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我們沒證據?”

說完,杜江直接掏出了藏在殷素素墊背下的隨身碟,湯所的神經瞬間一緊。

“我也算半個律師,收集證據是習慣!彭三四團伙當初入室盜竊也正是為了證據。

他盜取了手機、筆記本和任何可以儲存的東西,但唯獨沒有將我家翻個底朝天。

手機、筆記本這些東西我建議警方也不用去查了,肯定銷燬的乾乾淨淨,因為他們就是為了毀滅證據。

這個u盤是最後一份證據,現在我交給警方!”

杜江直接在派出所的電腦上插上隨身碟,當初他和彭忠謀對話的細節也馬上在辦公室內迴圈播放。

聽完錄音,只要不是傻子,就明白這件案子該如何處理。

這就是典型的黑惡勢力!

“湯所,證據只有最後一份了,交給派出所,應該能讓我放心了吧?”

杜江明顯帶著不信任的口氣,湯所也知道,他也從這件事情中看出了貓膩。

“這個擔心就有點多餘了,派出所被盜,我們丟不起這個臉!”

杜江一笑,滿意的點了點頭,直接離開。

......

回家路上,殷素素還是有些擔憂。

“杜江,這件事不會再有變故吧?”

“變故的可能性應該不大了,湯所雖然是彭忠謀的學生,但他不敢徇私枉法,尤其是在我這個懂法律的人面前。

你難道沒看出來,其實那湯副所長也很無奈,他很努力的想利用法律的空子保住老師,結果將彭三四都搭了進去。”

想到這,杜江又差點沒忍住。

“不過,這次我們運氣也還算好,碰上彭三四這個心理素質極差的傻子,但凡彭三四心理素質好一點,這事便麻煩多了。至少我們不敢大膽的確定偷東西的和攔路搶劫的人是同一批人,現在好了,水落石出。”

殷素素雙手緊緊的握著方向盤,再次經過上次被搶劫的地方,這一次,她手心也莫名滲出虛汗。

“這一點我在醫院就想明白了,因為他們從始至終的目標都是搶我們的手機。而搶手機的目地就是銷燬證據救彭忠謀出來。”

殷素素慎重的點了點頭,但還是有些擔憂,因為杜江無形之中又得罪了另外一個人。

這人是當初攔路搶劫的頭目,也是彭三四的老大。

這傢伙要錢不要錢,最重要的是精神還有問題,警察也拿他沒有辦法。

早些年這哥們強姦了一個女孩,鬧得整個筆鎮都沸沸揚揚,兩個月之後啥事沒有就回來了。

精神病,留在拘留所都是的禍害。

彭忠謀的事好不容易告一段落,大家心情都挺好,沒必要為此事打擾了雅興。

這一次去派出所耽誤的時間不多,殷素素和杜江兩人也趕上了下午的課。

上完最後一節課後,杜江的手機上彈出校長的微信:

“下下週第一次教師會,你作為新教師代表發言,建議你的主題為如何共建健康單位的方向。”

校長大人親自下命令已經讓杜江比較意外,而且選題的方向更加體現他的領導和智慧。

健康單位!看來他也知道單位現在很不健康。

“這是把我當刀使啊,而且還是殺人誅心的刀!

這份所謂的報告不就是給那十八個太上皇看的嘛........”

看著校長的微信,杜江苦惱的自言自語。

殷素素將剛炒熟的辣椒炒肉端上桌子,又看了一眼簡訊,嘴角流露出難以意會的微笑。

“準確的說是十七個太上皇,移送拘留所的那個鐵定是出不來了!

曾幾何時,我也是這把刀,也想努力做好這把刀,但最後還是失敗了。

一個勢單力薄的女人,改變不了現狀。杜江,我得提醒你,這是條不歸路,殺出去要麼死要麼贏,你可想好了。

你的發言稿只要一念,就是赤裸裸的討袁檄文!”

殷素素意味深長的說道,但此刻,她的眼裡也是有光和期待的。當初如果沒失敗,現在他至少是業務副校長了。

“素素,革命是幹出來的,銀城教育也是幹出來的!為了孩子們的未來,為了年輕教師的未來,為了教育的未來!

殺,德瑪西亞萬歲!”

杜江目光堅定,立馬寫下了明天發言的題目:

“剷除毒瘤,為銀城教育添磚加瓦!”

“這個題目,殺傷力不亞於一顆原子彈,當你的題目出現在教師會的投影儀上時,我估計那些老傢伙的臉色肯定會變成豬肝!

不過杜江,姐永遠是你堅強的後盾,是你最強大的隊友!”

殷素素飽含深情的握住了杜江的手,對眼前這個敢想敢幹的男人也欽佩萬分。

這個男人雖然還不夠成熟,需要慢慢引導和教育,但這都不是什麼大事。

在男教師如此稀缺的教育系統,未來肯定有他的一片天,也註定是領導一方的諸侯。

三天後。

儘管杜江和殷素素極力不討論彭忠謀的事情,但彭忠謀被移送拘留所的訊息卻不脛而走。杜江也成了全單位比較避諱的人物,這其中也包括許多年輕女教師。

訊息傳播的這麼快,聯校的領導肯定也在時刻關注這件事情,因為聯校和派出所是有工作上的聯絡的。一般來說派出所所長都是聯校的法治副校長。

出了這麼大的事,聯校的領導竟然沒找他談話,估計也是在靜觀其變。

想要在教育系統混的風生水起且不被人揹後捅刀子,瞭解這個系統是十分必要的。

而想要了解這個系統到底出了什麼問題和頭部領導的意圖,最好的方式就是看局長的發言稿。有時候三千字的局長髮言稿勝過局辦公室一堆檔案。

教育局和聯校別看大會小會開個不停,大部分時候其實都是十二個字——提高認識,提高重視,提高落實。

從教育局官網大量的發言稿中,杜江也發現了一個問題,而且是方向上的錯誤。

銀城教育從始至終都沒有自己的思想,都是向省城學習,但銀城的經濟水平和軟硬體設施遠不如省城,學習省城無異於走錯路。

省城教育的現在是銀城教育的未來,而銀城教育卻把省城教育的未來當成了未來,這叫不自知。

最重要的銀城教育的歷任局長都是其他局的局長調任的,壓根就沒當過老師,更加不瞭解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