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有小孩掉出陽臺的新聞。原因是大人不在家,把門鎖了,但孩子很想出去找大人,就爬陽臺出去。
在以前這種是可以的,那時候樓沒有那麼高,但現在不行。
比如縱身一躍,就可以看出縱是代表高度。
小孩想爬出去是人類基因裡面的思維模式,只會顧及看到的部分,看不到的,就顧及不到。”
馮辰:“確實,站得高看的遠,尤其是俯視更是一清二楚,能力足夠,我們看待世人,就像用顯微鏡觀察細菌一樣簡單。”
歸一:“嗯,總之還是那句話,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發家致富靠自己。我待你們是一樣的。”
聊了一陣兒之後,馮辰感覺自己所有的雜念全部都放下了,包括亂七八糟的叛變師門的亂想。
之前他真覺得自己比王武學的多,他身邊沒帶孩子,有比王武更多的時間,學一切能學的技術。
認為學成了就能賺大錢,去看兒子,甚至能把兒子接回來。
但是王武的事告訴他,能力與個人財運,真的是兩碼事。
馮辰:“我能再問一個問題嗎?”
歸一:“嗯,你說。”
馮辰:“我這麼悲觀厭世的人,您當初為什麼願意接納?”
為什麼願意接納?這個問題歸一沒有想過,馮辰的悲觀厭世他知道,馮辰自己知道,包括認識的所有人都知道。
他甚至不敢把親生的兒子養在身邊,他覺得自己照顧不好他。
厭世,又沒勇氣自殺,妻離子散的時候,從小一起長大的兄弟,拖著嗷嗷待哺的孩子有求於他。
生生的把他拉拔人世間,互相扶持著過日子。
人真的很奇怪,可以共患難。
但共富貴真的很難,別說共富貴,就是別人突然發家致富了,都會有見不得人好的情緒。
窮的兩大一小,一包泡麵兩饅頭,算一頓飯的時候,都想著以後有錢就好了。
真有錢卻沒那麼好,首先居然是自己的心理感覺不好。
厭世等死的,居然有這種情緒,原來他始終是個凡人。
以為跟著歸一他們後面修行,多少沾點仙氣的。
第一次真正認知到“職業以外都是凡人”這句話真正的意思。
以前看著悶聲不響,只是因為沒有足夠讓他動心的才一直悶聲不響。
歸一:“大概是你孩子帶的不錯,你看著比王武那個親爹更靠譜,你很心細,有耐心,可能是你把虧欠自己孩子的那份,情緒情感釋放到了王解元身上了吧!總之你很好。”
馮辰:“原來是這樣!”
“別想太多,緣分到了你們父子會團聚。”
其實會不會團聚馮辰真不看好。
他看過很多尋親的故事,沒有一直陪伴,始終有一份疏離感,隔閡在親人之間。
見馮辰沒有回覆,歸一又補了一句,“陌生人都能處成朋友,沒父子緣分,可以當朋友處,現代人有事不都靠朋友攜手並進麼?”
當朋友處,這句話說到了,馮辰的心坎裡面了。
王解元就經常跟他說:乾爸你是我最好的朋友了,小白除外。
馮辰:“謝謝師父,我一定好好參悟,多學本事,一定會做出成績給你們看的。”
歸一:“嗯,坐等!”感覺馮辰鮮活了,有人氣了,之前他一直都是一種行屍走肉的狀態。
馮辰:“謝謝,我以前覺得自己,對什麼都是逢場作戲的態度,是修心養性的最好辦法,現在看就是行屍走肉而已。層次達不到,就不是那回事。”
這算是覺悟了吧!
歸一沒有回覆,他的話。發去一條,要帶小白去洗澡的資訊,就放下手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