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站在寢宮外,看到被宮人服侍的胡亥,猶猶豫豫未踏進去,話到了嘴邊又不知如何開口,手裡攥著著藥膏,想了想,還是決定離開。

自太子妃有孕以來,胎像一直不穩,眾太醫用盡辦法也無能無力,倒是趙黎每日的探望照顧讓李幽蘭心情稍稍好一些,胎像才平和些。李幽蘭對趙黎也是感激涕零,為了穩固太子妃的胎像,秦始皇憤怒處死太醫,命太醫院用最好的藥材保胎,因趙黎的照顧確實讓太子妃的胎像看起來安穩許多,為了穩固胎像,趙黎推薦華夏和她一起為太子妃保胎,趙黎逢人便說華夏醫術卓越,畢竟蒙老夫人多年的頑疾就是被她治好的。

夏兒接到旨意一籌莫展,為孕婦保胎可是一竅不通,不知道為何趙黎指明自已。自此之後華夏憂心忡忡,身上的擔子無形加重,這樣棘手的事情她只得和趙黎商量,倒是趙黎不急不慢的,叫她放寬心,只需每日的煮藥送藥即可,華夏只能以趙黎為主,聽從她的建議,為她打打下手。

第一日的服侍,華夏小心翼翼,許久不見太子妃,有孕的李幽蘭,氣色稍有些欠缺,身子愈發瘦弱單薄,但是由內而發的喜悅不言而表,太子妃身子嬌弱,進食情況一直不見好,在眾人的勸慰下,李幽蘭強忍著不適勉強進食,華夏也無辦法,想盡辦法為她做一些開胃的膳食,改善口味。她也時時安慰李幽蘭,李幽蘭聽著,但卻對她的好意不冷不熱,趙黎也是盡心在服侍。

經過一段時日的照顧,太子妃的胎象也穩固了不少。秦始皇大讚趙黎的良策。太子扶蘇也甚是感激,對夏兒也只是默默感謝,夏兒每次見到扶蘇,心就像被針刺進心窩的疼痛,疼到骨頭,痛到肌膚。

太子妃有喜之事已經過去一段時間,朝中事務依舊有序不紊的運轉著,朝事繁多,秦始皇的身體近日愈發虛弱一些,經常咳嗽,常常不到傍晚,頭疾發作,難以入睡。宮中太醫束手無策,秦始皇感嘆歲月流逝,才發現自已的身體越不如以往的,聽聞趙高等人建議,便派人到海上仙島尋長生不老藥,以求長生不老法。

一位叫徐福的道人率5000童男童女下海尋藥,船上童男童女哭聲一片,岸上多少父母聲嘶力竭的呼喚著自已的孩子,大秦侍衛推搡著百姓,漠視這親情,北風呼哨,咸陽的天忽然陰沉了下來,溫度驟然降了許多,要變天了。華夏站在人群中看著百姓的悽悽地哀叫聲,心裡不免有些難過同情可憐的大秦底層百姓們,在這個階級看重的年代,底層的人們每天都要忍受著嚴酷的歷法,內心恐懼無奈。秦始皇苛政殘暴,愈演愈烈,百姓苦不堪言,華夏隱約感覺大秦的天越來越黑暗。

尋藥是長遠的事情,愚昧的人們憧憬著仙藥,可有誰知道這樣是一去不復返,華夏突然感慨自已雖知道這些卻無能無力改變。

渾渾噩噩的一段時間又過去了,咸陽近日的天真是越來越變幻無常,一日早朝,宮中人形色匆匆,個個神情凝重,各懷心事,她看到群臣們表情凝重,大氣不敢出,不知道出了什麼事情,待退朝之後,華夏攔住蒙恬詢問是不是出了什麼事情,蒙恬也是心事重重的樣子。

“大哥,到底出什麼事情了?你們都怎麼了?太子呢?為什麼他沒有出來?”夏兒關切的問道。

“陛下要銷燬儒家的書籍,眾大臣正在力薦陛下儲存一些古書,太子就是力薦人之一,陛下很生氣,還在訓斥太子。”

“ 銷燬儒家書籍?”華夏想起自已瞭解的歷史大秦曾出現過慘絕人寰的一次屠殺焚書坑儒,據說秦始皇下令處死的儒家弟子不計其數。

“太子還在宮中?”夏兒焦急的問道。

蒙恬點頭示意,看到夏兒擔心的樣子安慰道:“太子殿下一向做事穩妥,陛下對他信任有加,應該訓斥幾句就沒事了,你不必擔心。”

“豈是說簡單訓斥就能了結的,這才剛開始······”夏兒嘀咕著。

“夏兒,你說什麼?”

“哦,沒事,大哥,聽說陛下近日龍體抱恙,情緒不穩,大哥要多勸勸太子 不要衝撞了陛下啊。”

“你放心吧,我會的,太子的事情先莫要告訴太子妃,還有一事,十日之後我將去駐守長城邊疆,我不在的日子裡好好照顧母親,也要好好照顧自已。”

夏兒點點頭,蒙恬的眼神充滿了對妹妹的疼惜。

近日宮中要突然變了天般,眾人都是神色匆匆,生怕惹事,夏兒也從旁人聽到一些,據說一些儒生和遊士引用儒家經典,借用古代聖賢的言論批評秦始皇的政績,據聞,大秦東南有人在異石之上刻上詛咒之語,更有朝中大臣反對當時實行的“郡縣制”,要求根據古制,分封子弟。丞相李斯加以駁斥,並主張禁止“儒生”,令秦始皇大怒下令《秦記》以外的列國史記,對民間醫藥卜筮種樹之書以及不屬於博士館的私藏《詩》、《書》等也限期交出燒燬;有敢談論《詩》、《書》的處死,以古非今的滅族;禁止私學,想學法令的人要以官吏為師。自此事一出,文人墨士紛紛抗議,始皇帝命趙高抓捕這些人嚴加審訊,不服者處以極刑,朝中大臣分成兩派,一派由太子扶蘇為首竭力勸諫秦始皇收回成命,另一派則是由李斯趙高與胡亥為首主張廢除儒家主義。

夏兒擔心的事情終於發生了,歷史上著名的“焚書坑儒”就這樣漸漸發生著,來的這麼始料不及,秦始皇最近也因這件事心力交瘁,身子大不如從前,夏兒明白,這將是一場巨大的災難,夏兒想要做些什麼卻不知從何做起。

一日夏兒出宮採貨,咸陽城內也大不如從前的熙熙攘攘,街道之上店面閉門關店,行人步履匆匆不敢與他人交流,生怕被當成儒家主義者抓進去,夏兒的心底倒吸一口氣,世道要變了嗎?我知道這些,可是我要怎麼做才能改變這一切,才能救扶蘇呢?夏兒心裡著急。

“姑娘,給點吃的吧,我已經好久沒吃東西了。”突然一個虛弱無力的聲音打斷了夏兒的思緒。

只見牆邊蹲坐者一位老婦人,狼狽不堪的衣著,手腳蜷縮在一起,看這樣子已經好幾日沒有吃飯了,出於憐憫,夏兒將一些能吃遞於她,老婦人用她那粗糙不堪的手接住,滿懷感激的看著夏兒,當目光接觸的那一刻,老婦人像看見危險般立即收回手。

夏兒很納悶,疑惑的問道:“您怎麼了?\"

\"你,你不是大秦的人!”老婦人脫口而出。

夏兒很吃驚,這個老婦人怎麼會知道???不會這麼巧合吧?

夏兒解釋道:“婆婆,你在說什麼呢?我是蒙大將軍的妹妹啊。”

“你不是,蒙恬將軍從來不會有妹妹,你是假的,你來自於另外一個地方,你怎麼會來這裡,你不能來這裡,你不能來這裡······”這個老婦人一直在唸叨著這句話。

夏兒像明白了什麼一樣,抓住老婦人問道:“ 婆婆,你知道什麼對嗎,你能預知未來是嗎?!快告訴我,我要怎麼回去?“

“不,你並不想回去,你想留在這裡。”

夏兒放開老婦人,不可置信的看著這個婆婆,她打量著華夏,一番從低到上的打量似把她看穿,眼神微眯落在她那張美麗的容顏上,她知曉夏兒心底的想法。

夏兒緩緩起身,突然老婦人抓住她的裙角,目光有些猙獰的說道:“劫數命中註定,你做什麼都改變不了,你們只是機緣巧合,命運交織罷了,你們二人羈絆已久,連理枯榮,生死之事也由不得你,因為你根本不屬於這個地方······”

“婆婆所說之人是誰?是扶蘇嗎?”華夏小心的問著。

老夫人也不願再多說一句話,徑直推開她,一瘸一拐的沿著牆壁離開。

華夏急忙上去攙扶,不死心的問著:“婆婆,你告訴我,我該怎麼辦,太子不能死,我也不想死。”

“生死之事由不得你,你們福禍難測,萬事莫強求,剩下的看天命吧。”老婦人揹著她,推開她的手,不願她在碰觸自已的身體。

看著她離開的背影,佝僂的身軀,有著無盡的哀傷,華夏不可置信的望著,剛才的一番對話一直在腦海中迴盪,我不是在做夢吧,華夏捶捶自已的腦袋 ,好痛,這個婦人說的會是真的嗎?自已和扶蘇又將何去何從,只怪自已以前對歷史不感冒,沒有好好學習歷史,對秦朝的歷史瞭解更是少之又少,只能從一些零碎的片段中仔細回想判斷走向。

她來到宮中已是傍晚,華夏暫時不去想方才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