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朝醉花樓怒打風流未婚夫,經過醉花樓圍觀群眾宣傳,一天之內徹底在神都城揚名了,要論今年神都城誰的名字最響亮,那當屬孔朝,短短几個月不知道上了幾次熱搜。

神都城的評論也開始兩極分化,男子覺得孔朝這種女子太過彪悍,就算是國公府的千金且長得美也是無用,居然敢去青樓打人,簡直是醋罈子和母老虎。

而大部分年輕的女子卻覺得孔朝這種女子實在爽快,尤其那句‘男人不自愛,就像爛葉菜’一下子成了神都城女子間的金句。

而那花魁外室知道這一訊息後,整個人震驚極了,若這位大小姐真的想嫁進李府,怎麼能做出這樣的事?莫非她並不想嫁給李史?

不過無論吃瓜群眾怎麼樣,李家的臉是被孔朝狠狠的打了一巴掌,還沒過門的丫頭片子,就敢拿著板磚把未婚夫在青樓打得頭破血流,這娶進門來,可不翻了天?

在李史的哭訴下,李史的母親帶著李府的護衛浩浩蕩蕩的來到了國公府門前,一是為了要說法,二是為了退親。

得知訊息的衛國公夫婦,看到事情發展到這種情況,他們如今也是又怒又急。

怒的是孔朝居然如此潑辣大膽,在外面給家裡惹這麼大麻煩,急的是如此一來,李家若要退親,那以孔朝今日的名聲,日後再要說親,這些王公貴爵可沒人會娶她。

所以衛國公夫婦在考慮之後,決定還是穩住李夫人,保住這門親事,畢竟他們國公府的面子,是誰都要給的,且李史定親後還去逛青樓,本就不佔理。

由於李夫人是來要說法的,這國公府的大門開啟,她是萬萬不會進的,衛國公夫婦只能迎了出來,有什麼話當著神都城的老百姓面前說。

“見過衛國公和國公夫人,今日我前來是為了孔朝打傷我兒一事,不知國公府有什麼說法?”,李夫人壓抑著怒火,開門見山道。

當初答應這門親事,就是覺得傍上孔家這棵大樹好乘涼,畢竟神都城誰不知道未來孔家二小姐要做君後,這和孔家做了親家,可是天大的好事,正好孔家也有拉攏之意,雙方一拍即合,立馬定了親事。

可再好的親事,若是她兒子受了委屈,也是不行的!

她今天必須要給自家兒子要個說法,男子逛青樓本就稀鬆平常,怎的就國公府的千金嬌貴,派頭和公主一般,今日要麼國公府低頭認錯,讓孔朝那丫頭上門賠罪,並且保證日後一定要讓孔朝懂得什麼叫以夫為綱,這樣嫁進他們李家才能更好拿捏。

要麼這親事她就當著神都城老百姓的面退掉,看這樣以後誰還敢娶國公府的大小姐,好給孔朝一個教訓,讓那小賤人以後毀的腸子都青了!

想到此,李夫人腰板更直了,她不信國公府會輕易的放棄這門婚事,不然退親了,吃虧的可是女方家,她今天來,就是捏準了國公府的態度,所以今日說什麼也要出口惡氣,讓孔朝老老實實的嫁進他們家,日後別想翻什麼大浪。

衛國公看著對方的神色也猜到了李夫人的幾分想法,當即就和衛國公夫人對視了一眼。

若對方不是誠心要退親,那便好說,只要和稀泥給兩個孩子各打五十大板,再賠償些東西,讓李家人心裡舒服了,這事也就過去了。

李夫人無非就是丟了面子,心疼兒子,想要他們國公府一個保障。

衛國公夫人想通了這件事,立馬鬆了口氣,只要婚事能保住那就行,她剛欲開口說話,就聽見孔朝那脆生生的聲音響了起來。

“要說法?你們李府真是不要臉還敢上我國公府門前要說法?”

這話一出,李夫人壓下去的怒火騰的一下又冒了出來,衛國公夫婦聞言心裡咯噔一下,這丫頭從哪裡冒出來的?這話說出來,不是挑明瞭要氣死李夫人?

看著從人群中走出來的孔朝,李夫人指著她氣急敗壞道:“好你個孔朝,敢說我們李家不要臉,你一個姑娘家家跑去青樓,將我兒打成那樣,到底是誰不要臉!!”

孔朝掐腰冷笑:“當然是你們李家不要臉了,你們家和我們家定親前,說李史多麼好多麼優秀,我呸!我看李史就是人如其名,一坨狗屎罷了!”

衛國公夫婦都要氣暈過去了,這孔朝怎麼回事,今天怎麼跟瘋了一樣口不擇言??這說的都是什麼話???

衛國公夫人想出口調和,奈何孔朝根本不給她機會,小嘴叭叭的繼續說。

“你兒子,小小年紀就一堆通房丫鬟,上青樓比上學還勤快,還搞了個花魁當外室,怎麼著,你們家是要和青樓搞聯姻嗎?”

“就你兒子那個要死的樣子,本小姐不嫌棄他就算了,他不僅不遣散那些通房丫鬟和外室就算了,還敢和我定親後繼續逛青樓,這是看不起我孔朝,看不起國公府吶!!”

孔朝掐著小腰嘴巴不停的罵,端的一副潑婦罵街的樣子,說出的話還囂張無比,周圍吃瓜的群眾頻頻發出笑聲。

孔朝罵完又一臉委屈的對衛國公夫人說:“母親,你可知李史那外室有多囂張?她昨天將女兒堵在路上,好生恐嚇了女兒一番,說女兒要是敢嫁進李府,可絕對沒有女兒好果子吃,真是嚇死女兒了!”

吃瓜群眾聞言都發出絲絲抽氣聲,好傢伙,李史是多疼愛這個外室,讓這外室都敢蹬鼻子上臉去挑釁國公府的大小姐。

因不知道孔朝還發生過這種事,衛國公夫人腦袋一時轉不過來,剛想說點什麼又被孔朝打斷了。

“而且這還不算,那外室還說,他已經懷了李史的骨肉呢!”,孔朝嚷道。

李夫人又氣又驚,她今天也是第一次知道自家兒子的外室居然有了身孕,那個賤人瞞到現在,一定是怕他們給她打胎,今日這種事讓孔朝宣揚出來,實在是讓李府沒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