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鄭德本留下爛攤子,薛大鼎想了又想,最要緊的是安定民心。

而能安定民心的只有糧食,但眼下最大的糧倉都是空的,這訊息要是爆出來,災民鐵定要亂。

一旦災民亂了,整個城就亂了,百姓要跑路,甚至官員都有可能帶著糧食跑路。

因此這個訊息絕不能被爆出來。

薛大鼎才讓曹州的幾個主事官員絕不能洩漏這個訊息,這只是其一。

而讓李祐將船隊備用糧食借出來,其實是為了放入常平倉,再從常平倉拿出來賑濟災民。

看起來多此一舉,這麼幹也是有些無奈。

因為薛大鼎剛剛上位,對地方的掌控力其實幾乎為零,賑災涉及人員眾多,萬一洩露了出去,那麻煩大了。

將糧食放進去是為了上一道保險。

他計劃著,只要撐過今晚,明天朝廷的糧食就能抵達。

到時候有了糧,心中自然不慌,只是這船隊的糧食是給李祐和幾百護衛吃的,這能隨便借麼?

因此,薛大鼎非常的猶豫和糾結,但為了災民,他還是狀著膽子讓李祐拿出糧食。

李祐也是一臉吃驚的看著他,本以為他想出了什麼好辦法,結果就這。

這要是出了意外,那得餓三天才能回長安,但回想起災民吃的那黃黑黃黑的粥。

此刻李祐感覺內心伸出傳來中鐘鼓之音,不就是借糧食一晚上麼,反正明天糧食就回來,有什麼好擔心的。

他毫不猶豫的回答道:“好!!”

薛大鼎一聽,看向李祐的目光變得莫名,滿臉的激動像是打了雞血一般。

他恭恭敬敬的行禮道:“殿下仁慈,臣為災民謝過殿下!”

李祐擺了擺手,不就是借糧食麼,這算得了什麼,想了想他又叮囑道:“不過這事,千萬別讓別人知道。”

這要是讓李二知道了,豈不是得改觀?這還怎麼玩?

薛大鼎先是一愣,還以為李祐說的是別讓權萬紀知道,權萬紀和自己這群人不對頭,要是被他知道了恐怕會壞事。

想至此,連忙答應道:“殿下放心,此事絕對不會有外人知道!”

李祐擺了擺手,這事自己也插不上手:“去吧,把事情安排好。”

他現在最關心的是梁猛飈抄家抄到了多少錢。

畢竟自己這一趟犧牲這麼大,不僅來之前捱了頓打,現在還得貢獻口糧,關鍵是說不定回去的時候還得被李世民嘉獎····

哎···造反真是太難了!

現在也只有鄭德本家的錢能夠安慰自己了,只希望別出什麼岔子。

······

經過通傳,府衙上下大小主事的官員都被喊來商議政事。

一見到李祐,頓時議論紛紛。

“頭頂三梁冠,金附蟬,犀簪導,這身打扮,陛下真的派了皇子前來?”

“沒錯了!陛下真的派了齊王殿下來,可是怎的不見刺史?”

“鄭刺史剛才在城門想糊弄殿下,被齊王殿下斬首,以儆效尤。”

“啊!?怎會如此?”

事情才剛剛發生,眾多官員還不知道鄭德本已經死了。

在低聲傳過訊息後,眾人噓聲如蟬,看向李祐的目光戴上了畏懼。

這才剛見面就把曹州最大的官給砍了,要知道李二都沒這麼隨意過,這誰不怕啊?

等眾人來齊,在眾目睽睽下,李祐緩緩開口說道。

“本王奉父皇命,手持天子令,巡查曹州,濟災救民···。

城外見曹州刺史貪贓枉法,為非作歹,草菅人命,本王已經將其斬殺,望爾等以此為戒···。

本王先命薛大鼎,暫代曹州刺史,掌管曹州大小事務···”

李祐宣佈完自己的是來救災的,順帶解釋一下殺鄭德本,最後任免薛大鼎暫代曹州刺史。

做完這些,李祐做起了甩手掌櫃,將政事堂交給了薛大鼎。

他有自知之明,救災這事自己不懂,還是別指手畫腳。

話音說完,眾人齊齊抬頭看向了這個黑臉的儒雅的書生。

只見薛大鼎起身說道。

“承蒙殿下厚愛,本官暫代刺史一職,專為旱災而來。

傳本官命令,守住所有城門,守住交通要道,所有災民百姓,若無重要之事,只許進不許出!

開放常平倉,熬煮麥粥,安撫災民···修建災民營,安置老弱婦孺,派遣大夫,探望患病傷者···。”

說著,他的目光看向了剛才的那幾位官員,示意著什麼。

幾位主事的官員有些詫異和不解,這常平倉是空的,從哪裡給你整糧食!

雖然不解,但面對薛大鼎的示意,他們幾人不得不回應:“下官遵命!”

眼見著自己的領導都聽命了,曹州大小的官員也沒什麼多說的,一同跟著行禮。

李祐猜測,這是要故意演糧倉還有糧的戲碼。

不過讓李祐不解的是,為什麼薛大鼎第一時間是阻隔交通要道?

其實也不怪李祐,無論是電視劇中還是小說中,古代饑荒,那第一個就是放糧賑災。

這其實是不對的。

當饑荒來臨時,最先採取的措施應該是阻隔道路,控制言論。

如果不這麼幹,災民受到謠言的就會四散而逃,為了生存下去,有的會流落山頭成為山匪,有的會竄進城內成為盜匪。

流落山頭多半沒命,但是竄進城內成為盜匪,那就危害大了。

要是城內的災民越來越多,城內的百姓被搶奪糧食後,就會變成新的災民,加入搶奪盜匪的隊伍,這就會形成惡性迴圈,最終會拉起一個造反的隊伍。

而另一種可能是,災民聽見賑災,從四處聚集在這裡,賑災的壓力將會直線上升,到時候城內不管多少糧食都不夠吃,就和鄭德本乾的一樣。

要是沒有支援城破也只是時間問題。

每個州郡都這麼做,那麼災民的數量分攤給各個州郡,災民就不會被聚集在一塊,能夠更高效的控制乾旱所造成的饑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