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天府即南京,又稱金陵。

此時雖然已經入夜,但皇城裡一處宮殿內還是燈火通明。

裡面的御案後坐著的正是洪武大帝朱元璋。

聽著毛驤的彙報,朱元璋的臉上浮現出一絲耐人尋味的笑容,但很快被冷漠的神情掩蓋了下去。

毛驤彙報完畢。

朱元璋的手指輕輕點著龍椅旁的扶手。

良久,御案的陰影后,朱元璋那雄渾的聲音傳來:“老四倒是收了個奇才。”

毛驤恭敬地回道:“是否要提醒一下燕王殿下?”

朱元璋眼神閃過一絲寒光,而後淡淡地說道:“先不用管老四的事,先把胡惟庸的事情搞明白。”

毛驤拱手道:“是。”

胡惟庸前些年被冠以各種罪名而被而被朱元璋殺掉了,他當然是罪有應得。

可朱元璋並不想就此結束,有時候死人比活人有用。

淮西勳貴們個個功勞甚大,以李善長為首形成的淮西集團對自己行政多有掣肘。

他擔心未來太子登基這些人會自恃功勞,驕橫跋扈,不聽皇帝的命令,產生什麼不臣之心,威脅到太子的統治。

所以這幫人,朱元璋並不打算放過,有一個是一個,關聯到的全都要殺掉。

至於對皇位有覬覦之心的老四朱棣,朱元璋並沒有放在心上,覬覦皇位的兒子又不止朱棣一人,秦晉二王還死死地盯著呢。

況且他相信朱標能壓得住自己這些弟弟,由於當年到處打仗,這些弟弟一半時間都是他帶著的,長兄如父的威嚴讓這些蠢兒子們都不敢輕舉妄動。

就在這時,殿門外傳來一陣腳步聲。

朱元璋眉頭皺了起來,著一個小太監出門看看是怎麼回事。

接著便見小太監帶著別的一幫太監進了來。

為首的老太監來不及向朱元璋行完禮,哭著說道:“陛下,太孫殿下不行了。”

“什麼?”,朱元璋大驚,立馬起身前往太子所在的東宮。

此時的東宮已經亂成一團,朱元璋給自己身邊的大太監一個眼神,大太監心領神會,快速帶人穩定東宮的形勢,保證不出什麼亂子。

朱元璋來到一處小宮殿內,太子朱標帶著自己的嬪妃和其他兒子們趕忙上前見禮。

在簡單的交流的一下情況之後,朱元璋的臉上陰沉得能滴出水來。

朱元璋不顧太醫的阻攔,進屋察看完朱雄英的情況,便到了隔壁的一處偏殿之內休息。

淮西黨?蠢兒子們?還是這東宮內的人?

朱元璋獨坐在黑暗之中,屋外侍衛和太監沒人敢發出一點聲音,因為他們知道自家陛下,在想事情的時候就喜歡一個人獨坐在一個地方,不準任何人打擾。

許久之後,殿外的小太監來報,皇太孫殿下薨了。

朱元璋開啟門,神情無悲無喜,走去隔壁在安慰了朱標幾句後,便起駕回宮。

同年六月。

大明一代賢后,朱元璋原配馬皇后馬秀英病重。

朱元璋來到後宮探望。

見到這個陪伴自己走過一生的女人即將離去,心思深沉,當上皇帝后喜怒不形於色的朱元璋還是流露出了正常人應有的悲傷。

朱元璋來到馬秀英的病榻前,不禁淚如雨下。

“重八,我要走了,以後就沒人再管著你啦。”,馬秀英有氣無力地說到。

朱元璋緊緊地握住髮妻的手,說道:“妹子,咱已經找了最好的大夫給你來看病,你一定能好起來。”

馬秀英勉強露出一個微笑,說道:“重八,我的身體我很清楚,你就不要麻煩下面的人了,希望我走了之後你也不要遷怒於任何人,你的脾氣就是這樣,以後要收著點。”

朱元璋心如刀絞,泣不成聲地說道:“知道,知道,只要妹子能好起來,妹子叫咱做啥都成。”

馬秀英又說道:“我沒多少時日,可能撐不過這兩個月了,叫孩子們都回來吧。”

朱元璋點點頭,吩咐手底下的人馬上通知各地藩王、以及嫁出去的公主回京。

馬秀英又說道:“重八,我知道你對老四有所看法,但棣兒好歹也是我一手帶大的,我早就把他當成自己親生兒子,如果,我是說如果,未來儲位易動,重八不必在乎我,棣兒定是個有用的,必能克承大統,帶領大明走向繁榮昌盛。”

朱元璋本想呵斥馬皇后後宮不得干政,但看著馬秀英憔悴的面容,這句話他卻怎麼也說不出口。

只能點點頭表示答應。

北平,燕王府。

朱棣上午在接到朝廷傳來的訊息,也是悲痛欲絕。

“朱能!”,朱棣朝著門外大吼一聲。

朱能便很快走進朱棣的書房。

燕王朱棣本想交待什麼,但想了想,便讓朱能去召集王府所有屬官過來,包括徐平安。

徐平安在接到訊息後,趕到了朱棣的書房,此時書房內,王府高層基本上都到齊了,以邱福為首的武官勢力,還有以姚廣孝為首的文官勢力。

見徐平安進來,朱棣於是宣佈道:“母后病重,本王要火速回京,北平的各項事務還得仰賴各位。”

眾人紛紛應聲稱是,並讓朱棣放心回京,有他們這些王府老人在,北平亂不起來。

接下來,朱棣便把在北平的各項事務給安排了一番。

交代完畢後,朱棣便讓大家回去各司其職,不過徐平安卻被留了下來。

朱棣說道:“徐先生,此次我會先行一步,過兩日王妃和英兒他們也會起程回京,我們不知何時才會回來,你想必是要閒下來的。”

徐平安笑道:“無礙,這也是無奈之事。”

朱棣也深表認同,但他還是怕徐平安無聊,於是開口說道:“要不徐先生在我手下再領個差事?”

徐平安哭笑不得擺手說道:“不用,不用。”,說實話,他是真樂得清閒,雖然平時教導兩個小傢伙也還挺有趣的,並不無聊,但他是真的不想“上班”,畢竟真能躺平,誰能拒絕,現在他又不缺錢花,無論是朱棣每個月給的月錢,還是海津那邊的收入。

不過徐平安越是這樣拒絕,朱棣越是覺得這是謙辭的說法,於是堅持道:“先生想在府內任何職,我朱棣均可開給先生。”,他同時也是怕徐平安閒不住,萬一跑掉怎麼辦。

徐平安無奈,只能接受燕王的提議。

於是朱棣問道:“先生想要什麼職位?”

徐平安思索再三,但還是想不出什麼職位適合自己,雖然自己有現代人的知識,但這些官職自己就算是看過電視也不甚瞭解,估計上手難度挺大的,徐平安覺得何必給自己找麻煩。

但燕王朱棣的“好意”又不能拒絕,這讓徐平安很是苦惱。

突然他靈機一動,說道:“不如殿下給我百十個士兵,我一定替殿下訓練出一批精兵。”

朱棣聽完眼睛一亮,說道:“好,我從我的親軍裡劃一百人出來給先生,兵器盔甲這些一應俱全,有什麼別的需求可以找姚師或者邱福解決,還望先生能替我訓練出一批百戰百勝的強兵。”,其實這是客套話,這些親兵本就是百裡挑一的優質士兵,只要徐平安不是特別離譜,別把他這批人訓廢他就滿足了,不過這能拴住徐先生,也很值得。

朱棣為趕時間,下午就直接帶著幾十名親衛直接離開北平了。

燕王府內,上上下下也在忙碌,徐妙雲明日也要帶著孩子們回南京。

她素來知道自己的夫君有奪嫡之志,只是礙於自己父皇朱元璋和大哥朱標的權威,不敢直接表露出奪嫡的想法,但只要有能接近皇位的機會,他還是會毫不猶豫的抓住。

她得帶著孩子們早點趕路,在父皇朱元璋面前留個好印象,這也是對自家夫君的助力。

經過數日的徹夜疾馳。

朱棣終於是渡過了長江,回到了南京。

他來不及休息,進了城就直接駕馬衝向皇宮。

朱棣先是見過太子朱標和皇帝朱元璋,接著便來到馬皇后的寢宮。

馬皇后如今每日都只有兩三個時辰是醒著的。

她若有所感,在朱棣進門時便醒了過來。

見到母親憔悴的樣子,燕王朱棣就像個孩子一樣趴在母親床邊哭了起來。

馬秀英讓宮女扶著自己坐起來。

朱棣見狀也是趕忙給母親背後塞上枕頭。

接著馬秀英便人宮女太監們走遠些,自己有話需要單獨對朱棣說。

“棣兒。”,馬秀英聲音有些沙啞地叫到。

朱棣擦掉眼淚,趕忙說道:“孩兒在這兒。”

馬秀英溫柔地替朱棣擦掉眼淚,有些無力地說道:“都娶了媳婦當爹的人了,還哭鼻子,讓外面的大臣們看見,你又得被你父皇訓了。”

朱棣強忍住悲傷,冷靜了下來,說道:“太醫可有看好母后身體?”

馬秀英有些吃力地笑道:“哎,你母后我可能就快撐不住嘍。”

朱棣握住母親的手說道:“母后的身體定然會好起來。”

馬秀英說道:“孩兒啊,我現在就撐著等你那些個哥哥弟弟們早點回來,見上最後一面我就可以安心的死去了。”

朱棣眼中含淚,說道:“母后別說什麼死不死的,母后肯定會長命百歲。”

馬秀英笑道:“孩子這個世界上有誰又能是長命百歲呢?”

接著馬秀英話鋒一轉,強撐著擺出一個嚴肅的樣子,說道:“棣兒,有些話,母后怕是再不說就來不及了,你要記住,接下來我給你說的話,你一定要爛在肚子裡,一輩子都不能讓別人知道,明白嗎?”

朱棣恭敬地回道:“兒臣一定謹記。”

於是馬秀英說道:“棣兒,你並非我親生的這件事,想必你已經知道了吧?”

“你也不必說你不知道,這麼些年朝堂內內外外我還是知道些東西的。當年,你父皇還沒當上皇帝之前,有一次醉酒,臨幸了一名侍女,這名侍女就是你的母親,她也是我身邊最得力的丫頭。”

“後來你母親難產而死,就只留了你一個人,恰逢當時我剛剛小產沒多久,你母親從滁州開始就一直跟著我,對我來說,沒有功勞也有苦惱,我怎麼忍心她的孩子生下來就沒有母親,我便謊稱你是我所出的,將你帶在身邊,知道這件事的也只有你父皇和你大哥。”

“你是除了你大哥外,我最看重的孩子,你的能力,母后也是瞭解的,我知道你不甘於只當一任藩王,但我還是希望你不要造你大哥的反,大明的百姓苦太久了,如今好不容易天下太平了,請讓百姓好好生活下去,輔佐你大哥開創盛世。”

朱棣臉上淚水滑下,他重重地點頭說道:“母后,兒臣自當為我大明基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忠心輔佐大哥開創屬於我大明的盛世。”

馬秀英欣慰地笑道:“你們兄弟一心便是我馬秀英這輩子最大的福氣。”

朱棣停止哭泣,哽咽著說道:“母后的福氣還在後頭,母后一定要養好身體,見到我大明重現華夏盛世的那一天。”

接著馬秀英又和朱棣說了會話,便感覺累了。

朱棣囑咐道:“母后早些休息,一定要養好身體,兒臣明日再來看您。”

馬秀英笑著點點頭,朱棣便告退。

出了馬皇后的寢宮,朱棣便來到了自家老爹辦公的乾清宮內。

只見御案之後朱元璋正在檢視一堆奏本,嘴裡還不禁嚷嚷道:“真是什麼破事都往這上面寫。”,然後又提筆在上面寫寫畫畫。

朱元璋的御案旁邊還有一張桌子,太子朱標正在幫父親朱元璋處理政務。

“見過父皇,見過太子殿下。”,朱棣行禮道。

朱元璋抬頭看了眼朱棣,讓他隨便找個位置坐下。

朱標則是放下手中的事務,溫和地笑道:“四弟不必多禮,你我兄弟之間,這裡沒有外人,隨意些就好,可曾看過母后?”

朱棣覺得自己的大哥永遠都是這麼的溫和謙遜,回想起小時候大哥照顧自己這些弟弟,再聽見這熟悉的聲音,不禁感到心頭一暖。

朱棣恭敬地回道:“看過了。”而後悲傷地說道:“還望母后身體能早日好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