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乾符三年那個動盪的時代,戰亂頻繁,而宋威作為朝廷的一員大將,卻因其老邁昏庸,無法勝任戰鬥之任。他深知自已的不足,卻又不願直面失敗,於是私下與曾元裕商討起了自已的小算盤。
“曾將軍,你可記得當初龐勳叛亂被平定後,康承訓是如何獲罪的嗎?”宋威在密室中,壓低聲音對曾元裕說道。他的話語中充滿了憂慮和不安,彷彿預見到了自已的命運。
曾元裕眉頭緊鎖,他自然知道宋威所指何事。龐勳叛亂被平定後,康承訓雖然立下了赫赫戰功,但卻因功高震主,最終落得個身敗名裂的下場。這樣的前車之鑑,讓曾元裕也不禁感到一陣寒意。
“宋將軍,您的意思是……”曾元裕試探著問道。
“我們如果成功剿滅這些草賊,能免禍嗎?”宋威直截了當地問出了自已的擔憂。他深知朝廷的複雜和險惡,一旦功成名就,往往就會成為別人的眼中釘、肉中刺。
曾元裕沉默片刻,然後緩緩說道:“宋將軍所言極是。我們若真的剿滅了這些草賊,恐怕也難以善終。”
兩人相視一笑,心中都明白了對方的想法。於是,他們達成了一個默契:留下這些草賊,讓天子繼續擔憂,這樣他們也能繼續保持自已的地位和權力。
不久之後,賊兵果然再次來襲。然而,宋威卻並未按照朝廷的命令出兵迎戰,而是等賊兵一走就立即撤軍。他的行為引起了朝廷的注意和不滿,但也讓他避免了與賊兵正面交鋒的風險。
皇帝得知此事後,勃然大怒。他意識到宋威已經失去了戰鬥的意志和勇氣,無法再為朝廷效力。於是,他立即下令撤換宋威,任命忠武軍節度使崔安潛為行營都統,以前任鴻臚卿李琢代替宋威,以右威衛上將軍張自勉代替曾元裕。
然而,就在朝廷忙於撤換將領之際,草賊卻趁機在蘄州、黃州等地頻繁出沒。他們燒殺搶掠,無惡不作,讓當地百姓苦不堪言。蘄州刺史裴渥雖然有心抵抗,但無奈兵力不足、士氣低落,根本無法抵擋草賊的攻勢。
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裴渥只得答應為王仙芝上表求官。他希望透過這種方式來平息草賊的怒火、挽救百姓的性命。雙方經過一番商議後達成了一個協議:裴渥為王仙芝上表求官、草賊罷兵休戰。
王仙芝與黃巢等草賊首領與裴渥一同赴宴慶祝。席間觥籌交錯、歡聲笑語不斷,然而這背後卻隱藏著深深的危機和不安。裴渥雖然暫時保住了蘄州的安全和百姓的性命,但他也知道這只是權宜之計、並非長久之計。草賊的野心和貪婪是不會滿足的、他們早晚會再次來襲、給當地百姓帶來更大的災難和痛苦……
在隨後時間中,唐僖宗的一次封賞,卻成了王仙芝內心動搖的契機。原本,他與黃巢一同領導的義軍,如狂風驟雨般席捲大地,誓要橫掃天下,為百姓謀求一線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