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沒意思的,刪了四五萬字,看這書不就是為了看這四五萬字嗎?

我每每翻看自己的書,都是翻這幾個精彩章節,其他不太看的。

說真的,沒了這些內容,我自己的書我自己都不看。

而且沒有這些內容情緒無法遞進,看起來挺莫名其妙的,這書大概是毀了。

這本書被封了兩次,第一次封刪了兩萬多字,第二次封刪了四五萬字,如今它解禁了,它的生命也到頭了。

就這樣吧,緣分更吧,剛好最近也比較忙。

後面應該還有兩三萬字的,最多再加兩三萬字的番外。

....................................................

大家知道明王遲早要卸去丞相之位了,不然他也不會封蕭瑀為相。

段淳現在這個丞相之位叫尚書令,隋朝的時候也只有越王楊素短暫的當過一兩年。

之後這個職位便不再設立了。

宇文化及是尚書左僕射,這便是大隋的丞相之職。

尚書右僕射也是丞相之職,這兩個官職都在六部之上。

蕭美娘在珠簾後面,給段淳拋了一個媚眼,雖然段淳看不見。

這個死鬼,心裡還是有我的。

不然也不會封我弟弟為相。

看來今天晚上得好好服侍一下段郎了。

段淳沒有她想的那麼多,如今朝中能夠重用的大臣不多。

杜如晦算是一個,不過他畢竟資歷尚淺,還需要磨鍊一段時間。

而蕭瑀則不同,楊廣在位時,他便是黃門侍郎,如今不過升他一階官而已,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退朝後,段淳又被蕭美娘邀請到兩儀殿。

一夜無話。

且說李元霸帶兵來到隴右,據說他便是出身隴右李氏。

隴西李氏要追溯到秦朝,秦代隴西郡最早的郡守是李崇,聽聞他便是這一脈的始祖。

還有秦朝的李信也是出自這一脈,因功被封為隴西侯。

李元霸到來,杜如晦親自出城相迎。

畢竟這可是他主公的小舅子。

杜如晦是一個非常擅長混官場的人,這點小事自然難不倒他。

李元霸看到杜如晦便迫不及待問道:“行營總管,我姐夫派我來打大梁王李軌,你有沒有什麼主意?”

杜如晦笑了笑說道:“李軌此人不堪一擊,只不過河西極深,氣候又變幻無常,若是將軍貿然出擊,只怕會無功而返。”

過了黃河,就是河西走廊,這長長的河西走廊,可不是一般人能征服的。

當年楊廣就在這裡折了一陣。

李元霸看向徐茂公。

徐茂公輕捋著鬍鬚說道:“總管說的極是,依我看,不如先派一支人馬悄悄潛入河西,截斷李軌的退路。到時候將軍擊敗李軌,再與伏兵前後夾擊,看他還往哪裡逃?”

李元霸哈哈大笑起來:“我覺得這個主意不錯。但是派誰偷偷過河去?”

徐茂公說道:“若是將軍信得過我,我願帶兵前往。”

李元霸用懷疑的眼神看著他:“你?”

徐茂公知道自己不受重用,尷尬的與李元霸對視。

倒是杜如晦替他解了圍:“將軍,我看徐先生的主意不錯,就是不知道你敢不敢用。”

他用出了激將法,以李元霸的性子必定受不了這個刺激。

果然李元霸大叫起來:“這天下就沒有我不敢做的事情,那就按你們說的做,明日徐茂公帶兵潛入河西,斷梁軍的後路。七日後,我帶兵攻城!”

“如此甚好。”

杜如晦拍掌道。

大梁王李軌知道西京軍攻來,自然不敢馬虎。

他日日夜夜都讓人守在黃河對岸,監視這西京軍的一舉一動,只要西京軍有異常,他馬上便能察覺。

只是他沒想到的是,徐茂公根本沒有從隴右渡河,他沿著黃河一路順流而下,準備從下游登岸後,再繞到蘭州後面。

七日後,李元霸果然帶兵攻打蘭州城。

李軌親自帶兵出擊,河西走廊縱深非常深,就算他在這裡輸了一場,他依然可以往後退去。將自己的城池不停的分給李元霸,李元霸不到十萬的兵馬要分出來多少來守城?

到最後的時候,他就能反戈一擊,將李元霸打得屁滾尿流。

蘭州一戰,李元霸先登,擊殺敵人無數。

李軌見勢不妙,帶著親兵護衛一同逃往涼州。

豈料徐茂公已經等候多時,半路便將李軌截了下來。

李元霸率領大軍趕來,給李軌來了一個包餃子,李軌更是被李元霸一錘子捶死。

李元霸從正式攻城開始,到李軌身死,所用時間不過半個月而已。

河西盡平。