而忘記了自己的使命。
對於寒莫離來扶桑三島的真實目的,東皇太一早已瞭如指掌,唯一蒙在骨子裡的不過是武觀一人而已。
武觀到現在還以為,莫離來扶桑三島不過是來找廣陵子的,順便逃脫風莫的追求。
聞聽莫離執意要留在扶桑,武觀擔心他在扶桑會有什麼閃失,於是便說道:“莫離,我可以幫助你在扶桑尋找你的師叔廣陵子,然後再帶你一起離開。”
不想莫離搖搖頭說道:“武觀,你還是趕緊回去吧。據我所知,大國師風莫已經找到了少康藏身之所,他正在派人去刺殺少康,少康現在需要你的保護。”
武觀聽莫離這麼說,自然不敢在扶桑多待了,他對莫離道:“既然如此我且先回,你在扶桑要多加小心!”
莫離道:“不用擔心我,東皇太一他們絕不會傷害我的。等我找到廣陵子師叔,自然會回去找你的。”
聽到這裡,武觀便起身向東皇太一和寒莫離告辭。
就在此時,莫離又說道:“武觀,你出走大荒拯救少康,要當心我的哥哥寒澆。”
寒澆,寒國的王子,大荒世界的戰神!他註定是武觀,這一生最大的對手。
莫離雖然心疼自己的哥哥,可是她更不希望哥哥寒澆傷害到武觀。
女人有的時候是複雜的,寒莫離也是如此。
儘管自己父兄的基業不可動搖,可是如果武觀真的有什麼閃失,寒莫離自然是不安願意看到的。
武觀衝著莫離點點頭,然後轉身頭也不回的直奔扶桑島的海邊,赤炭墨龍駒正在那裡等待自己的主人武觀。
寒莫離留在扶桑,東皇太一併沒有再阻攔武觀離開。
武觀和赤炭墨龍駒,再次乘坐方舟返回了大荒世界的滄海之碧。
歷經一陣風波之後,武觀再次回到了滄海之碧。
想起去扶桑時,是莫離陪自己去的,可是回來卻是自己一個人,武觀心裡自然是莫名的惆悵。
可是,到那裡去尋找少康呢?
莫離已經告訴武觀,少康此時正在虞國避難。
原來寒浞殺死少康的父親相帝之後,少康的母親便逃回了自己的母國的任城,並在那裡生下了少康。
少康在任城長大之後,立志要為父親報仇,恢復大夏國,而此時寒浞也知道了少康的存在,到處派遣刺客追殺少康。
很快,大國師風莫安排的耳線,找到了少康的藏身地任城,不得已,少康再度逃亡,來到了虞國。
虞國之主虞思是舜帝的孫子,跟夏啟當年關係非常好。正是在夏啟的保護下,虞思才成為虞國的國主。
虞思不但收留了少康,而且還把自己的兩個女兒嫁給了少康,並派重兵保護他們。
為了讓少康安心,虞思還把虞國最為富饒的地方綸城給了少康,讓他在這裡招兵買馬,以圖後事。
很快,大夏國的老臣伯糜帶著一幫前朝舊臣前來投靠少康。
少康在綸城聚事,很快便被大國師風莫察覺,便告知了寒國國王寒浞。
為了一勞永逸的剪除掉少康,寒浞派他的兒子寒澆親自率領人馬前往綸城抓捕少康。
寒澆此次從寒國都城斟鄩發來了十萬大軍,氣勢洶洶直撲綸城。
寒國替代夏國都幾十年了,可是大荒的百姓一直感念夏啟帝和太康的恩情。
在寒澆看來,少康是寒國的心腹大患。只要少康活著,夏國國祚就有恢復的可能。
因此,這一次出兵,寒澆不但決定攻陷綸城殺死少康,也要把虞思的虞城攻下,以絕後患。
而少康也很快知道了寒澆帶兵討伐之事,他知道如果綸城被寒澆攻下,整個大荒再沒有自己的容身之處,自己的復國之念再無實現可能。
少康和虞思商議決定,這一次是豁出去了,誓死抵抗寒澆大軍,絕不會逃走。
綸虞兩地的百姓,除了少康和虞思的子民,還有許多為躲避寒國暴政逃難來的,他們也都支援少康與寒澆拼個你死我活。
少康和虞思知道,憑藉自己手裡這點人馬,根本不是寒澆的對手,於是少康安排人把所有的老百姓,帶上了龍門山,以免他們遭受戰亂之禍。
而大臣伯糜,也是四處尋求外援,聯合盟友抵抗寒澆。
知道了少康在虞國的綸城,武觀不敢怠慢,騎著赤炭墨龍駒直奔虞國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