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逸走了,也帶走了原本的故事。

年級裡只流傳著“66班林逸生病居家複習”的版本,對林逸來說已經是給他留足了體面。

幾天前我坐在廖老師辦公室開啟論壇匿名發帖時就是這麼想的。

年級裡對之前的事情只解釋為一場“風波”,有人想惡搞林逸,才發動網路輿論和謠言攻擊他。

可是謠言就像蝴蝶效應,蝴蝶扇動的一陣風在海岸這頭起,海岸那頭便會發生一場海嘯。

它帶來的災難像從湖心蕩開的波紋,初始處已風平浪靜,延伸處烽煙四起,風聲鶴唳。

有好事之人把我和林逸走廊談話的照片po到網上。

“據悉,和林逸交談的同學叫袁茵,是林逸的同班同學。二人曾共同參加國家高中生生物競賽,課後也經常討論生物問題……”

“早在林逸被人肉之前,二人關係已十分親密,下面附上學習和二人同處辦公室的截圖……”

“在林逸同學被論壇引爆話題的關鍵時期,仍不避免和袁茵近距離接觸,照片的10點15分,林逸同學就告別袁茵同學下樓回家了……”

……

瞧把你能的。

真當自己大偵探呢,推理怪?

……

評論區更是人才輩出。

張鑫沒有心:又是她,能不能別在這刷存在感了。

6眼淚了:我感覺是袁茵主動勾搭林逸的,同意的請點贊。

lenmolenmo:無聊至極!你們把好好的學習論壇汙染成什麼樣了,我要舉報到學生處。

……

300樓,不算多。

應該大都是走讀生和低年級學生。

我抹了腦門一把不存在的汗,在上課的最後一分鐘前擠進教室。

帖子確實沒有引發大的關注,大部分人的資訊還更新在“林逸回家複習”這一條上。

然而第二天,關於“袁茵高三怪物實錄”的帖子就刷爆了論壇。

我仔細看完了帖子,怎麼說呢,大概就是我的醜照和不禮貌事件的集合吧。

十多樁不禮貌事件中,大概只有局外人不明白我在和當事人開玩笑的吧。

我撓撓頭,事情真是糟透了。

感覺又要回到剛分班的狀態了。

厚發遮住臉,不讓所有人看到我。

沉默寡言,我是班上最不善交際的孩子。

無論如何,虛空偽造的話我不會信一個字,跟風異樣看我的人我不會多在乎一秒。

真正讓我懼怕的,是開篇“怪物”這兩個字。

我最討厭被人說怪物了。

我不是怪物。

何宥已經拜託隔壁班懂點計算機的人去查了,他說會調查出匿名發帖的人是誰,還我一個公道。

我說了謝謝,聲音有點虛,有點嘶啞。

我並不需要一個公道。

有時候你找出事件的始作俑者,結果發現ta只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單純一時興起看你不過的人罷了。

這種公道沒有治療傷痛的本事,反而揭開了一直以來人們心頭的猜想:

袁茵是怪物嗎?

好像確實是這樣。

難怪一直覺得哪不對勁,這麼一想全明白了。

這種點醒式的引導,會讓公眾一下聚合起來,受害者成了眾矢之的,加害者成了闡釋真義的佛。

還好,論壇這幾天被教師層密切監視著,帖子立馬被刪,匿名者找不出來,事情不了了之。

又是週五下午,最後一節課自由活動,除了離校哪都可以去。

我從廖老師那拿了手機,一路走到操場,卻再也走不動了。

四處無人,天是遼闊的藍,紅塑跑道和綠草皮延伸包圍著我,我卻找不到一點熟悉。

不僅是這,這校園的每一角落,都不曾屬於我。

我在單槓下坐下,背靠冰冷的黃色鐵桿,開啟手機。

手機QQ裡安靜地躺著一條會話。

何冰冰戳了戳你

唉,這是得知流言,來興師問罪了嗎。

都毀滅吧。

imy:?

何冰冰幾乎秒回。

何冰冰:你還好吧。

imy:嗯。

imy:你看到了。

何冰冰:嗯。

介面沉默了一會兒。

我沒什麼想解釋的,流言會使我的肺腑之言變得蒼白。

更何況,何冰冰只是我的一個網友,偶爾遇見,總是錯過,僅此而已。

我打著“互刪吧”,還沒發過去,何冰冰的訊息快我一步。

何冰冰:他們說的你不要去聽,好好複習。

何冰冰:我相信你

我把“互刪吧”一個字一個字地刪去。

眼下一酸,突然有點想哭。

我相信你,正如我比流言蜚語更早認識你。

imy: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