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智的沒再提修仙這茬兒,冷無香開始為鐵館主診斷。

一上手摸脈,冷無香的眉頭馬上皺了起來。

鐵館主就知道會這樣:

“如何,可有醫治之法?”

冷無香慚愧道:

“請恕我才疏學淺。”

“無妨,我早料到會是這個結果,之前梅老和徐大夫也沒法醫治我,只能以針灸緩解我的傷勢。”

冷無香點了點頭,看出鐵館主有些虛弱和失落,寒暄幾句便告辭了。

他前腳剛走,鐵館主馬上衝管家使了個眼色:

“派人看住他,以防他居心叵測。”

“是。”

……

回到長生堂,冷無香放下藥箱,關上大門,忽然有些懊惱。

“鐵館主的傷分明藥石罔效,早在多年前就該死了。”

“梅花谷和徐遠志卻能靠著針灸拖延這麼長時間,莫非此二人並非凡人,而是修仙者?”

“小小的青山縣臥虎藏龍啊!”

打從這天起,冷無香和鐵館主雖然偶有見面,但話題都沒被帶到修仙上。

就算鐵館主自己興致勃勃的提起在宗門時的一些遭遇,冷無香也不怎麼接茬兒,以聽為主。

對於加入門派,冷無香心裡是有些抵制的,怕不自由。

況且鐵館主始終沒明確告知飛雲門位置,冷無香就是想加入也沒可能,地方都找不到。

他也擔心這是鐵館主的另一波試探。

索性‘擺爛’了。

更多時候冷無香照舊每天忙自己的,不怎麼出門,也不怎麼交際。

久而久之,鐵館主不再懷疑他別有用心,撤走了監視的人。

……

不出冷無香所料,青山藥堂、靈丹堂和清水醫館接連關門後,餘下的健康藥鋪和東城醫館逐漸支撐不住。

尤其是在王大夫的兒子因為太過繁忙而一連開錯兩次藥後。

無奈之下,小王大夫只得找到健康醫館的掌櫃,一起來勸冷無香面向大眾擺案看診。

雖然冷無香很期待獨立看病、開方、抓藥,但他跟兩家鋪子還有定期提供藥材的口頭協議。

一旦他答應看診,肯定會忙不過來,到時候就得毀約了,這可不太好。

搖了搖頭,冷無香道:

“兩位,雖然我很想幫忙,但光是炮製藥材就夠我忙,實在顧不了那麼多。”

小王大夫道:

“既然這樣,以後我們都不在你這裡進貨了,你只管顧好長生堂。”

健康醫館掌櫃道:

“事到如今也只好這樣,冷大夫,拜託你了!”

冷無香等的就是這兩句話:

“那好吧,我答應你們。”

“多謝冷大夫。”

“冷大夫宅心仁厚,我等佩服。”

從這天開始,長生堂不再對外打包售賣藥材,也變成了‘看診+賣藥’模式。

有先前複診的底子在,病人們倒也不懷疑他的醫術。

長生堂因此經常人滿為患,尤其到了秋冬季節。

冷無香自不負眾望,看病又準又快,抓藥妙到分毫,真正做到了‘一劑知,二劑已’。

因為他炮製的藥材比它處貴,許多病人都選擇在他這裡看病,再去健康藥鋪或東城醫館抓藥。

局面便整個顛倒了過來,變成其他兩位大夫藉著病歷學習吸收冷無香的醫術手段。

冷無香:o(* ̄︶ ̄*)o

為了更符合自己藥到病除、瀟灑自如的形象,冷無香特意定了七套不同顏色的大褂。

看診時便換上,一天一個色,端的丰神如玉,宛如謫仙,引得城裡媒婆紛沓而至。

更有不堪寂寞的大姑娘、小媳婦兒以看病的名義勾勾搭搭。

冷無香:o(>﹏<)o不要啊

名聲高漲後,就連原先習慣找梅花谷看病的達官貴人也都找上門來。

這些人的錢最好掙。

因為他們格外怕死。

以至於寶塔世界的三十個撲滿都不夠用。

冷無香索性又買了三十個。

看病歸看病,製藥這塊兒冷無香也沒丟。

一般他會選擇上午在鋪子裡坐診,下午則在後院製藥,除非有需要急救的病人。

看病製藥之餘,他則會樂此不疲的搓各種丸子。

如腎氣丸、六味地黃丸、歸脾丸、逍遙丸、龍膽瀉肝丸等等。

遇見對證的病人,便直接開丸子給病人吃,大大減少了病人煮湯劑的麻煩。

看著病人們康復後臉上快樂的笑容,冷無香美的都要冒泡了。

又暫時沒有其它有關修仙的訊息,冷無香便沒急著離開青山縣。

一年後,老邁的王大夫於睡夢中離世。

收到訊息,許多曾被王大夫醫治過的百姓自發前去祭拜。

冷無香、李掌櫃、老方、鐵館主等有頭有臉的人物也都去鞠了個躬,送了花圈。

也不只是王大夫。

青山縣每年都陸陸續續有人去世,隔三差五就會舉行葬禮。

單是冷無香附近的鄰居,在他定居的幾年裡就去世了不少。

每逢此時,不管熟不熟,冷無香都會過去給鄰居上炷香。

冷無香定居青山縣的第十年,悅來客棧那個很有眼力見兒的小二也死了,年僅二十八歲。

小二不是病死的,也不是遇害。

他只是單純捨不得媳婦兒。

他媳婦兒是難產而死的。

可憐她費盡力氣,生下的卻是個死胎。

小二接連遭受打擊,執拗的認為都怪自己沒有帶媳婦兒做產檢,整個人變得沉默,安葬完妻兒,在一個深夜跳了河。

李掌櫃可憐這位老員工,有心替他收斂。

可他也五十八了,自知沒幾年好活,早就陸續將客棧和錢財都移交給了兒子。

而他兒子是個老摳兒,死活不同意出錢收斂。

李掌櫃無奈,只得跟人借錢。

老方當時去外縣談生意了,李掌櫃於是找到了冷無香。

別人的家務事,冷無香不好多說,沒說借的話,直接送了李掌櫃十兩銀子。

之後過了沒兩年,李掌櫃也死了。

冷無香過去祭拜,注意到李掌櫃都瘦脫相了,斷定李掌櫃生前遭受到了虐待,最少兩三天沒進食。

老方得知後,直接把李掌櫃的兒子兒媳告上縣衙。

兩口子狡辯說李掌櫃生前只是病的重了些,並非餓死的。

可冷無香沒被請過去給李掌櫃看病。

小王大夫和健康醫館新請的大夫也作證說沒受到邀請。

知縣因此斷定李掌櫃就算不是被故意餓死,其兒子兒媳也沒盡到孝順父親的義務。

當即判二人各杖刑五十,流放三千里,悅來客棧由李掌櫃在府城讀書的大孫子繼承。

同年,鐵館主也因傷重不治結束了本該更加精彩的一生,年僅四十六歲。

前去祭拜的人,都從他長子那裡領了一本名叫《我的前半生》的自傳書。

全書不到十萬字,共分五個章節。

一:青山縣城初相遇,師父收我入宗門

二:飛雲門山峰挺立,師兄弟修煉刻苦

三:聞妖獸被派下山,十七人去六人回

四:經絡斷無望修仙,師兄弟護送回鄉

五:開武館潛心傳授,桃李天下終無憾

回到長生堂,冷無香用了半天時間看完這本書。

“沒想到鐵館主的文筆居然還不錯,雖然故事情節普通了些,可平鋪直述,並不乏味,有種品清茶的感覺。”

“估計整個青山縣乃至光州有許多人跟我一樣,想從他那裡獲得修煉之法,打探仙人宗門的秘密吧?”

“他這本書一出,瞭解到一些修仙基本情況的大家該恍然大悟又悵然若失了,也可杜絕別人打他們家主意。”

“若是這書流傳夠廣,飛雲門都有所耳聞,他跟飛雲門的香火情可就更濃了,興許鐵家還能借此再培育出一名修仙者。”

重新翻到第一頁,冷無香一字一句唸誦:

“飛雲門者,位居青山縣以東兩千裡,因宗門所在高聳入雲,低頭可見雲彩飛揚,故得名飛雲門。”

“飛雲門內弟子眾多,修煉之法層出不窮,弟子或坐而論道,或開荒種田,怡然自得,不慕名利。”

“然欲學飛雲門功法,必先入門拜師,但有私傳功法者,抄家滅族。敢偷學功法者,天雷焚屍,永墜輪迴。”

“門內之弟子多為大堯人士,大堯國境之內,更無第二宗門。”

“非妖魔禍亂人間,飛雲門弟子不輕出,出則必斬獲妖魔而回,保大堯平安,卻不受民間祭拜,亦不受皇室供養,先帝曾三次派人求見,皆未獲許可。”

合上書,冷無香再次嘀咕:

“這幾年鐵館主在我耳邊說了不少他在飛雲門遇到的事兒,透露出的資訊和書上敘述一致,應該做不了假。”

“這樣看的話,飛雲門內倒不像我看的那些小說一樣階級森嚴,弱肉強食,爭權奪利,也沒有傻逼師兄弟和活了幾百歲卻依舊傻逼的太上長老各種挑事裝逼,更沒有拿凡間王朝的皇帝當提線木偶,弟子因傷離開甚至有撫慰金拿,還挺人性化。”

“但從鐵館主的字裡行間,還是可以看出飛雲門有自己的基本盤,那就是大堯疆土,說好聽點就是飛雲門的家國情懷比較重。”

“照此推論,王家灣的坤坤應該也是飛雲門弟子。”

“我當年的一些猜想正陸續被證實。”

“那就算知道了大概地址,飛雲門我也肯定是去不成了,不然碰見坤坤,後果難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