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行!”江四妮趕緊拒絕。

宋三疑惑的看著她,“剛剛不是你說要與我成婚嗎?現在怎麼又不同意了,我都願意上門了你還有什麼不同意的?”

“我……我……”江四妮腦子轉的飛快,可是就是想不到拒絕的理由,還有點想不通事情怎麼就這樣了,到嘴的肉都飛走了。

“我們四妮呀最是乖巧聽話,心靈手巧的,娶她做媳婦好處可不少,保證孝順公婆,友愛妯娌,愛護小輩,而且我也知道眼下這日子過得艱難,彩禮只收五斤糧食就成了。”趙月芹說道。

宋三搖搖頭,“我娘為我操勞了大半輩子了,我怎麼忍心她繼續操勞下去,只要我嫁了人,也免得她幫我出彩禮,日後幫我帶孩子了,我還挺願意做上門女婿的,不過說好了,日後四妮至少要生兩個兒子,一個姓江,一個姓宋,只要你們答應了,再把十斤糧食拿過來,我立馬就可以去你家和四妮成婚。”

宋三明白過來後也算是繼續把不要臉發揚光大了。

四妮氣的吐血,可是眼前那麼多人盯著自己,難道真的要一個上門女婿嗎?

趙月芹向她使眼色,江四妮明白過來,兩眼一閉就這麼暈了過去。

“四妮,你怎麼了,你別嚇娘呀。”趙月芹趕緊抱住人,往自家休息的地方走去。

村長又怎麼會不明白這兩母女的把戲,更加覺得丟臉了,朝著李桃兒說道,“家裡人不懂事,做出這樣的事情,是我對不住了,這裡有一個雞蛋,你給宋三補補身子吧。”

村長從袖口處拿了一個雞蛋遞給宋三,甩甩袖子就走了。

沒熱鬧看大家也都散了。

有人還在嘀咕,“這五斤糧食就能娶江四妮是不是真的啊,我家裡還是能拿得出來五斤糧食的。”

有人看得明白,“用五斤糧食,也就彪子能夠娶到人,其他人那肯定不行。”

“就彪子,整日遊手好閒,啥事不做的,四妮多想不開才會嫁給他啊,我不比彪子好多了。”

旁人笑笑,沒再爭論。

這宋家逃荒路上過成什麼樣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彪子不行,但是他娘特別行呀。

李桃兒回去也準備了一斤粗糧,讓趙月紅送去村長家,算是宋三的賠罪。

趙月紅不明白,“彪子都被那母女兩冤枉了,為啥還要去賠罪啊,還給一斤粗糧。”

李桃兒抱著小魚兒頭都沒抬,“那你吃這些粗糧吧”

趙月紅哪裡還回得去過去的日子,又不是白米不好吃,幹嘛吃粗糧。

可是這粗糧可以給孩子,可以給別人,她就是不想給趙月芹母女兩。

李桃兒只好耐心和她解釋,“彪子光天化日之下撲倒了人不假吧?”

“那還不是那對母女用計謀,說不定三弟的東西就是四妮故意藏起來的。”

“我們可以不管那對母女,可是我們要給村長一個面子,他也算是給了我們不少的幫助,如果不是他警覺,說不定我們下場和王家村一樣了。”

趙月紅用她不太聰明的腦子想了想,覺得李桃兒說的好像有點道理,把這糧食給送過去了。

去的時候滿臉不情願,誰知道她回來的時候臉上笑開了花。

都不用別人問,她自覺的就來到李桃兒身邊說道,“娘你知道嗎,剛剛趙月芹說的話竟然有人當真了,還真提著五斤糧食去求親去了,你知道是誰嗎?”

趙月紅一臉你快問我的樣子。

宋玉珠在一旁聽到了,立馬湊過來,“大嫂是誰呀?”

趙月紅也沒有繼續賣關子,說道,“是老宋家的人,奶奶為二伯父的孩子求呢,還說看上哪個都能成婚,江四妮才剛醒過來,又暈了過去,奶奶也被趙月芹趕跑了。”

以前趙月紅就看不慣宋老大親近老宋家的人,東西是給出去了,啥都拿不回來,可是他願意自己也不好說啥,如今可算是給她出了一口惡氣了,老宋家也算是給隊伍添了一些笑料。

宋玉珠也跟著幸災樂禍,“誰腦子正常會把家裡的女兒嫁給二伯父的孩子,那可是要給他們家放牛做馬的。”

不過說著她也覺得可惜,當然不是可惜以孝為天的二伯父,而是可惜二伯母,嫁了多久就被宋老太太磋磨了多久。

那彥錦松的母親呢,會磋磨自己嗎?

想到這宋玉珠才發現一個問題,自己好像很久都沒有想過彥郎了。

以前每天都要去尋他一趟,尋不到他就會亂想,可是現在大家都在隊伍中,自己只要休息的時候多走幾步就可以看到心心念唸的彥郎。

而自己閒下來只想著休息,休息好了就跟著娘練練拳法,再和大家比劃一下,時間就這麼過去了。

突然想起彥郎,宋玉珠覺得自己好像沒以前那麼想他了,不過還是很想見見他,說幹就幹,她立馬爬起身來。

“娘我去走走。”

李桃兒只囑咐她一句,“不要去的遠了,快些回來。”

宋玉珠應了一聲就離開了。

“啊啊啊……”懷裡的小魚兒對著李桃兒咿咿呀呀的,一邊說話,口水一邊流了下來。

李桃兒不時給她補充點奶粉,小孩子長得快,身子也結實,手腳都有勁,不時噔噔兩下。

對於這個自己迎接出生,自己取名字的小傢伙,她還是多了幾份偏愛,只要有空就會抱抱她。

小傢伙也十分親近李桃兒,雖然被抱習慣了,但只接受她孃的抱抱,其他人一抱就哭,也就給李桃兒幾分薄面,被抱的時候哼唧幾聲就好了。

許招娣身子也恢復的差不多了,更是沒個閒下來的時候,平日裡抱著孩子,休息的時候孩子睡著了就開始納鞋底,縫衣服,現在大家穿著的衣服都打上了不少補丁。

江四妮母女回去後,再也沒有找過來過。

就這麼又前進了四五日,村長又召集了一次人。

“這次我把大家叫過來是有一件事要說,我們前面的那座山山體險峻,聽說還有一條大長蟲出沒,又不好走,還繞路,所以我們研究了一下,決定繞到官路上,走過這片區域再進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