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聽尊便!呵呵!”

劉弘文的臉被侍衛死死的壓在地上但仍囂張的看向蕭亞,輕蔑地笑著。

“把他關進慎刑司,隨你們用刑,直到他吐出真東西來,至於她,先關起來,不許任何人靠近。 ”

早在劉弘文一句‘悉聽尊便’之時,芷蘭就癱軟在地上,她怎麼也沒想到自己寧願捨棄一切也要保護的人竟然這麼對她,撕心裂肺、絕望,都已經無法描述她的痛苦。

劉弘文二人都是被侍衛拖走的,一個充滿憤恨與不甘,一個則生無可戀。

“叫人看好她,別讓她死了。”

“是!南越國國王現在應該已經得到訊息了,如果劉弘文一直不鬆口,小姐打算怎麼辦?”

“他們此次計劃已經泡湯了,他說不說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們要藉著此次機會讓南越國出點血。”

“小姐的意思?”

“劉弘文是因為帶兵襲擊千盛驛站而被抓的,於理上他們處於弱勢,所以南越國定然不會公開處理此事,我們何不趁此機會多賺一些?”

蕭亞一笑,心中早就有了主意,不賺白不賺嘛!

“南越國國王是出了名的小人,他怎麼肯輕易讓咱們佔了便宜?”

李承乾心思縝密,考慮的總是那麼周全。

“他們的世子在咱們手裡,他不想也別無他法了。等著看吧,他會主動聯絡我們的,至於這次抓回來的人以及上次關起來的奸細都要好好的審審。”

“屬下會知會慎刑司的人,一定讓他們吐出點東西。”

“這就是了!對了!我這身邊缺人手,儘快給我補個辦事利落的人來!”

“是!屬下回去就讓內務府仔細挑選個家世清白的來伺候小姐,不過小姐,芷蘭……”

“她現在一副生無可戀的樣子,你什麼都問不出來的,但要留她一命。”

“小姐有何打算?”

“她們顧家乃書香門第,在南越累世為官,家風清正廉潔,在當地威望極高,留著她,日後自有用處,多派些人看好了,可別出什麼差錯。”

“小姐放心,屬下會派人嚴加看管的,絕不會讓她死了。”

“那就好!時辰也快到了,走吧 。”

早朝上,兩班列齊之後,有唱和官在前面喊到:

“有事出班早奏,無事捲簾退朝!”

話音剛落,只見右側之中一人手舉朝笏喊道:

“臣有事啟奏!”

向下看去,只見一人身著深緋色官服,站了出來,跪在殿中央:

“臣國子監祭酒楊繼勝有本啟奏,稟主上!前者鄭奇因構陷忠良,罪犯欺君,被貶為平陽別駕。

據悉,鄭奇自打到了平陽城之後,終日流連於煙花柳巷,不問政事,還幾曾大放厥詞,目無王法,還望主上懲處!主上!這就是他醉後最愛吟唱的詩詞,請主上過目。”

內侍從旁接過奏章,回到殿上屈身奉上,蕭亞接了過來,展開攤在手上,上面是一首詞賦,寫道:

“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與疏狂。曾批給雨支風券,累上留雲借月章。

詩萬首,酒千觴,幾曾著眼看侯王。玉樓金闕慵歸去,且插梅花醉洛陽。”

“好一個‘且插梅花醉洛陽’啊!他活的倒是瀟灑。”

蕭亞不置可否,鄭奇是自己派去探查情報的,他是什麼人大家都心知肚明。

“主上容稟!臣敢拿性命擔保,鄭大人絕不是這樣的人。”

一看隊友被攻擊,林然急忙站出來解釋。

“你的話怎能作數?”

“對!做不得數!”

底下有幾個官員急忙附和著,圍攻林然。

“好了!楊繼勝,你身為國子監祭酒,不好好管理自己的事,反倒替言官分擔起重任了!是不是你的工作太過清閒?還是你以為滿朝言官都不如你啊?”

一看林然獨木難支,蕭亞開口了。

“主上恕罪!臣雖非言官,但有些事實在是看不下去,才忍不住進言的。”

“你身在宛城,又如何得知平陽城的事?竟還如此詳細!”

王淮適時出擊,一針見血。

“主上!臣雖然身在宛城,但在平陽城有幾個朋友,這些也是聽他們說的。”

“大膽!道聽途說之事也敢拿來糊弄本王,我看你是頭上的烏紗帽戴的太久,都忘了自己姓什麼了吧!”

“主上恕罪!是臣失察,臣一定吸取教訓,再不敢隨意聽信傳言了。”

一看情況不對,那人急忙跪下求饒。

“楊繼勝,身為國子監祭酒,不思本職,還聽信傳言,以訛傳訛,罰俸兩個月,以儆效尤!”

“是!臣謝主隆恩!”

“退下!”

“是!是!”

楊繼勝狼狽的向後退去,站回到佇列裡,過了好一會,他趁人不注意,才悄悄的擦了擦額頭滲出的汗,仍驚魂未定,畢竟原歸寧中郎將王仁的例子擺在眼前,自己只是罰俸兩個月,已是萬幸。

他在心裡暗下決心,日後還是少與太師等人聯絡了,畢竟新主已經掌權,他吳立民再大也掀不起什麼風浪,免得到最後受害的還是自己,為官之道,應審時度勢方得長久。

“今後諸卿應各思己職,勤勉政事,多把心思放在百姓身上,凡事為天下著想,這官才能做的長久。”

看來今日也沒有什麼大事,蕭亞不過不痛不癢的申斥幾句,也沒動怒。

百官見好就收,都跪地行禮,齊聲喊道:

“臣等謹記主上教誨,定當勤勞王事,不敢有二心!”

“還有一事,本王要同眾卿家商議,前幾日邊關異動,南越國世子劉弘文率人突襲通都驛,被李將軍擒獲,現已押解進京,關在天牢之中,眾卿家可有什麼主意?”

蕭亞一口氣說完,便仔細觀察著群臣的反應。

“南越國世子被俘?怎麼之前一點訊息都沒聽說啊?”

“是啊!我也沒聽說啊?”

此話一出,底下群臣議論紛紛,你一言我一語的說了半天也沒人能說出個所以然來。

古來明主治世,賴有賢臣,蕭亞看著滿殿的文武大臣心裡早就憋著一股火了,都是一群酒囊飯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