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平安進入浴桶,大呼一聲:“好爽!”

就在這時房間的門被推開了,徐平安以為是李小寶給自己拿衣服進來了,頭也沒回便隨意地說道:“小寶,衣服給我放架子上就行了。”

身後的人沒有說話,默默地把衣服放到了架子上,但是卻沒有立馬出去。

徐平安剛想說讓李小寶出去,身後之人便上前,將雙手搭在了徐平安的肩膀上。

徐平安被嚇了一跳,人整個地往前面一縮,立馬看向後面。

只見李念月默默地站在後面,房裡的水汽在她額前垂落的碎髮上凝結成水珠,點滴地落在她白皙中帶著紅暈的臉上。

徐平安見是李念月,一下子也是安心下來,尷尬地說道:“月兒,我自己洗就可以了。”

李念月聞言並沒有答話,而是默默地站在那裡,和徐平安對視良久,才朱唇輕啟,小聲說道:“我幫你按一下肩膀。”

徐平安汗顏,不好意思地說道:“這,不必了吧。”

可李念月就似沒有聽見一樣,輕聲說道:“靠過來。”

徐平安見對方似乎不達目的,誓不罷休,便無奈地靠在浴桶上,任由李念月柔嫩的小手在自己的肩膀上按著。

沒多久,徐平安只覺很是舒服,一隻手搭在浴桶邊上,歪著腦袋靠在手上便漸漸睡著了。

不知道過了多久,徐平安被李小寶叫了起來。

徐平安這才意識到李念月已經離開了。

“怎麼不叫醒我?”,徐平安邊穿衣服邊問道。

李小寶站在一張凳子上,替徐平安整理頭髮,說道:“月兒姐姐不讓我們叫你,說想讓公子你多休息一下,期間月兒姐姐還給公子加了幾次熱水。”

徐平安聞言沉默。

之後的幾天,徐平安便在自己的小院裡放鬆了幾天,每天稍微曬曬太陽,看看古詩典籍,再給李念月他們講講故事,偶爾出門買點東西,日子倒是很舒服得很。

休息的日子結束後,徐平安便來到姚廣孝的辦公室。

見徐平安過來,姚廣孝也不意外,起身迎接道:“徐公子大駕光臨,有失遠迎,有失遠迎啊。”

徐平安趕緊表示沒關係,說道:“姚師大可不必如此。”

姚廣孝捋著鬍子哈哈大笑,說道:“你要的盔甲樣式我給你準備好了,你跟我過來看看。”

於是徐平安便跟著姚廣孝來到一間屋子裡,裡面一個架子上正掛著一副晚明時期的布面甲。

姚廣孝指著架子上的布面甲說道:“這種樣式的盔甲,製作起來成本最多也就百貫,維護成本也低,雖然不如山文甲好用,但老朽覺得犧牲的一丁點防禦與舒適,與省下來的錢相比屬實值得。”

姚廣孝撫摸著架子上的布面甲又說道:“殿下的意思是,既然可行,那王府即日起就讓工匠開始製作,到了年底估計可以給你那一百多人都配上。”

徐平安大喜,趕忙感謝道:“那就多謝姚師了。”

盔甲的事情搞定,徐平安便與李小寶還有姜小五二人回到了軍營。

這時能探親計程車兵都已經探親完了。

徐平安便命令士兵們以小旗為單位,不得中途離隊,兩名總旗做監督,到軍營外進行訓練。

倒也沒什麼新穎的地方,就是出去搞長跑,增強體力。

於是眾人在徐平安的帶領下,一隊一隊跑出軍營。

這倒是讓營地裡搞後勤的老弱婦孺頗為感興趣。

營門附近的馬老頭看著這些士兵,不禁感慨道:“蒙元要是如此練兵也不至於失掉了天下啊。”,他年輕時當過一陣子元兵,不過是被強徵的,當時的上官,一個個都喝兵血,能滿員就不錯了,還訓練個雞子。

一旁的婦女笑道:“馬老,還在懷念你那大元吶,這都大明瞭嘞。”

馬老頭笑罵道:“去你的,我哪有懷念蒙元的道理。”

徐平安早就讓姜小五探好了路在這幾天,於是徐平安便帶著人繞著北平周圍跑。

這次計劃是十公里。

好在不是晚明時代的兵,這些明初士兵的身體素質說實話,徐平安覺得還可以。

十公里的路程竟然沒有一個人掉隊。

不過倒是徐平安有些吃不消,跑了大概五六公里,就感覺肺像是在被火燒一樣,喉嚨幹得快冒煙了,腿痠得厲害。

不過每當這個時候,徐平安只覺胸前的玉墜開始發熱,然後自己身體上的勞累便一掃而空。

徐平安靠著這個也是跟上了大部隊的步伐。

接下來的幾天徐平安也是逐步加大訓練的強度,每天都要跑得更遠,隔天還要加重,在身上套個沙袋什麼的,搞得士兵們叫苦不迭,不過一看自己的上官徐平安都能堅持,甚至負重更多,也便沒了什麼怨言。

就這樣徐平安的隊伍也在附近的幾個鎮子和村上出了名,徐平安還被冠了個不太好聽的名頭“跑跑將軍”。

百姓們很多也不清楚百戶具體是個什麼官,反正當兵的頭頭都叫將軍就對了。

農曆九月八日,徐平安途經北平周邊一個叫作黃家村村子。

徐平安見大家都已經很累了,便讓大家在村口的空地上自己找個位置,休息半刻鐘再出發。

士兵們紛紛解開負重的沙袋,背靠背地坐在地上休息。

徐平安命令個小旗管好自己計程車兵,便靠在一棵老槐樹想想接下來隊伍該怎麼發展。

良久,正當徐平安準備集合隊伍出發時。

這個村的村長,一個六十多歲,鬍子花白的老頭這時帶一些村民押著兩名士兵走了過來,徐平安一看這不是自己手下的兩名士兵是誰?一個叫作大魚,一個叫作小魚,兩兄弟來著。

徐平安知道這老頭是這個村的村長,便趕忙上前問道:“黃老,您這是?”

被稱作黃老的老頭,擺擺手,招呼村民把兩名士兵押到前面來,而後說道:“徐將軍,您的隊伍這些天經過我們村,卻秋毫無犯,想必你們也是一支可稱精銳的部隊,但我沒想到您的軍隊裡,竟然還有兩隻害蟲。”

此時士兵們也都圍了上來,紛紛過來看熱鬧。

黃老頭指著兩名士兵說道:“將軍,您手下的這兩名士兵不經主人家同意,擅自進入他人家中,要水喝,原本這人家裡就只有一個老母在家,聽到聲音便出門檢視,見到是兩個陌生人,也只是要點水喝,也便沒有計較,原是無事的,恰好這時這家人的兒子和兒媳回來了,便說了他們兩句,結果這就打起來了,您說這叫什麼事。”

徐平安看著這兩名士兵問道:“你們去人家家裡喝水乾嘛打人家啊?”

兩人中的大魚說道:“大人,我們原本帶的水不夠,就想著去村裡打點,見一家人院門沒關,院裡有水井便打算進去打點,這家人的老母倒是沒和我們計較,讓我們打完水就離開。”

“可誰知這時這家人的兒子兒媳回來了,說什麼好男不當兵,當兵的沒一個好東西,總之說的很難聽,我弟弟一氣之下就和他打了起來,後來這家人的兒子叫人,我們便被一群人圍住,押了過來。”

黃老頭見這兩人說完,便讓人放開了他們,對著徐平安說道:“徐將軍,這件事原也不是什麼大事,這兩人我還給您了,希望下次你們的隊伍不要再經過我們村。”

徐平安接受了這個建議,黃老頭對徐平安的理解表示感謝。

回到軍營,徐平安在校場集合眾人。

大家看著徐平安陰沉的臉不由得都為那兩名搞事計程車兵感到擔心。

徐平安站在隊伍前面的木臺上,說道:“這件事本不是什麼大事,也就是一口水的問題,但你們要知道我們是大明的將士,守護的是大明的百姓,今天喝百姓一口水,明天吃百姓一口糧,再過些時日是不是要拿老鄉的頭顱去請功了?”

臺下眾人皆是沉默不語。

徐平安又說道:“今天這事我不怪你們當中任何人,無論是大魚和小魚,還是管你們的大小旗官,但我希望以後,你們再遇到這種事情要忍住,忍不下也要硬忍。”

“從今天開始,每個人都要背好我下面說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並認真執行,知道了嗎?”

臺下士兵紛紛答道:“知道了。”

於是徐平安說道:“這《三大紀律》分別為:一切行動聽指揮、不拿群眾一針一線、一切繳獲要歸公。《八項注意》分別為:說話和氣、買賣公平、借東西要還、損壞東西要賠、不打人罵人、不損壞莊稼、不調戲婦女、不虐待俘虜。”

而後徐平安嚴肅地說道:“都清楚了嗎?”

臺下士兵:“都清楚了。”

於是徐平安便讓他們站在這裡背,徐平安檢查兩名總旗,兩名總旗去檢查手下的小旗,小旗再去檢查普通士兵。

臺下計程車兵紛紛背了起來。

“一切行動聽指揮、不拿群眾一針一線,?,後面是什麼來著?”

“喂兄弟,你知道後面是什麼嗎?”

“一切繳獲要歸功。”

“哦,哦。”

......

......

徐平安對眾人的態度很是滿意,他叫來搞後勤的馬老頭,問道:“老先生,能幫我找個會寫字的來嗎?”

馬老頭問道:“要寫字的嗎?老頭我就會。”

徐平安沒想到這馬老頭倒是有些東西,便吩咐他去買點漆,在軍營的木牆上把這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寫下來。

馬老頭欣然應允,屁顛屁顛地去忙活。

徐平安看了看時辰,差不多過了一個時辰了,便讓姜小五和古大山上來背。

姜小五背得賊溜,古大山雖然有點斷斷續續,但好歹也背完全了。

於是徐平安便讓二人去檢查其他人的背誦情況。

搞完檢查工作,徐平安便下令以後每天早晚都要全軍背誦一遍,以後不得再有脫離隊伍,與百姓發生衝突的行為。

從剛接手這批人到如今,半年都已經過去了。

徐平安的軍隊裡伙食很好,這也源自於他自己也出了錢來補貼這群人。

現在軍營裡的每個人基本都是一身腱子肉。

徐平安雖然沒有搞得自己成了個肌肉壯漢,但看起來也是孔武有力。

說實話,徐平安自己也搞不明白,自己看起來沒什麼力氣,但實際上卻很是有力,之前他還未察覺,直到前些日子,他隨手拿起架子上的長槍,發現這玩意和以前小時候玩的那種塑膠中空的玩具一樣。

之後他又試了試兩三百斤的石頭,也是較為輕鬆地舉了起來。

徐平安不信邪,又找了個七百斤的大石,不過這次有些吃力,本來徐平安舉到一半,發現自己舉不動就要放棄時,胸口處的玉墜又是一陣發熱,徐平安一下子就舉了起來。

這個舉動引得軍營裡計程車兵們嘖嘖稱奇。

不過後面徐平安想再舉起這塊石頭,試了幾次都沒能成功。

到如今這一百多人早就把徐平安當成主心骨了,就連古大山都以徐平安馬首是瞻。

邱福軍營內。

一名士兵彙報著徐平安近期的所作所為。

邱福聽完,不禁陷入了沉思。

倒是旁邊一名姓丁的百戶開口說道:“士兵不練搏殺之法,只練陣列,兩軍真正交手後,如何是好?我看這徐平安簡直是兒戲。”

旁邊一名百戶站出來說道:“丁百戶慎言,這徐百戶深受殿下喜愛,想必還是有些本事的。”

丁百戶身材不是很高大,有點精瘦,但手上的老繭都證明了他不是個完全沒有本事的人。

丁百戶譏諷著說道:“不是兒戲是什麼?這姓徐的就是個靠著諂媚上位的小人罷了。”

那名被懟的百戶見此也不再說什麼。

丁百戶的話,其實也道出了這個軍營裡大大小小各級軍官的心思,畢竟他們都是上過戰場,拼過,九死一生過的人,才混到如今這個位置,對於徐平安這個空降過來就和自己平級的人,他們自然是不服。

其實邱福心中也有些不滿,但他相信自家殿下的決定。

於是邱福問道:“那你們想怎麼辦?”

這時丁百戶開口說道:“過些時日殿下估計就要從應天府回來了,倒是我們舉辦一個大閱兵,讓殿下看看這姓徐的和我們這些老兵的差距,若是這姓徐的帶的兵還可以,那我無話可說,讓他繼續帶就是了,如若不行,便趁早讓殿下收回徐平安的任命。”

邱福想想,好像也不是不可以,於是針對徐平安的一件“陰謀”展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