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舌戰群儒
官場:從鄉村教師開始的從政生涯 濁酒老仙 加書籤 章節報錯
杜江看王志宏不慣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今天時機成熟,才直接脫口而出。
人事股長在這,聯校書記在這,杜江這話一出,直接讓王志宏顏面掃地。
此刻,他的臉也紅成了豬肝色,銀牙咬的腮幫子肉微微內縮。
“杜江,飯可以亂吃但話可不能亂說!
我怎麼沒擔當了?你今天若不說出個一二三來,立馬給我賠禮道歉。”
杜江剛才說的那些話可以說直接毀了他的前程,如果不賠禮道歉,他在教育進步的空間終止於今天。
“有沒有擔當你自己不知道嗎?其他老師敢怒不敢言,我可敢說!
我有教育情懷,也一心想把教育搞好,如果鬥不過體制內那些彎彎繞繞錯綜複雜的關係,它對我來說也無非是一份職業而已......”
杜江說完,他的意圖就很明確來。
這教育好搞就搞,不好搞就不搞!
“我不知道!”王志宏沉聲道,而後冷眼看向了杜江。
“這是你自討沒趣,可別怪我!校長!”
說罷,杜江站起身子,環顧四周,憤怒的目光最後停留在王志宏身上。
“第一,你擔任一把手卻不用心抓教育,學校的吃吃喝喝有錢,一樓教室破了個洞卻沒有半包水泥的錢,甚至還等著教育局撥款搞維修,公用經費去哪裡了?
第二,老教師和年輕教師在任何方面都不公平,你卻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甚至還有默許老教師去鎮壓年輕教師的意思,直接導致了年輕教師對唐莊學校失去了主人翁意識。
您老人家這樣做,單位確實和諧,但黑惡勢力卻建立起來了,唐莊學校之所以是這個局面,你難道沒責任嗎?
第三,我和教導主任殷素素幾次想改變這個結局,你這個校長雖然沒有阻攔,但也沒有支援,嘴上說的好好的,但最終還是慫包軟蛋!
王志宏校長,一二三我已經說出了 ,如果你要我說四五六,我也能說出來,只是那個時候,你校長的位置也保不住了!”
杜江說話之時,原本還高昂著頭的王志宏逐漸低下了頭,下屬這麼批鬥自己,不管杜江說的是真是假他都是沒面子的。
房間內安靜了好久,顏面盡失的王志宏才吐出了幾句話:
“學校之所以變成這個樣子,我確實有責任,但老教師在唐莊學校根深蒂固,幾任校長都沒解決,我解決不了也不是能力問題而是制度的問題。
錯在我,又不在我!”
王志宏說完,房間內的氣氛瞬間變的壓抑。
於股長保持著神秘而不失優雅的微笑。
楊東學面色鐵青,情緒不是很好。
邱淑貞有些焦急,甚至有些擔憂。
反觀杜江,他意氣風發,不急不躁。
光腳的不怕穿鞋的,當人把一切都看淡之後便會無懼無畏,現在杜江就是這個狀態。
“你們單位這些破事我懶得管,楊書記你回去之後慢慢整頓吧,我今天的重點是解決邱老師等老前輩的維權問題!”
見氣氛尷尬,於股長打破了所有人的思緒,說話之時微笑的望向邱淑貞,但最後還是將目光放在了杜江身上。
現在於股長總算看出來,想要解決今天的一切問題,最終還是要從杜江這裡入手。
“於股長,您放心,取消老校長們的校長津貼是我提出來的,我同樣能說個一二三來。
在單位,這些老教師倚老賣老臭不要臉,甚至連最基本的是非對錯的分不清。
當然,當局者迷,這也可以理解。
不過今天書記也在於股長也在,大家都評評理。
若是我說錯了,我回去就去做年輕教師的工作。
若是我僥倖說對了,請聯校和學校支援年輕教師的正當訴求。”
杜江說話之時心平氣和,但邱淑貞有些緊張。
和杜江打了半年的交道,他這張嘴可是能翻雲覆雨的。
“首先,校長津貼是為校長專門設定的,目的就是對校長開會、差旅、迎檢等其他瑣碎開支的一種變相補貼,補貼的物件也是校長,它並非是一種福利。
老校長現在承擔的是教育教學任務,學校管理已經和他們沒有了任何關係,再發校長津貼,不合適,要我是老教師也沒臉拿。
可老教師把組織的恩惠政策當做是應該得的,這就好比一個好心人每天給流浪狗一個肉包子,當有一天好心人不給流浪狗肉包子的時候,這狗便反過來咬一口!”
“杜江,你說話就說話,給我放尊重點!!”
邱淑貞聽了半天都沒找到突破口,唯一抓住了杜江指酸罵槐的毛病。
杜江一直在剋制,他這個比方也是有典故的,於是隨口而出。
不過,錯了就是錯了,杜江朝著邱淑貞抱拳道歉,繼續說道:
“校長津貼是所有老師的績效工資中分擔的,一個學校要年輕老師分擔十幾個校長的校長津貼,這本就是一件搞笑的事情!”
杜江說完,甚至無奈的搖了搖頭,這樣的制度,簡直是豬提出來的。
杜江說完,現場所有人都望向了邱淑貞。
邱淑貞作為帶頭維權的領導人之一,現在若不反駁,以後就沒機會了:
“各位領導,我們以前都是村小的校長,為了支援教育局的撤校並點,我們撤了學校,卸了領導職務,為教育付出了自身的前途和學校的前途,這點福利,難道我們不該得嗎?
最重要的是這項制度聯校的姜書記當初是同意了的!”
邱淑貞站起身子,義正言辭。
姜書記已經退休好幾年了,現在找他也鳥用沒有。
現在,所有的擔子都壓在了楊東學的肩膀上,畢竟他是聯校書記。
當年撤校並點的壓力很大,姜書記之所以這麼做也是為了維穩,那時候也是無奈之舉。
由於是聯校書記的命令,各校校長也只能極力滿足,而且這樣的政策確實起到了維穩的效果。
可當年的績效工資一個學期才十幾塊錢,差別也不大,但現在的績效工資動不動六七千,這差距就越來越大了,年輕人自然不願意。
但話說回來,從人情考慮,邱淑貞說的也並不是沒有道理。
這件事,錯在當年的姜書記一刀切的工作作風,但背鍋的是楊東學王志宏等後面上來的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