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1 章 一地雞毛
最狂的風吹不散孤獨的海 言以航 加書籤 章節報錯
不過這些個與鍾小姐之間的各取所需,都是發生在段秋白和杜爽結婚領證之前的事情,隨著搬進杜爽的新居,關起門來過起夫妻二人的小日子,段秋白和鍾小姐的關係也就井水不犯河水,恢復了正常。
這一年當中,段秋白又迎來了兩位新同事,一位是他親自招聘過來的小馮,馮漢良。
皮總做銀行的業務,一年多也沒有啥進展,香港老闆指示數字通北京公司也要開始做非金融機構客戶開發,所謂的非金融機構客戶,就是像民航機票代售、加油站以及會員卡銷售這類。
香港老闆發話了,皮總指示段秋白的市場部馬上招人,先招聘一個掃街的銷售人員,初級崗位,一個月工資三千塊錢。
之前一直被人面試,這次段秋白也過了次招聘的癮。好歹也是港資企業,投簡歷的一下子有五六十位,從中挑了半天,選了五個出來。
因為做的是掃街銷售,選的這五個都是做過銷售的,有做服裝銷售的,有做糖酒的,還有做洗滌用品的,都沒有接觸過這個數字通支付系統,只有一個叫馮漢良的,之前在山東一家銀聯商務的外包公司做過兩個月商戶開發,算是比較相近的業務。
馮漢良二十七八歲,山東人,大專畢業,這些年都是在小公司工作,來北京五年不到,人生中第一次遇到外企招聘,隨和的有些卑微。
向皮總彙報了招聘情況,段秋白表示馮漢良還算不錯,矬子裡拔將軍,可以很快到崗。這次一向謹小慎微的皮總很是放手,只要是段秋白滿意,他就沒什麼意見了。
隨後段秋白讓鍾小姐電話通知馮漢良,讓他週一可以來上班的時候,沒想到馮漢良拒絕了,說他已經找到工作了。
聽鍾小姐說馮漢良不來了,這讓段秋白感覺自己白忙活了半天,又從人事鄭小姐那裡要了些投的簡歷,準備再挑幾個出來面試。
正在埋頭挑選簡歷的段秋白,被鍾小姐打斷了思路,“段經理,那個叫馮漢良的,剛才又打電話給我,說他週一過來上班。您看這樣行嗎?”
“行啊,既然又想來了,那就讓他來吧,本來已經和皮總彙報過了,皮總也同意了,哎!”
就這樣,馮漢良進入了數字通北京公司,段秋白先是安排市場部市場專員胡汝光給馮漢良做了兩天的業務培訓,然後就準備撒出去掃街了。
就在這個時候,另一位重量級同事登場了。
雲國卿是皮總的人大校友,安徽同鄉學弟,之前先後來公司面談了三次,最後一次還見了少東文森,被皮總邀請加入數字通北京公司,做營銷總監,負責非金融機構客戶開發。
雲國卿的到來,公司格局一下子變了。皮總還特意找段秋白談了一下工作安排。
“段經理,這次老闆要我們做非金融機構客戶開發,我把雲國卿請過來做銷售,雲國卿外向性格,能忽悠,少東文森見過雲國卿,也認可了,雲國卿這一來,我們的壓力就小了,你們市場部就不用去做掃街了,把那個馮,新來的人就交給雲國卿,讓他倆折騰去……”
段秋白心裡巴不得如此,與做銀行客戶不同,非金融機構客戶開發,更是難做,段秋白的市場部這幾個人都不是做銷售的材料。本來就是趕鴨子上架,這回雲國卿來了,算是暫時解脫出來了。
就這樣段秋白招來的馮漢良,成了雲國卿營銷總監手下唯一的兵。
雲國卿的為人,短短几天的時間,就暴露在公司同事面前。典型的一個媚上欺下的做派。
數字通和通卡兩個公司加起來一共有二十多人,大多數都是做技術開發的IT男或是IT女,雲國卿對待手下馮漢良,就像工廠裡工頭一樣的做派,大家很難認同。
雲國卿本身對於數字通支付系統也是一知半解,老先生先是給馮漢良上課,在會議室上了兩天的銷售技巧培訓,大家在辦公室裡就能聽見,馮漢良常常被雲國卿大聲訓斥。
之後馮漢良便撒出去掃街銷售,每天向營銷總監雲國卿早請示晚彙報,稍有不慎就會被雲國卿罵的狗血淋頭。
好心的同事們私底下都認為雲國卿做的太過分,都佩服馮漢良的好脾氣。
黃大姐事後和段秋白、鍾小姐講,她和馮漢良聊天,瞭解到馮漢良從小沒媽,跟著後媽長大,可想而知馮漢良的這個忍耐力很強大,是從小練就的童子功。
只有一個兵的雲國卿這個營銷總監,大概是感覺到缺點什麼,他和段秋白講營銷這邊銷售力量單薄,要借市場部的胡汝光過去協助工作。
事先得到訊息,胡汝光便找段秋白想辦法。雲國卿私底下已經表示過,他要胡汝光過去跟他一起幹。胡汝光一是不想做銷售,二是即便做銷售也不願意做雲國卿的手下,雲國卿對待馮漢良的那副嘴臉,胡汝光受不了。
段秋白此刻什麼也做不了,只能答應暫時借給雲國卿一用,不過要是市場這邊忙了就得回來。雖然皮總倒是象徵性地徵求一下他的意見,段秋白心裡明白,這件事情皮總已經答應了雲國卿。
段秋白答應胡汝光,只要市場部這邊一有事情忙,就把他要回來,讓胡汝光稍安毋躁,多向雲國卿學習學習。
這個雲國卿一開始和段秋白還算客氣,他對數字通支付系統一知半解,經常會請教一些業務問題。有時也會問段秋白,這些香港老闆人怎麼樣?好不好打交道?來北京的時候,他們講英語還是粵語。
對雲國卿的這些個問題,段秋白只能是說,香港老闆人都很好,集團行政總裁Sunny和少東文森都非常容易打交道,他們喜歡在講中文的時候自然而然夾雜一些英文單詞。
與雲國卿的關係,段秋白維持在一般同事水平,他清楚皮總對雲國卿的態度,為了數字通北京公司的銷售業績,皮總只能力推雲國卿,讓雲國卿折騰折騰,來緩解自己的壓力。
段秋白的工作,多少得到些回報,到了年底,段秋白的職級被提拔為助理市場總監兼市場部經理,工資也調到了稅前一萬元。
經歷了三四個月的折騰,到年底張牙舞爪的雲國卿一個客戶也沒有簽下來,在香港總部公佈的北京公司組織架構圖上,他的職級和段秋白一樣,助理銷售總監兼營銷總監,只不過雲國卿的工資比段秋白多了兩千,這是他一來就同皮總要來的待遇。
這幾個月下來,自己的幾斤幾兩,皮總和同事們都心知肚明,雲國卿也不再牛哄哄,一開始他總覺得他這個營銷總監是管理段秋白的市場部,沒想到在香港總部的組織架構圖上,他和段秋白是兩條線,平級同事關係,這讓他感覺有些失落。
王小剛王總領導下的通卡公司的業務不溫不火。好在鄺彬的研發團隊,終於在元旦這天把一卡通自助充值終端上線,原來定在十月份的上線日期,一而再,再而三的延期,把少東文森急的不行,可有拿鄺彬沒有任何辦法。
技術開發的核心東西都掌握在鄺彬一個人手裡,離了鄺彬就玩不轉,到了年底,鄺彬又漲了工資,他的工資在中層裡面最高,幾乎相當於段秋白和雲國卿兩人的工資和。
元旦之後,皮總改任了通卡公司董事會董秘,依然參與通卡公司董事會的工作,少東文森和京城一卡通的胡總這兩位公司董事都欣賞皮總的工作嚴謹細緻,這點王總比不了,他屬於粗線條。
做事比較隨性的王總,有時候和皮總開玩笑,說他不應該把段秋白給扣下,本來是通卡公司的人,既懂公司業務,又會寫文案、商業計劃書。
為了彌補這點不足,王總又聘了一個清華經管畢業的碩士高飛,做自己的副總經理助理,經常是帶著高飛出去談業務。
高飛和武國慶在工作分工上,有些模糊,為此市場部經理武國慶常常叫苦,他常在辦公室裡抱怨,王總把髒活累活都安排給他一個人做,一肚子的委屈。
終於在一卡通自助充值終端上線後矛盾爆發了,王總帶著高飛急著出去見客戶,臨走安排武國慶下班之前把一卡通自助終端壓力測試工作計劃做好。
武國慶手裡正在做一卡通自助充值終端的盈利模式分析,又被王總臨時加了任務,就大聲回了一句,“我手裡有一堆的工作,你的這個測試工作計劃我做不完!”
在辦公室裡,王總被武國慶這麼一大聲喊,搞得有些下不來臺,劈頭蓋臉的說,“你搞不完也得搞,下週就要測試了。”
“你不能把什麼工作都扔給我一個人幹,我只有一雙手!”
就要出門了的王總被武國慶搞得怒了,他朝行政人事辦公室裡的鄭小姐大喊道,“鄭小姐,你馬上給武國慶辦離職手續。”
“王小剛,我日你母親!”武國慶也被王總搞得火了,一連爆了粗口。
被武國慶問候了母親,王總不幹了,掉頭回來就要幹武國慶,武國慶也不甘示弱,大聲喊著,“王小剛,你敢過來,看我不弄死你的!狗日的!”
這天皮總外出談客戶,眼看著兩人就要打起來,雲國卿連忙拉住王總,段秋白也在一旁拉住了武國慶,鄺彬也在勸兩人都消消氣,要動武的兩人,好歹被勸住了。
不過經歷了這事情,武國慶是沒法在通卡公司繼續待下去了,第二天便黯然神傷的離開了公司。
市場部武經理被王小剛王總趕走之後,通卡公司只剩下了高飛和郭喬兩個人,剛來北京沒多久的郭喬,給同事的感覺,一直都是神神叨叨的,基本沒有什麼工作經驗和工作能力。
一個人在北京生活,面容姣好的郭喬,貌似單純的很,二十幾歲的女孩,好像就沒有在這種正規公司工作過,工作上很多事情都要高飛幫忙,小到word、Excel、PPT這些辦公軟體的使用,大到每週工作計劃的撰寫, 離開了高飛幾乎寸步難行,這也就給高飛創造了機會。
高飛已經有女朋友,而且兩人都住在一起生活,突然有一天,高飛和郭喬都沒有來公司上班。
一個陌生電話打到王總這裡,原來是高飛的女朋友,她發現高飛和郭喬兩人搞在一起,一氣之下把高飛的行李全給扔了出去,這還不解氣,又給高飛單位領導,也就是王總告狀,揭露高飛的下作和無恥。
就這樣高飛和郭喬兩個人的事情,公司同事都知道了,更何況是郭喬的男朋友,那位京城一卡通的老總,郭喬也在公司待不下去了,離開了公司。
可嘆,年紀輕輕的郭喬給老總做小三,換了一份工作,卻又因紅杏出牆,丟了這份工作。
高飛、郭喬都走了,王總一下子變成了孤家寡人,通卡公司又開始在網上招聘市場部經理。
眼看就要開始一卡通自助充值壓力測試,這次王總招聘,不再挑三揀四,撿到籃子就是菜,三天之內就把市場部經理搞定。
很快一卡通自助充值的壓力測試開始了,數字通北京公司全員配合通卡公司做壓力測試。
段秋白和雲國卿都到地鐵布放自助終端的站點值班,用通卡公司發的一卡通,先去儲蓄銀行進行銀行卡與一卡通的繫結,然後每隔十分鐘在自助終端上,進行充值測試。
通卡公司一次性布放在地鐵五號線各站點總共是三十臺自助終端裝置,當時地鐵五號線剛剛開通不久,一卡通自助充值終端,被地鐵運營公司採購,作為五號線地鐵的輔助裝置,這也成為通卡公司自成立以來第一次實現了銷售收入。
一卡通充值的壓力測試有條不紊的進行,一切看起來都很順利,偏偏就在測試結束前,新來的通卡公司市場部蔡經理,接受了晨報記者的一次採訪,闖了一個大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