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婚期臨近,李家莊也逐漸忙碌了起來。

老崔作為一個前隋官油子,辦事能力相當靠譜,婚禮的各項事務被他安排的緊緊有條。李楓作為婚禮的主角,只需要批條子掏錢就行了。

“君侯,這是賓客名單。”老崔將一份厚厚的名單遞給了李楓。

李楓在請期之後,就給在長安的皇室、勳貴,以及三省六部九寺、四府十二衛的主要官員、將領們發了請帖,不過當時確定要參加婚禮的人並不是很多。

這個時代的婚禮儀式通常在黃昏舉行,所以被稱為“昏禮”,經過數百年的演變才成為“婚禮”。

李家莊距離長安幾十裡,儀式在黃昏舉行的,參加婚禮的人十有八九是回不去長安的。先不說李家莊能不能住的下幾百號人,單就是賓客們第二天能不能按時上班都是個大問題。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李楓想把儀式放在中午,結果被老李頭噴了一頓。

最後,在老李頭的指示李二把天策上將軍府賜給了李楓。

(秦王府和天策上將軍府不是一個地方,天策上將軍府是李世民被冊封為天策上將軍時的官署。)

官署和住宅的功能不同,當年天策上將軍府比四府十二衛的官署都大一號,光那個教場都有四畝地,想要將之作為住宅需要進行大規模的改建。

李二把這個工程交給了工部,工部立刻派人進行勘查,按照要求制定改建計劃。

當李二看到工部送來的改建費用清單後,果斷決定還是把天策府留著,讓工部把廬江王李璦的府邸修繕一下賞賜給了李楓。

李楓和九江大婚,彩禮是他爹李淵和九江的,嫁妝是他這個當二哥的出,現在還得出婚房,再花大錢改建天策府,那他豈不是成大怨種了?

(廬江王李璦作為李建成黨羽,玄武門之變後,他在王君廓的蠱惑下起兵反叛,結果被王君廓殺死邀功。王君廓的下場也不怎麼樣,他在奉召入朝途中懷疑自己被人舉報,然後企圖叛逃突厥,結果半路上被鄉民所殺。)

天策府改建工程量大不說,按工部預算至少要五千貫。廬江王府雖然閒置了兩年,修繕費用要遠低於天策府的改建費用。

廬江王府修繕好之後,涇陽侯府正式掛牌。

李楓也再次發了份請柬,這回收到請柬的全都表示一定到場,沒收到的也透過各種渠道表達了一下想要參加婚禮的意願。

李楓倒是不介意婚禮熱鬧一些,但動靜要是搞的太大的話,總會有些不太好,所以他把皮球踢給了李二。

李二很爽快的同意李楓大辦一場,正好借婚禮彰顯一下皇家對李楓的恩寵。

“嗯。就按名單準備吧。”李楓翻閱了一下名單後說道。

“君侯,儐相人選可定下了?”

“……”老崔的這個問題直接就把李楓給幹沉默了。

“儐相”也做“擯相”,指替主人接引賓客和贊禮的人。《周禮·秋官·司儀》:“掌九儀之賓客擯相之禮,以詔儀容辭令揖讓之節。”

唐時,婚禮中陪伴新郎的男子和陪伴新娘的女子也稱為儐相。也就是現在所說的伴郎、伴娘。

李楓完全沒考慮過這件事,一般來說,擔任儐相的都是好友,可他的朋友大多都是中年大叔,地位倒是足夠,可這形象嘛,那就是一言難盡了。

“此事我自有安排。”李楓一副“一切盡在掌握”的表情,淡定的問道:“還有什麼事嗎?”

“這是支出清單。”老崔將另一份單子遞給了李楓。

李楓一邊翻看著單子,一邊說道:“婚禮當天,以太子的名義,給養濟院送些肉食。”

“是!”

“多準備些喜糖和喜蛋。”

喜糖和喜蛋是發給沿途百姓的,不是給賓客的。

“是!”

“食材一定要備足,廚子、侍從不夠就去招太子、蜀王和越王借。”

“是!”

“長安府邸裝飾的怎麼樣了?”

“裝飾都已經準備好了,婚禮前兩天就會全部掛起來。”

“嗯。莊子上的流水席安排好了嗎?”

“人手都已經安排妥當了,食材也準備好了。”

李楓婚禮會在長安舉行,他準備在第二天回李家莊辦個流水席,畢竟主家有喜事,不能忘了莊戶不是?

“嗯,那就先這樣。讓馬漢備馬,帶幾個人跟我出去一趟。”

“是!君侯!”

。。。。。。

按照李楓對李二家那群公主們的瞭解,自己接親那天肯定要被那群不省油的大小姨子們刁難,所以這儐相的選擇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首先,要找兩個抗揍的,這倒是好辦,讓蘇烈和尉遲寶琳上就行。

可是這年頭新娘子的兄弟們會把新郎擋在大門外,出題考驗新郎和儐相,在外面拖的時間越長,鬧的越熱鬧,越顯得新娘子在孃家地位高、受重視。

這時候就需要兩個才思敏捷、能言善辯的儐相了。

馬周才能倒是可以,但他的地位不夠,擔任儐相容易落人笑柄。

李楓把主意打到了崔敦禮和王珪身上,當然,他不是找這兩位當儐相,這兩位一位三十三,一位五十九,找他們當儐相屬於丟人現眼。

李楓準備找他們借兩個人,這年代要找人才最快的辦法就是從世家大族裡找,科舉也就是圖個樂子,當不得數。

出於對老年人的尊重,李楓先去了王珪家。

遞上拜帖後,門子神色古怪,留下一句:“涇陽侯稍待,小人這就去稟報。”

看著一溜煙跑進府邸的門子,李楓吐槽道:“讓客人站在大門口,這五姓七望待客之道也不怎麼啊!”

門前持戟的武士目不斜視,對於李楓的吐槽權當沒聽見。

(貞觀二年,王珪暫代侍中,晉爵永寧郡公,所以他是有資格門前列戟的。上次李楓打上門是晚上,又恰逢中元節,列戟的衛士放假。)

“阿郎!”

看著神色慌忙的管事,王珪不滿的呵斥道:“慌慌張張的,成何體統!”

“阿郎,涇陽侯李楓前來拜見!”管事也不囉嗦,直接彙報。

“嗯?”

王珪仔細思索了一番,自己最近和皇帝走的很近,家裡也沒人惹到李楓,這小子突然上門是上門意思?

(古代上門都是提前兩三天遞上拜帖確定上門時間,主人回覆後再上門。直接上門若不是關係近的話,是很失禮的行為。)

“涇陽侯人呢?”

“額!門……門口!”管事磕磕巴巴的說道。

王珪聽了好懸沒背過氣去,讓客人在大門口等著,傳出去他王家的臉都不夠丟的。沒好氣的說道:“那你還杵在這裡幹什麼!趕緊把人請到前廳奉茶!”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