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
今天奇蹟般的是樓藏月賴了床,而原本賴床的夏無念早早起來,已經做好了早飯。
樓藏月揉了揉眼睛,隨即施了個個淨塵咒,坐到桌子旁。
不知為啥,今天做的早餐十分的豐盛,讓她有一種斷頭飯的感覺,雖然今天教她們的老師十分嚴格,但不至於“斷頭”吧。
兩個人三下五除二吃完了早飯,樓藏月擦了擦嘴,有些意猶未盡。
夏無念的手藝是越來越好了,本來以前是不會做飯的,但是在她的指導下學會了做飯,不錯,不錯,有一種老師看著自家學生一點一點變好的感覺。
吃飽了早飯,兩個人摸了摸肚子,樓藏月 順便看了一眼自己的狀態。
氣血,滿
精神,滿
天賦,封印中
等等,天賦,她突然想起來她之前的面板中,除了先天道體還有一個天賦九幽魔瞳,在遊戲中它是十分難得的體質,雖然名字叫九幽魔瞳,但它卻不是魔族的,聽說是上古時期的某位戰神的眼睛。
只要得到那雙眼睛就可以看透世界萬物,分辨真與虛。
雖然是有了好的體質,但如果不認真修煉的話,一切都是空話,所以好好學習是她首先要做的。
兩個人一起走出門,一同去往第一峰。
兩個人剛到第一峰,無數道目光就落到她們身上。
“對,就是那個穿紅色衣服的小師妹。”
“終於見到了傳說中的天才。”
“昨天晚上她一曲讓我們聽得如痴如醉的。”
“真的嗎?好厲害呀。”
“沒想到她還會吹笛子呢。”
“長得也好好看呀。”
那些弟子聚集在一起,嘰嘰喳喳的交流著,時不時的望向兩個人,夏無念從容的拉著她向雲閣走去。
隨著兩個人踏入雲閣中,閣中的景象看得一清二楚,大概可以容得下一千多個人,周圍的牆壁用螢石打造而成,發出耀眼的白光。
兩側擺放著幾張桌椅,座椅上已經坐下了幾個人。
而對應大門的是一幅巨大的字畫,上面有一個大大的[劍]字。
那個[劍]字剛柔並濟,十分瀟灑,就算是外行的她也能從這個字中感受出銳利的劍氣。
字畫的下面擺放了一張太師椅,椅子上的那個女子白衣勝雪,膚光如雪,姿容如玉,神韻脫俗,氣質清麗,清逸如仙,烏黑的頭髮用簪子挽起,眼神猶如寒冰一樣,看著她們。
“來了。”聲音如同寒風中的雪。
“老師,很抱歉,我們來遲了。”夏無念瞬間變成犯錯的學生一般。
“不是你們來遲了,而是我們很早就在這裡,你們先坐下來吧。”
“是的,老師。”
兩個人找了一個位置坐了下來,樓藏月發現這碩大的地方只有幾個人。
沈聽肆簡單的介紹了幾個人,坐在她右側的是季木瑾。
而另一側中間坐的是宋亦辭,她依舊穿的是一身玄色的長袍,背上揹著一把劍。
她的左側坐著一個一身玄色衣服的男子,眉如墨畫,眼如星辰,五官立體分明,俊美之中帶著不可言說的凌厲與威嚴,他就是第一峰的大師兄齊弘琛,聽說他練的是無形劍道。
左側坐的是一位一身輕薄的長髮如墨披散肩頭,眉心硃砂痣,鮮豔奪目,雙眼似水。唇紅齒白,俊美無比,他就是外門大比的第三名王子皓,在遊戲中他練的是君子劍。
幾人互相點頭,打了聲招呼“各位師兄師姐好。”
“原來你就是傳說中的天才小師妹啊,我早就想認識你了。”王子皓的聲音帶著一股被砂礫磨蹭過的低啞,又帶著一點溫柔。
“是啊,昨晚她吹奏的笛子聲可是將江師姐從低谷中帶出來了呢。”
齊弘琛輕咳了一聲“好了,不要討論論道意外的事,不要打擾到師傅。”
隨即幾個人便坐直了身子,認真的看著太師椅上的女子,想要知道她要教些什麼。
“今日我講的便是道,你們知道什麼是道嗎。”
“我的道是為了斬殺一切魔族。”一向很少說話的宋亦辭竟然奇蹟般的開了口。
沈聽肆沒有同意,但也沒有否定。
“我的道便是劍。”齊弘琛低沉如大提琴般的聲音。
“我的道,是為了用劍保護手無寸鐵的人族。”這是王子皓。
“我的道是站在世界的最高峰。”季木瑾堅定而明亮的聲音響起。
此時只剩下了夏無念和樓藏月,她們倆沉默了片刻,思考著道是什麼。
對呀,什麼是道呢?樓藏月也在思考著。
“我不知道,或許是長生吧。”樓藏月確實不知道心中的道是什麼。
此時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她的身上,疑惑,不解,好奇在她身上探索著。
“ 哈哈,小師妹可真幽默呢。”季木瑾捂著嘴輕笑著。
這要是換成其他的人就會變成:哈哈,這個傢伙竟然連什麼是道都不知道,那你為什麼修仙呢。
幸虧這裡的弟子都有腦子。
這時許久不講話的宋亦辭開了口“確實長生也是道的一種。”
在眾人有些詫異的目光中繼續講了下去“剛開始修煉者大部分都是為了長生,他們除了長生這一條路,其他的路都是一片霧霾,所以還有一小部分人在這條道路上慢慢探索著,直到衝散這片霧霾找到屬於自己的道。”
“所以師傅你的意思是我們的道是要靠自己去探索的嗎。”季木瑾看一下沈聽肆。
“你們不是都已經找到了屬於自己的道嗎?”
對呀,此時他們才恍然大悟,他們不是都已經找到屬於自己的道了嗎。
“那師傅您的道是什麼?”
沈聽肆沒有講話,只是在虛空中畫了什麼。
不對,那不是畫而是寫,她寫了一個字[劍],她的道就是劍。
樓藏月看著這個字有點熟悉,在看著上面掛著那幅字畫,簡直是一模一樣,原來是她自己寫的呀,果然字就是人的另一張臉,樓藏月不禁心裡感慨著。
今天的講課似乎就到這裡了,他們向沈聽肆拱手告辭
“恭送師傅。”
“恭送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