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南知臉色驚訝,崔月冉表情反而沒有波動。

穆將軍府的世子,宋南知是知道的,聽說也是一表人才,能文能武。

只是跟著他的父親一直在邊關,前幾天才回京。

而方才那位穆良娣,就是將軍府二房的女兒。

看月冉的樣子不像是害羞,而是不願意談及。

宋南知也不急著問,反而打趣羅燕喬:“你呀,訊息倒靈通。”

羅燕喬雖單純,卻也不傻,見崔月冉臉色不好。

低下頭去,絞著披帛:“我是不是多話了。”

好在崔月冉也沒有在意,她唇邊略過一絲笑容,道:“不是,反正都會知道的。”

宋南知還來不及說話,太子妃終於來了。

所有女客圍過去,又是一陣行禮寒暄。

宋南知注意到,太子妃她請的女眷,除了自己,大部分都是待字閨中的女子。

她不禁有一個猜測,卻也只是一閃而過而已,並沒有當真。

最後宋南話笑著說:“大家不要拘謹,我也是想著熱鬧熱鬧。”

而這場宴會也不是宋南話自己想辦的。

而是陛下的命令,不知道是想考驗她,還是想為難她。

在兩個兒子都成婚後,皇帝陛下很快想起自己另一個成年的兒子,今年滿十七歲的宣王。

宮中既沒有太后,也沒有皇后,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正好落在學習宮務的宋南話身上。

宣王妃人選,不僅要讓陛下滿意,也要讓宣王本人滿意。

更要考慮太子的立場,宣王妃家世不能太顯赫,否則宣王有了後盾,更是自找麻煩。

宋南話直呼為難,畢竟她也不是真的有權利確定宣王妃是誰,頂多圈定一個小範圍的人選罷了。

不過她到底是有了主意,這種事能拖一個人下水,她就少擔一分責任。

“姐姐,怎麼躲在這裡來了。”

宋南知雖然打定主意不引人注目,該來的卻還是躲不了。

她與崔月冉躲在水池子邊釣魚,旁邊有假山可以擋住她們幾人的身影。

“本想偷個懶,沒想太子妃看著呢。”

宋南知將魚竿遞給崔月冉,站起身來,玩笑道。

宋南話也不兜圈子,直言道:“妹妹正好有道難題,想來想去只有姐姐能幫我一幫了。”

“不管什麼難題,太子妃都被難倒,更遑論我,我怕是幫不來了了。”

宋南話只一笑,向羅燕喬招手,喊她過來。

她拉著羅燕喬坐下,悠閒道:“不瞞姐姐,今日宴請各府女眷,還是陛下的授意,想著宣王也大了,做嫂子的可以幫他注意王妃人選。”

她隨手倒了一杯茶,給旁邊的羅燕喬。

才接著道:“說起來少初只比宣王小兩歲,來了那麼多女子,順便將少初的婚事定下來,也未為不可。”

她優雅地喝了口茶,放下杯子,看向宋南知,唇邊帶著微笑,眼睛微眯起。

“你看我倆都是他的姐姐,也都是宣王的嫂子,姐姐你不幫我出主意,都讓我自己決定,若我辦得不周到,還請姐姐諒解。”

再清楚不過的威脅,如果她不想攤這趟渾水,那也別想插少初的婚事。

宋南知深吸一口氣,要知道,自己成婚沒多久,就對宣王妃人選指手畫腳,不滿的人可就多了。

自己做出頭鳥,太子妃不就能置身事外。

就算被斥責,頂多用年輕驗不足,揭過去。

而自己怕是要被多管閒事、藐視太子妃、輕視宣王、不知禮數、等等帽子壓死。

她這個主意可打得真好。

自己還沒辦法拒絕,否則少初的婚事,落到她手裡,他就只能娶一個自己不喜歡的人了。

“可是太子妃忘了,我從纖州回來也不過半年,許多人都沒認熟,怎麼能隨便出主意呢。”

宋南知搬出理由推脫,總要掙扎下。

“這也沒事,姐姐你哪個不認識,指給我,我給你一一介紹。”

宋南話朝她走了幾步,與她並肩而站,從遠處看,只覺得兩姐妹很是親熱。

“別的不說,認認人,讓我眼熟一下倒是好的。”

她隨意指了下:“妹妹那是誰?十分美麗。”

宋南話望過去,抿了下唇,輕笑一聲:“姐姐眼光真好,這正是太子的側妃,穆良娣。”

“只聞其名,不見其人,真是仙子般。”

她知道東宮有一良娣,兩良媛,還有四個小妾。

這其中以穆良娣的身份最高,家裡是有實實在在的兵權,早宋南話進入東宮。

聽說雖然出身將門,書畫卻尤其好,很受太子的喜愛,是能與宋南話抗衡的存在。

想必宋南話對她,不會興平氣和。

以將門子弟的氣性,想那穆良娣也不是氣來順受的人。

穆良娣正好看過來,小步過來,宋南話介紹後。

她聰明的當做第一次見面,再一次福身行禮。

又是一番寒暄。

宋南知笑道:“良娣也是個能幹的,有你幫忙,我也替太子妃鬆一口氣,否則哪忙的過來。”

“景王妃謬讚了,是太子心疼太子妃,怕她兩頭跑,忙不過來,讓我跟著,分擔下太子妃的辛苦,我說自己笨越幫越忙,反倒惹惱了太子,覺得我只不過想偷懶,這不,幸好太子妃仁慈,我做錯什麼也不怪罪。”

穆良娣說完,向宋南話福身,像是十分感激的樣子。

都是聰明人,她豈又看不出,太子妃這兩姐妹是面和心不合。

所以話裡話外,都是太子看重她,要給她管家的權利,表明她與宋南話確實不和。

在東宮,宋南話拉攏品級低下的良媛小妾,打壓她。

她算勢單力薄,能得個景王妃的外援,利用她來對付太子妃也不錯。

“你這樣一說,我倒是不敢開口了。”宋南知假意道。

穆良娣看了一眼宋南話,問道:“景王妃,何出此言吶?”

宋南知衡量之後,還是決定不插手替宣王選妃這件事。

就算這次聽她威脅,插手了,難保她沒有下次,難道要每次都退讓。

幾句話,已試探出穆良娣的立場,她自然要利用。

“方才太子妃還向我抱怨,她碰到難題,讓我出主意,但是我想,良娣既然在這,你能提下建議不是更好。”

既然有打擊太子妃的機會,當然是先讓給這位良娣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