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黎錦嫁入太子府時,也才十六歲。臨行前,母親千叮嚀萬囑咐,要端莊持重。上官黎錦熟記於心。皇后對自己的兒媳也很滿意,皇后與皇上是難得的一生一世一雙人的佳話,自然希望溫柔賢惠的太子妃,能與太子琴瑟和鳴。
大婚之夜,太子喝得酩酊大醉,連蓋頭都沒掀,倒頭便睡。
上官黎錦不知所措,怔怔的坐在床邊,捱過了一夜。
天亮後,太子酒醒,賠禮道歉,上官黎錦淺笑著表示並不介意。
——————————
太子年十七,一個側妃都沒有。太子妃雖然柔順體貼,卻很無趣,像皮影戲的紙偶,被絲線束縛著,精緻又遙遠,太子在時,她唱著陳年的舊戲,太子不在,她就安靜躺在皮影箱裡。這不像一個妻子,妻子不該是丈夫的附屬品。太子想知道,太子妃喜歡的究竟是什麼。
——————————
太子府的下人都很好,太子對自己也很溫柔。上官黎錦喜歡現在一成不變的生活,喜歡陪在太子身邊,靜靜看著他。
那天,上官黎錦在院子裡看見了空中飛著的蝴蝶樣的紙鳶,想象一個孩童正牽著線奔跑在田野。
“你喜歡放風箏嗎?”太子突然問她。
喜歡,什麼是喜歡呢?上官黎錦突然被這個問題難住了。她從小學的女德,彈過的琴和跳過的舞,好像都沒人問過她喜歡什麼,他們總是說,誰誰會喜歡的。
上官黎錦點點頭。
太子很高興,拉著她就去了郊外。上官黎錦在那一天見到了一生的風箏。湛藍如洗的天空,擁抱著潔白的雲,風箏在空中隨風而動,如蝴蝶翩翩起舞,如燕雀盈盈嬉戲。
太子將一根風箏線交給上官黎錦,她愣了一下,緊緊的握著。那隻綠色的紙鳶在空中撲騰了兩下,然後直直的落下來。
“來,我教你。”
太子環抱住她,一隻手握住她的手,一隻手在前方扯了幾下線,紙鳶又重新飛了起來。
“別這麼僵硬。”太子說道。
上官黎錦學著太子的方法,果然風箏又飛得高高的。
這是她從來沒有過的經歷,她不懂太子為什麼會這麼開心,不懂這些亂飛的風箏有什麼意思。她更希望太子做他該做的事情,皇上久不在京中,太子監國,他該留在府裡批奏摺。
“你不喜歡嗎?”太子發現了她的異樣。
太子喜歡放風箏,上官黎錦這樣想。她不想掃了太子的興,於是也順從著說喜歡。
虛假的情感是易破皂泡,在沒人戳穿的時候,自己就灰飛煙滅了。
太子感到失望,像誤入到後臺去看變戲法的小孩,終於知道自己無法接近的神秘,其實是未看破的無趣。
——————————
母親說:“皇家與尋常人家不同,萬事留心,不可貪戀兒女情長,失了分寸。”
皇后說:“你是正妻,要時時規勸太子,勤於政務。”
上官黎錦漸漸發覺,壓在自己身上的期望,都慢慢變了味道。太子不喜歡政務,他編了理由搪塞她,轉頭就和新進府的側妃楚氏溜到街上。
上官黎錦勸不住太子,皇后大發雷霆,總是無端訓斥她。
有時,上官黎錦能感覺到,太子是故意為之。他在不斷試探自己,當著眾人的面給自己難堪。但是,上官黎錦總是剋制住想奪門而去的衝動,將悲喜都藏於心底,靜靜接受著一切。慢慢的,連這份挑釁也沒有了,太子對她又像剛成親時一樣,疏離又尊重。上官黎錦終於明白自己錯過了什麼,卻始終不願回頭,也再沒機會了。
母親教導的溫順恭敬,皇后期盼的夫妻和睦,到頭來都成了困住她的囚籠。她小心翼翼的規勸一步步將夫君的心推遠,又不肯放下身段去示好。在楚湘湘生產後,上官黎錦也懷了孩子。那時,她已經學會了怎麼討好太子,可是她卻像銜著鑰匙的籠中雀,困在自己脆弱的高傲裡,不願後退一步。
後來,她羨慕側妃楚氏的肆意張揚,嫉妒太子對側妃宋氏的言聽計從。她冷眼旁觀著新人又換舊人,詛咒著搶走自己夫君的一個又一個女人。
時光飛逝,她的愛意消失殆盡,她的憎恨與日俱長。終有時,於頹園上,百花殘,深埋舊紙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