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此貴非彼貴
穿越農女,女明星在空間種田 木香辰砂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到了。”嬋娟腿和身體快分家的時候,張翠花總算停下腳步。
眼前寺廟和現代寺廟的大氣比不了,院子是土夯的牆,不像村裡都是竹籬笆,木製院門上黑漆漆‘普濟寺’三個字,沿著土牆種著一排竹子。
正對著院門一個大鼎香火冒著青煙,裡面的屋子也是土牆,不過房頂和村裡的茅草氈子不一樣,這是實實在在的椽子上蓋瓦。
香火應該不錯,不然也修不起瓦房...
張翠花往大鼎旁的木箱裡叮鈴咚嚨丟了幾個銅板,一旁的小沙彌給了三炷香,三人拜過後把香插進大鼎。
“普濟大師在不在?”拜過後,張翠花輕聲問小沙彌。
小沙彌眉色不動,“師父正在打禪不便見客,施主...”
“你拿這個給大師看,他肯定見咱!”張翠花拿出一個瓷碗碎片...嬋娟差點笑出聲,沒想到阿奶騙人能騙到廟裡來,人家和尚給的信物最差也該是個佛珠手串啥的。
瓷碗碎片...她咋想的?
誰料小沙彌把碎片接過去,翻來覆去看了又看才遞給張翠花,對著她們雙手合十道:“幾位施主,裡面請。”
領她們來到後院一間廂房前才停下。
“師父,張施主來了。”小沙彌敲敲門對裡面道。
“請進。”
這普濟大師真有禮貌,聽聲音像個年過半百的老頭。小沙彌推開門對著她們又是雙手合十彎腰,“三位請。”
等她們進去,才在身後輕輕關上門,嬋娟掃了眼空空蕩蕩的屋子,窗下有幾個蒲團,角落有竹簾擋著看不清...
“普濟大師有禮。”
張翠花和曾氏都是雙手合十恭敬的彎腰行禮,嬋娟沒看到人在哪裡,也低頭跟著行禮。
竹簾掀開,她這才看清,普濟大師聲音聽著老,整個人倒是精神煥發,眼神炯炯,看他頭上戴的灰色巾帽,嬋娟有點失望...不知這真和尚是不是頭上點了戒疤,想想都痛。
“小施主面相生變,可遇奇事?”
普濟大師雙眼盯著她,聽得這話嬋娟心裡一喜,他知道?
“是,大師可有解法?”
普濟大師笑了笑,“既來之則安之。”他走到窗邊對她們道:“張施主,今日來可是為小施主姻緣,坐下再續。”
張翠花臉上笑開了花,曾氏則滿臉愁色,嬋娟也跟著坐在旁邊,準備聽他們講自己的姻緣。
剛坐下,張翠花便急切道:“大師,我孫女兒想退親,老婆子想著您的叮囑,這不又來叨擾了。”
“小施主命格生變,退親亦是無妨。”
“那...她還有一年就十八,這姻緣...”曾氏也急急問。
普濟大師笑著道:“不急不急,小施主乃貴人,姻緣天定。”
嬋娟對他本有些信服,可這說的是什麼?
隔著面巾知道她面相生變也還好說,扯上貴人多少有點離譜,她穿成一個小農民還貴人,難不成是哪家的落難千金,或者以後能當王妃,皇妃,甚至皇后?
張翠花欣喜道:“我孫女以後能嫁貴人?”
“非也非也,此貴非彼貴。”普濟大師又對著嬋娟道:“小施主心思澄澈,只需順心而為,凡事不必強求。”
又給張翠花和曾氏兩人看過面相,手相。
離開時兩人眉開眼笑,嬋娟則是嗤之以鼻,會些哄人的花活兒,這古代的和尚跟現代的神棍也差不多。
回去的路腳步彷彿都輕快了,張翠花和曾氏兩人走在前頭,嬋娟低頭跟在身後,想著普濟大師說的那句‘勿忘本心’。
她的本心就是回現代!
這能忘啊。
前面兩人一掃來時陰鬱,張翠花話也多起來,和曾氏倒是有說有笑,曾氏也抿嘴笑著應承。
“阿奶,娘,你們以前怎麼從不帶我見這大師?”
原主以前去的時候,都是被張翠花打發在外面玩兒,從沒見過什麼大師。
“你這妮子還生氣呢。”張翠花拉過她,用手點她額頭,“大師說了,除非要退婚才帶你去讓他見見。”
嬋娟擰眉,是這樣嗎?
要退婚才見?原主和宋文青可沒退婚!
張氏在嬋家鬧過一場後,原主表面答應退親私下約宋文青說是告別,灌了些酒來了個生米煮成熟飯,被人當場撞破,這親自然是退不了。
宋文青為了前程也得娶,成婚後常住書院,一年只回過一次。
轉折點是在退婚嗎?
明明宋家不願娶,嬋家看似原主失身不得不嫁,可其中也少不得張翠花支援。
想到此,嬋娟故意扯下面巾,把臉暴露在兩人面前,語氣哀慼道:“阿奶,娘,我從小和文青哥哥定親,便把他當良人,現在親也退了,娟兒以後該怎麼辦...要是沒和他定親多好啊。”
“哎,當初也是為保你小命兒才定的婚事...”
曾氏打斷:“婆婆!”
嬋娟狐疑盯著兩人眉眼官司,張翠花笑著摸摸她背對曾氏道:“沒事沒事,大師不是說了嘛,無礙。”
“你出生的時候下著好大好大的雪,長得也是白白嫩嫩的,背後還有個月牙胎記,老婆子看著你啊,就好像我那可憐的小閨女重新投胎似的,”張翠花擦擦眼角,“你姑姑背後也有個月牙胎記。”
“你娘生你兩個哥哥本就不易,你剛出生跟個小貓崽子似的,老婆子日日拿米湯喂著,抱懷裡哄著,好不容易長到兩歲,有一日...”
有一日,原主得了怪病,不吃不喝不笑不哭,呆呆傻傻丟了魂一樣。
大夫也請了,神婆也找了,都沒治好。
這時家裡來了個和尚拿著瓷碗討水喝,張翠花心急孫女兒,給和尚水時不小心把碗掉地上摔成了幾塊。
和尚笑眯眯說有緣,給原主看了面。
說她命格有異,陰氣過重,要配個極陽體質的人才行,恰好張氏帶兒子上門,和尚臨走時告訴張翠花,那小娃便是極佳人選。張翠花本也不信,但孫女日日消瘦,她只能張羅兩人定親。
張氏那時也是高興的,有個本家長輩幫襯日子更好過。
剛定完親,原主就喊餓,這可把張翠花高興壞了,自此對張氏一家那是有求必應,又搭銀子又搭人手...
還有這麼一段啊,聽著真神奇。
更神奇的是,現代的她背後也有個月牙胎記,她的名字就是這麼得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