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妃,真的是你?少年嘴角微微顫抖。

秦始皇疾步走下階梯,突然抓住華夏的手腕,華夏著實嚇了一跳,立刻感到手腕的被攥握的力度越來越大,面色顯露痛楚,眾人紛紛好奇,不知秦始皇為何這般。

許久之後秦始皇吐出一句:“阿房,阿房······”

華夏終於知道原來自己長的像秦始皇口中喚的女子,繼而想在說什麼卻被秦始皇大步拉入後殿,壽宴就此被終止了,侍衛遣散了各位官員,人群之中蒙毅冷冷的望著華夏的背影,我倒要看看那這個女人如何收場。

蒙恬擔心的事情終於發生了,徘徊在大殿之外,扶蘇緩緩走來:”蒙將軍,你不必著急,我想夏兒不會有事的,只是在今日,我才知道原來夏兒長的和阿房夫人如此之像,不然父皇也不會認錯。“

”夏兒不懂宮裡的規矩,臣擔心會惹的陛下不高興。”衛君角的語氣有些擔心。

“蒙將軍,君角,這裡暫且交給扶蘇,你們先回府,扶蘇定會保夏兒無事。”

蒙恬看著扶蘇,心裡還是擔心也不好再說什麼,只好拜別扶蘇離開皇宮。

一路上,蒙恬一直沉默不語,似乎在思索什麼。

“那個女人有辦法混進我蒙府,一定也會想法子出來的,大哥你不用擔心她。”蒙毅打破這尷尬的氣氛說道。

“蒙將軍在想什麼?”衛君角詢問道。

“我覺得此事很蹊蹺,趙高為什麼今天一定要讓夏兒以真面目示人,難道之前他就見過夏兒?”蒙恬終於開口。

“我也是這麼覺得,只不過我曾經聽玲瓏說起過曾經在咸陽街與趙高有過一次碰面,當時趙高就知道她是蒙老夫人新認的女兒,我想會不會有人告訴趙高了?”衛君角也說出自己的想法。

“一定有人通風報信。”

“兩位哥哥,那個女人管她像誰,你們何必這般擔心!”蒙毅坐立不安,生怕被蒙恬他們看出點什麼,連忙打岔。

咸陽宮殿內

華夏靜靜站在那裡,大氣不敢出,秦始皇的霸氣讓她有些喘不過氣。秦始皇用手輕輕抬起她的臉頰:“阿房,真的是你嗎?你怎麼不看著我,我是······”

華夏第一次聽到秦始皇居然叫自己為“我”,可見對這個叫阿房的女人感情之深。

“陛下,臣女叫華夏,陛下也可以叫臣女夏兒。”華夏鼓足勇氣說道。

“你不是阿房,不是,阿房從來不會這樣跟朕說話,你不是阿房!不是,阿房也從來不施粉黛,你不是!”秦始皇突然性情大變。

華夏害怕極了,連忙跪倒在地。

“阿房已經死了!不會是她!你是誰!是代替阿房向朕索命的嗎!”秦始皇不知道從哪裡抽出一把長劍直直的對著華夏。

“不,不,陛下,臣女叫夏兒,是蒙將軍的義妹,臣女不認識什麼阿房。”華夏額頭的汗珠簌簌往下落。

“父皇,刀下留人啊!”扶蘇匆匆趕來。

“誰允許你進來的!”秦始皇對著扶蘇大吼。

“父皇,請恕兒臣擅闖行宮之罪。父皇,請您放了夏兒姑娘,今日是您大壽之日,萬不能讓文武百官知道宮闈之事啊。”

“放肆!你竟敢來管朕的事情!”

“父皇,兒臣是為了父皇著想啊,請父皇三思!”扶蘇俯首叩在地上,華夏也害怕的照做起來。

秦始皇的怒氣並沒有消,似乎覺得扶蘇的有道理,“滾!不要讓朕見到她。”

“兒臣代夏兒姑娘謝父皇。”

扶蘇將華夏扶起匆匆離開宮殿。

出了房間,華夏稍稍舒了一口氣。

“夏兒多謝扶蘇公子相救。”

“你若有事,我怎麼向蒙老夫人交待。我送你回府吧。”扶蘇依舊輕輕說道,但語氣中多了些許關心。

咸陽宮殿的長廊長而悠遠,每一步的腳步聲都能聽得仔仔細細。

華夏緊跟著扶蘇身後,剛才的一幕幕著實讓她有些後怕,秦始皇的脾氣真的是變幻莫測。

走著走著,扶蘇漸漸停了下來,原來眼前這少年,“胡亥,你怎麼在這裡?”

“皇兄什麼意思,難道只有皇兄可以去拜見父皇?”胡亥玩世不恭的說道。

“皇弟誤會我的意思了,只是父皇現在正在氣頭上,我怕你······”

“多謝皇兄的好意,只是本公子並不是要去拜見父皇,而是······”胡亥沒有說下去,但徑直走至華夏面前,華夏被嚇得連連退後。

胡亥緊緊盯著華夏,許久,華夏的身影漸漸模糊,彷彿回到兒時的情景,眼前依舊站著一位美麗的女子對著自己微笑。胡亥緩緩抬起手,想想摸摸這個讓他十年沒有見到的女子。

“胡亥,”扶蘇制住胡亥。

“夏兒姑娘不宜在此久留,不然父皇又要怪罪下來。”說著扶蘇輕輕拉起華夏的手腕,離開了。

華夏不時回頭望望那個叫胡亥的少年,看到扶蘇拉著自己的手,華夏心裡像小鹿怦怦亂跳。

終於離開了咸陽宮,坐上馬車華夏終於大舒一口氣。

“扶蘇公子,夏兒有一事不明白。”

“ 我與蒙恬是至交,也算是你的義兄,你不必這麼拘謹,叫我扶蘇就好。”

“諾。”

“你想問胡亥的事情?”

“其實今日之事是因為你長得很像以前的阿房夫人,就是胡亥的母妃。十年前就不在了。我也未曾見過阿房夫人幾面,不過她真的是一個很美麗的女子。母妃曾說,父皇很寵愛阿房夫人,但是自從胡亥出生後,不知因何事就被關進冷宮,不久香消玉殞了。”

“原來是這樣,阿房夫人雖然不在,但是陛下似乎還沒有忘掉。”華夏回想起剛剛發生的事情,隱隱有些後怕。

“你所說阿房夫人是胡亥公子的母妃,那她的女兒呢?”

“胡亥有一姐姐是陽滋公主,不過她從小便隨師傅周遊,至今還未歸。”

談話間,蒙府就到了。

華夏拜別扶蘇,回到了蒙府,華夏的心裡也踏實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