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好,張總,咱們先聊聊頭天的事,別的事咱們晚上聊。”
吃過了午飯,趙小天直接開門見山的和張總聊起了頭條,也一點都沒含糊。
“現在的新聞門戶,就好比一張報紙。市場上一共只有幾份報紙,大家沒得選,只能看“最好的報紙”。
但是這份報紙真的一定適合所有選擇它的讀者嗎?未必。
很多使用者們讀它,只是因為沒有更好的選擇。
如果有一天,市場中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小報紙,也就是我之前和您提過的自媒體。
使用者的選擇變多了。但是,選擇的難度也增加了。
而這個時候,就體現出我們頭條的價值了,我們就好像一個報刊亭,裡面有幾乎所有的報紙和雜誌。
使用者到了報刊亭,報刊亭的老闆會根據使用者的需要推薦報紙,甚至針對使用者的需要把不同報紙的內容重新做出一份文摘,成為專門針對使用者的、最適合使用者的報紙。
這就是我之前和您強調的個性化推薦的重要性!
雖然現在自媒體還沒有興起,但是從圍脖上,已經初現苗頭,我認為以後的圍脖不僅僅需要明星、名人。
還需要一些草根中的大明星,無論是在電影,時尚,動漫,影片,音樂,財經還是汽車等方面,都是未來自媒體的發展方向。
而且我聽說藤信準備開通一個叫做公眾號的專案,這個專案我認為就是自媒體發展的第一炮。
而我們要做的,就是藉著這股東風,把我們的頭條,做成最成功的報刊亭。
畢竟這個新模式對讀者太友好了,大大提升了閱讀效率!”
趙小天一口氣說了很多,雖然他還是說出了一些自己現在不應該知道的資訊,但是這次他能圓回去,所以他不怕。
張總在一旁也聽得熱切,趙小天對於頭條未來發展的觀點,完全是說進了他的心坎裡了!
有很多想法都像是給他撥開了面前的迷霧,讓他感覺豁然開朗,尤其是自媒體方面。
張總感覺自媒體應該是未來的趨勢,於是直接開口問道:“小天,聊聊你說的自媒體。”
“它區別於傳統媒體的是資訊傳播渠道、受眾、反饋渠道等方面。
以前的傳統媒體,他們是把自己作為觀察者和傳播者。
而自媒體,我們就可以理解為“自我言說”者。因此,在寬泛的語義環境中,自媒體不單單是指個人創作,群體創作、企業圍脖都可以算是自媒體。
自媒體的內容其實是不固定的,沒有統一的標準,也沒有相應的規範。自媒體內容是由自媒體人自行決定的。
而目前的自媒體雖然已經出現,卻還沒有壯大。但是我認為他的特點是平民化。
自媒體內容的主要表現形式有文字、圖片、音訊、影片等,這使得自媒體內容的呈現形式豐富多樣。
運營自媒體的核心和關鍵在於優質內容,只有品質優良的內容才會受到人群的追捧、關注及轉載,而在未來,最關鍵的是流量變現!
只有實現了流量變現,才能激發越來越多的自媒體人,而透過一些平臺的宣傳,這就會形成一個正向的迴圈,讓自媒體越來越壯大。”
趙小天接著給張總介紹他理解的自媒體。
“你說的我明白了,就是透過正向激勵的手段,使頭條吸引到足夠多的自媒體人來投稿,從而達到讓自媒體的生態越來越豐富,使用者可選擇的內容也越來越多。從而達到你所說的新模式戰勝舊模式。”
張總聽了趙小天的解釋,直接給出了自己的理解。
趙小天都驚呆了,不愧是大佬,自己僅僅只是說了說未來的發展方向,大佬就能得出核心的結論。
看來成功的人都是有成功的原因的。
“是的,張總,您說的太對了!”趙小天說道。
兩人又聊了一下現在頭條開發上遇到的困難,雖然趙小天在寫程式碼方面是一竅不通,但是作為股東,一些東西還是需要知道的。
這也能體現張總的為人。而且張總也想試試,他山之石是否可以攻玉,看看趙小天的一些想法能不能給他一些幫助。
兩人就這樣聊了一下午,前幾個小時是趙小天說,張總聽,等張總把趙小天掏空了之後,就變成張總說,趙小天聽了。
兩人的位置轉換就是這麼奇妙。
晚上6點,張總抬手看了一眼腕錶,對著趙小天說道:“走吧,小天,時間也晚了。今天就先聊到這。咱們先去吃個晚飯,正好給你介紹一個我的前同事。”
“好的,張總。”趙小天說著直接站起身,和張總一起離開了酒店套房。
兩人來到酒店的餐廳,就見餐廳裡用餐的人並不多,角落裡坐著一個男人,看年紀27,8歲的樣子,帶著一副眼鏡,看樣子也是一個技術型人才。
兩人走到男人桌旁,男人看到張總過來,也是起身相迎,他和張總握了握手。便轉過頭來,衝著趙小天問道:“這位就是你說的那個很有想法的小兄弟麼?”
張總笑著回道:“對,這就是我和你說的趙小天,小天,這是我之前同事,耿坤,你叫他耿大哥就好。”
趙小天雖然不認識來人,但是也知道這個人肯定不一般,也不敢託大,直接伸出手去握了握耿總得手,說道:“耿大哥,你好,我叫趙小天。”
耿總先是沒說話,而是仔細的打量了一下趙小天,然後才說道:“果然是英雄出少年啊!沒想到你這麼年輕就已經有了這麼成熟的想法。老張和我說了說你的想法,雖然沒細說,但是我對你的想法很感興趣。今天我做東,咱們好好聊聊。”
“好的,耿總。我的專案現在還不太完善。”趙小天話說到一半,看到張總對他使了一個眼色,就接著說道。
“這是我倉促之間做的專案計劃書,您先過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